具有柔软触感的软聚丙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595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聚丙烯(A),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α-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组合物具有至少为0.5的应变硬化SH3.0/2.5(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柔软触感的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和用途,以及由该种新型组合物 制成的物品。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由于具有出色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已发现各种应用,例如应用 于壁纸、管道、膜、薄板、龙门板、电缆、地板材料、屋顶材料、防水油布、雨衣等。在许多应用 中需要柔性材料,为此以增塑剂对PVC进行了塑化。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塑化PVC的 使用存在担忧,并试图用其它聚合物取代它。聚丙烯组合物可成为该种替代物。然而,在需 要柔软和柔性的材料时,聚丙烯聚合物至今无法成功取代相应的聚氯乙烯,因为极软的聚 丙烯聚合物产品无法以商业规模生产。例如已知异相聚丙烯系统(即,通过得到包含丙烯 基质以及具有无定形弹性体的包含物的多相结构的至少两步工艺获得的系统)可通过分 别设置基质和弹性体相中的共聚单体含量达到不同的目的。例如当共聚单体含量上升,可 增加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柔软度。然而,这种针对共聚单体含量的异相聚丙烯的生产存在着 局限。例如在第一工艺步骤(即,在第一反应器)中共聚单体含量过高,会由于传递管路中 的粘性问题而阻碍所得基质的传递。组合物中高共聚单体含量不仅会在反应容器或传递管 路中引起严重问题,最终的产品也会由于其发粘的性质而产生问题。这种发粘的产品由于 具有不良触感而无法被用户接受。至今无法生产具有高柔软性同时又不发粘的聚丙烯组合物。因此,需要提供具有 柔软触感(即,极软且不发粘)的聚丙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极软的(即,优选具有低于230MPa的拉伸模量)聚丙 烯组合物。更优选具有柔软触感(即,极软且不发粘)的聚丙烯组合物。当然还可理解该 聚丙烯组合物具有额外的优良冲击特性和提高的熔体强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发现在于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必须与乙烯烷基_丙烯酸酯混合,然后进行 化学修饰,优选通过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化合物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涉及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 a-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以及(d)由(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 聚合物(D)衍生的单元(D)。在特定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 a -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测定的凝胶含量为 0. 25-1. 00% (重量),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A)的量至少为35. 0% (重量),更优选至少为38% (重量),例如至 少40% (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0% (重量),更优选不超过48% (重量), 例如不超过45% (重量),且(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0% (重量),更优选至 少为12.0% (重量),例如至少为14.0% (重量)。优选地,该单元(D)为化学结合桥连单元,即,与聚合物(A)、(B)或(C)中至少一 个连接的单元。更优选地,该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聚合 物(D)通过热分解自由基-形成剂的支持连接至聚合物(A)、(B)或(C)中至少一个。替代性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可由包含下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定义(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 a -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所述组合物由(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 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化学修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组合物仅由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多功能不饱 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化学修饰。当然优选由本专利技术定义的热分解自由基-形成剂支持。优选地,该化学修饰通过热分解自由基_形成剂支持的成分(A)、⑶和(C)与双 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的反应实现。更优选 地,(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 形成化学结合桥连单元,即,与聚合物(A)、(B)或(C)中至少一个连接的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由包含如下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定义(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 a -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i)至少或大于0. 25% (重量)的凝胶含量和/或(ii)至少为0. 5的应变硬化SH3.0/2.5(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在特定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a -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具有至少为0.5的应变硬化SH3.Q/2.5 (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具有等于或小于1.00% (重量)的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测定的凝胶含量, 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㈧的量至少为35. 0% (重量),更优选至少为38% (重量),例如至 少40% (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 0% (重量),更优选不超过48% (重量), 例如不超过45% (重量),且(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 0% (重量),更优选至 少为12.0% (重量),例如至少为14.0% (重量)。优选地,凝胶含量和/或应变硬化通过对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化学修饰实现。 更优选地,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在成分(A)、⑶和(C)之外包含单元(D),该单元⑶由(至 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衍生 得到。优选地,该单元(D)为化学结合桥连单元,即,与聚合物(A)、(B)或(C)中至少一个 连接的单元。更优选地,该(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 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通过热分解自由基-形成剂的支持连接至聚合物(A)、(B)或(C) 中至少一个。令人惊奇地发现,在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产 品相比具有出色的性能(参见表1)。例如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具有极低的拉伸模量。另一 方面,其冲击强度明显高于未修饰的异相聚丙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 强度性能也非常出色。这些积极的效果,特别是极低的拉伸模量结合高冲击强度(特别是 在低温下)仅可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基于聚丙烯(A)和弹性体共聚物(B))通过添加 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进行修饰,优选地随后通过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化合物 化学修饰所述组合物后实现。下文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α-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测定的凝胶含量为0.25-1.00%(重量),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A)的量至少为35.0%(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0%(重量),且(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7-10-11 07118320.6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α-烯烃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测定的凝胶含量为0.25-1.00%(重量),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A)的量至少为35.0%(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0%(重量),且(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0%(重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为0.5的应变硬 化SH3.Q/2.5(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3.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a-烯烃 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具有至少为0. 5的应变硬化SHy/u (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具有等于或小于1.00% (重量)的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测定的凝胶含量,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A)的量至少为35.0% (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0%(重量),且(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0%(重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或超过0.25% (重量)的凝胶含量。5.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了额外的 单元(D),该单元(D)由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 聚合物(D)衍生得到。6.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a)聚丙烯(A),(b)乙烯和至少一种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的a-烯烃 共聚单体的弹性体共聚物(B),以及(c)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d)由至少双功能不饱和单体(D')和/或至少多功能不饱和低分子量聚合物(D) 衍生的单元(D),其中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具有等于或小于1.00% (重量)的作为二甲苯热不溶性组分 测定的凝胶含量,且在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i)聚丙烯(A)的量至少为35. 0% (重量),(ii)弹性体共聚物(B)的量不超过50.0%(重量),(iii)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量至少为10.0%(重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a)至少或大于0.25% (重量)的凝胶含量和/或(b)至少为0.5的应变硬化SH3.0/2.5(在3s-1的Hencky应变速率下)。8.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聚丙烯(A)为异相丙烯 共聚物(E)的基质,而该弹性体共聚物(B)为所述异相丙烯共聚物(E)的无定形部分。9.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含(a)基于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总量至少70.0%(重量)的异相丙烯共聚物,其包含(i)基于该异相丙烯共聚物总量至少40.0%(重量)的聚丙烯(A),(ii)基于该异相丙烯共聚物总量不超过60.0%(重量)的弹性体共聚物(B),(b)基于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总量至少10.0%(重量)的乙烯C2-C8烷基丙烯酸酯共聚 物(C)。10.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含了基于该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总量不超过10. 0% (重量)的单元(D)。11.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a)聚丙烯(A)为丙烯共聚物,且(b)该共聚单体选自乙烯和C4a -烯烃、C5 a -烯烃、C6 a -烯烃、C7 a -烯烃、C8 a -烯 烃、C9 a -烯烃、CIO a -烯烃、Cll a -烯烃、C12 a -烯烃、C13 a -烯烃、C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伯恩雷特纳唐法姆埃斯彭奥曼德森普瑞佑雅斯克莱宁
申请(专利权)人:博里利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