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0697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其特点是车厢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由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的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所述前板的加强筋骨焊接在所述前板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备胎和水箱,重心布置更加合理,提高整车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自卸车车厢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的自卸车车厢厢体由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构 成,前板采用一块平板的结构,加强筋骨焊接在前板的外侧。对于一些短轴距底盘的车,汽 车大梁无法放置备胎,必须安装与前板上,此时由于加强筋骨位于外侧,因此制约了前板和 驾驶楼之间的空间,导致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装配备胎。另外,由于有些车辆受到底盘的 制约,前板采用平板式结构以后,车厢落厢时无法靠前,重心分布不合理,在路况不好,或者 是爬坡时,后桥载荷重前桥载荷轻,导致整车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卸车车厢,它能够解决现有的自卸车车厢安装备胎空间不 足,重心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车厢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由前 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的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所述前板的加强 筋骨焊接在所述前板的内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前板凹入部分可以是指在所述前板上设有竖立凹槽;所述 凹槽的顶部可连接有顶升油缸。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并且前板的加强筋骨焊接在前板的内侧,因 此保留给安装备胎及滴水装置的改装保留了足够的空间。2、把车厢的重心向前移,合理分 配前后桥载荷,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3、由于前板凹槽的顶部连接有顶升油缸,将自卸车中 顶举升方式改为前顶举升方式,合理优化举升力,减少产品维修频率,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车厢的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7上。厢体由前板3、边板4、后板5 和底板6相互连接构成。前板3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前板3的加强筋骨8焊接在前板 的内侧。拉长了驾驶室1与车厢厢体的距离,保证了有足够空间安装备胎和水箱,而油缸2 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后移。厢体重心与后桥中心的距离L也增大至475mm。通过力学载荷分布计算,这样的重心布置更加合理,而整车的稳定性更好。凹槽的顶部连接有顶升油缸2,将 自卸车中顶举升方式改为前顶举升方式,合理优化举升力,减少产品维修频率,提高产品使 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车厢,车厢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由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 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所述前板的加强筋骨焊接在所述前 板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凹入部分是指在所述 前板上设有竖立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部连接有顶升油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其特点是车厢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由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的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所述前板的加强筋骨焊接在所述前板的内侧。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备胎和水箱,重心布置更加合理,提高整车的稳定性。文档编号B60P1/28GK201856692SQ20102058337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廖警, 梁冲, 薛志敏, 黄忠贤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车厢,车厢厢体安装在汽车底架上,由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朝车厢厢体内方向凹入,所述前板的加强筋骨焊接在所述前板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警梁冲黄忠贤薛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