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0176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循环泵、电机、油箱、冷却系统、过滤器和蓄能器组件,其中,循环泵与电机相连,循环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冷却系统的出油口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油箱与所述蓄能器组件相连;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补油管路,该补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直接在原有管路上作出改进,在油箱进油口增加补油管路,可以通过补油管路直接进行加油,而不需要使用滤油小车,因此液压站不需要提供补油小车,且单个补油管路的费用远远比补油小车的费用低,因此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轧钢线上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轧钢生产线上的液压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管路长、管径大、系统压 力高;油箱体积大、用油量大。如图1所示的传统轧钢线上的液压系统中的冷却过滤系 统,该系统包括循环泵12、电机13、油箱11、冷却系统14和过滤器15。其中,电机 13与循环泵12相连,循环泵1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油箱11的出油口相连,循环泵12的 出油口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14的进油口相连,冷却系统14的出油口与过滤器15的进油 口相连;过滤器15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油箱11的进油口相连。为了方便维修,回油在 流入油箱11的回油口之前还设置了蓄能器组件(图中未标注),该蓄能器组件包括蓄能器 161和蓄能器安全阀组162,其中通过蓄能器161作用可以将回油的压力调整到循环泵的 工作压力,通过使用蓄能器安全阀组162切换维修油路和冷却过滤油路。上述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正常情况下回油流经蓄能器161,蓄能器161将回油的 高压调整为循环泵12的工作压力,然后直接通过油箱11的回油口进入油箱11 ;循环泵 12在电机13带动下将油箱11中的液压油依次流经冷却系统14和过滤系统15,实现对液 压油的冷却和过滤,并将经冷却过滤后的液压油通过油箱11的进油口进入油箱,循环泵 往复循环,就可以使得油箱中的液压油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由于上述液压系统仅仅起到冷却和过滤液压油的作用,且油箱容量大,用一般 的滤油小车大量补油,耗时较多,且每个液压站需配备一台专用的滤油小车,增加设备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液压系统,以方便补油,减少滤油小车的使用减少设备 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液压系统,包括循环泵、电机、油箱、冷却系统、过滤器和蓄能器组件, 其中,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所 述循环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冷却系统的出油口与所述过滤器 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油箱与所述蓄能器 组件相连;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补油管路,该补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蓄能器组件包括蓄能器和蓄能器安全阀组, 所述蓄能器安全阀组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泄压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 三控制阀相串联,所述泄压阀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相并联,所述蓄能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控 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所述泄压阀的泄油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相连。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泄压阀的泄油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之间还设置有控制管路通闭的控制阀组件,该控制阀组件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泄压阀的泄油口相 连,该控制阀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相连。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控制阀组件的第二进口还设置有补气管路, 所述补气管路末端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控制阀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之间 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控制阀组件为三通阀。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三通阀为两位三通阀。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和 三通,其中,所述第五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相连通,另一端与三通相连;所 述三通分别与泄压阀的泄油口和第六控制阀相连;所述第六控制阀与所述补气管路相 连。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第一至第六控制阀为球阀。优选的,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为高压球阀。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直接在原有管路上作出改进,在油 箱进油口增加补油管路,可以通过补油管路直接进行加油,而不需要使用滤油小车,因 此液压站不需要提供补油小车,且单个补油管路的费用远远比补油小车的费用低,因此 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另外,还增设了补气管路,该补气管路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循环泵内形成真 空。其中整个液压系统中补气和补油的实现通过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通过控制阀组件 的实现线路切换,由于该控制阀组件对原液压组件线路改进不大改进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压系统是在原有的液压系统上进行改进,通过增加几个部 件实现了补油,因此,在液压系统进行补油时直接通过使用该补油管路即可,而无需借 助补油小车。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以方便补油,减少滤油小车的使用降低设 备成本。该液压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循环泵22、电机23、油箱21、冷却系统24、过 滤器25和蓄能器组件(图中未标注),其中,循环泵22与电机23相连,循环泵22的进 油口与油箱21的出油口相连,循环泵22的出油口与冷却系统24的进油口相连;冷却系 统24的出油口与过滤器25的进油口相连;过滤器25的出油口与油箱21的进油口相连; 油箱21与蓄能器组件相连;油箱21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补油管路272,该补油管路272 上设置有控制阀271。上述液压冷却系统中,循环泵21可以为螺杆泵、叶片液压泵或者齿轮泵,由于 齿轮泵运行时功率大,稳定性好,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先采用齿轮泵。由于轧钢工艺 中液压系统的工作量大,所以液压油在冷却时通常采用水冷,液压油流经冷却系统后实 现降温,然后通过过滤器的过滤作用过滤掉液压油中的废渣。上述液压系统可以实现三种动作包括正常状态、检修和补油,其中,正常工作 过程为关闭控制阀271,并通过控制蓄能器组件将油路切换至正常工作油路上,回油 流经蓄能器组件,并将回油的高压调整为循环泵22的工作压力,然后直接通过油箱21的 出油口进入油箱21 ;循环泵22在电机23带动下将油箱21中的液压油依次流经冷却系统 24和过滤系统25,实现对液压油的冷却和过滤,并将经冷却过滤后的液压油通过油箱21 的进油口进入油箱21,循环泵22往复循环,就可以使得油箱21中的液压油保持良好的使 用状态;在检修状态时,关闭控制阀271,并通过控制蓄能器组件将油路切换至检修油 路上即可;在补油状态时,开启控制阀271,并通过控制蓄能器组件关闭油路,通过补 油管路272就能够实现补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直接在原有管路上作出改进,在油箱进油口增加补油管路,可 以通过补油管路直接进行加油,而不需要使用滤油小车,因此液压站不需要提供补油小 车,且单个补油管路的费用远远比补油小车的费用低,因此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上述实施例中的蓄能器组件包括蓄能器261和蓄能器安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循环泵、电机、油箱、冷却系统、过滤器和蓄能器组件,其中,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冷却系统的出油口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油箱与所述蓄能器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补油管路,该补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邱倩丁琳黎四华王金森姚晓峰李东笃孙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