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169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成型机,包括真空系统,及位于真空系统中的熔化装置、滴液装置、球化成型装置及收集装置;熔化装置包括容器及加热装置,熔化装置位于滴液装置上方;滴液装置包括一出口及气体入口,气体入口位于出口处或出口的上方;球化成型器包括螺旋管,螺旋管的一端与滴液装置的出口连接;收集装置位于螺旋管的另一端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颗粒成型机简单易实现,大量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颗粒成型机制备的颗粒成型较好,不仅球形度高,而且颗粒表面光洁度,成品率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颗粒成型机制备的颗粒粒径控制较好,颗粒粒径均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实际生产中很多工艺以球形颗粒作为基础原料,例如合金熔炼中,球形颗粒 是实现压铸工艺中间歇式熔炼环节的基础,粒度均一的球形颗粒有利于实现不破坏真空条 件下地自动设备连续给料,提高合金铸造产品的生产效率。现有的颗粒成型技术主要包括喷雾、离心、振荡等技术,但均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 发展。例如技术最简单的离心技术的成品率非常低,同时颗粒一般不容易隔绝,对于合金等 易氧化、污染的很多物料并不合适。应用较广泛的喷雾技术较好的一般是用盐粒做为成粒 核心,在高气压、高水压或超声波的容器中雾化,后于水或油冷却介质中成型,利用相界面 的温差来加速收缩,但此方法一般会引入杂质,成品率较低,一般只有70%左右,且制备的 颗粒粒径较小,一般只适合制备粒径在60目以下的颗粒。制备的颗粒质量较好的振荡技术 一般是将颗粒母液直接引入滴液装置,通过抛出机构振荡成型,在保护气中冷却成丸,但由 于其成型完全依赖于振荡后滴出的液滴在保护气中自重的表面张力,应用范围狭窄,一般 适用于熔点较低(300°C以下)、密度较小和表面张力相对低(450dyen/cm)的物料的颗粒形 成,同时此技术颗粒成型的成品率也不高,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发展;同时颗粒的大小不可 控,成型的颗粒粒径不均一,不利于后续的生产;且此技术的工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不利 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颗粒成型机制备成型颗粒的成品率不高、颗粒粒 径不均一及工艺、设备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颗粒成型的成品率高、颗粒粒径标准均一、 质量好且成本较低的颗粒成型机,包括真空系统,及位于真空系统中的熔化装置、滴液装 置、球化成型装置及收集装置;熔化装置包括将原料熔融为颗粒母液的容器及位于容器外围给容器加热的加热 装置,其中,熔化装置位于滴液装置上方;滴液装置包括一出口及分散颗粒母液的气体入口,其中,气体入口位于出口处或 出口的上方;球化成型器包括螺旋管,其中,螺旋管的一端与滴液装置的出口连接,螺旋管位于 气体入口的下方;收集装置位于螺旋管的另一端下方,用于收集成型颗粒。本技术的颗粒成型机简单易实现,大量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本技术通 过螺旋管实现液体的自由下落及很好的利用液体自身的表面张力收缩成型颗粒,制备的颗 粒成型较好,不仅球形度高,而且颗粒表面光洁度,成品率高,颗粒成型率在80%以上。且本 技术的颗粒成型机制备的颗粒粒径控制较好,颗粒粒径均一,误差保持在士5mm以内,符合高工艺要求。且本技术的颗粒成型机能防止外界空气、各种介质等对颗粒的污染,制备的颗粒更纯,质量更高,在制备极易氧化的合金颗粒时,颗粒的合金成分质量也能达到 95%以上,为后续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颗粒成型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附图1,本技术的颗粒成型机包括真空系统1,及位于真空系统1中的熔化 装置2、滴液装置3、球化成型装置4及收集装置5。真空系统1为保证整个操作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防止外界对颗粒材料的污 染,特别是对熔融态的颗粒母液的污染,提高制备的颗粒的质量,例如可以通过与真空系统 1连接的真空泵11实现对系统的换气抽真空。其中,熔化装置2包括将原料熔融为颗粒母液的容器21及位于容器外围给容器加 热的加热装置22,熔化装置2位于滴液装置3上方,可以是正上方,也可以不是正上方,主要 能将熔化装置2的颗粒母液引入滴液装置3中即可,引入的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 公知的各种方式,本技术可以采用简单的翻转容器21直接将颗粒母液倾倒入滴液装 置3中,方法简单易实现。容器21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盛装溶液的仪器,对于不同的颗粒材 料可以采用不同的容器21,例如对于合金可以采用常用冶炼的坩埚,容器21的形状本实用 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颗粒成型一般需要将没有规则例如粉末的材料熔融后再成型,因此一般需对容器 21加热,保证容器21中盛装的颗粒母液为液态,一般在容器21的外围设置加热装置22,力口 热装置22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加热装置,例如为保证给容器21的加热均 一可控,可以采用连接有电源7的感应线圈,通过与控制系统6相连,可以轻松实现对容器 21的均勻可控加热。电源7可以采用中频或工频电源等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滴液装置3包括一出口 35及分散颗粒母液的一气体入口 31,其中,气体入口 31位 于出口 35处或出口 35的上方。滴液装置3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设置,例 如可以是普通的导管,在导管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入口 31,只需将容器21中倾倒出的熔融颗 粒母液分散即可。气体本技术可以采用不与颗粒材料反应、对颗粒造成污染的气体,例 如对于合金材料,可以采用混入微量氧气的惰性气体,在控制材料氧化的同时适度增加材 料的活度。通过简单调节气压可以实现液滴的大小调节,通过气体不仅能很好的分散颗粒 母液,实现颗粒母液的均勻分散,而且对颗粒母液也实现了保护,防止颗粒材料受污染,提 高制备的颗粒的质量。同时通过气体实现颗粒母液的下落,不仅很好的保护了颗粒母液,而 且颗粒表面受力更好,表面更光滑。其中,颗粒成型机还包括气管8及与气管8的一端连接的供气装置9,气管8的另一端与气体入口 31连接,实现对滴液装置3的供气,不仅实现对颗粒母液的保护而且作为 分散颗粒母液和实现颗粒母液下落的动力源。为保证颗粒母液的液体均一且均勻下落,本技术可优选在滴液装置的出口 35 与螺旋管的一端之间还连接有锥形喷嘴32,其中,气体入口 31位于锥形喷嘴32上方,最优 于气体分散的颗粒母液刚好落入锥形喷嘴32。锥形喷嘴32为环形,优选锥形喷嘴32的锥 度为1 1.87到1 0.87,可以在锥形喷嘴32的内部设置多个滴液管来进一步优化本实 用新型,更优的实现分散的颗粒母液的缓冲和下落。为保证滴液装置3中的颗粒母液连续,及防止少量冷却固化的颗粒堵赛通道及污 染产品,降低产率和良品率,损坏设备,本技术还可优选滴液装置3包括位于顶部的缓 冲包33,且缓冲包33外围设有加热器34,加热器34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 加热器,例如可以采用与容器21外围的加热装置22相同的感应线圈,也可以不同,加热器 34可以直接连接控制系统6,实现对缓冲包33的温度控制。球化成型器4包括螺旋管,螺旋管的一端与滴液装置的出口 35连接,螺旋管位于 气体入口 31的下方,实现分散的颗粒母液和气体直接进入螺旋管。螺旋管本技术可优 选为包括多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管道41,通过管道的首尾相连形成弯折管,通过分散的 颗粒母液在弯折管中不断下落冷却,实现颗粒造型,弯折管对颗粒母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 优化,使颗粒的表面更均勻、更完美,颗粒粒径更勻一。本技术可以优选螺旋管包括3-5 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管道,可以优化颗粒造型的时间,优化颗粒的形貌。本技术可以 优选管道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系统,及位于真空系统中的熔化装置、滴液装置、球化成型装置及收集装置;所述熔化装置包括将原料熔融为颗粒母液的容器及位于容器外围给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熔化装置位于滴液装置上方;所述滴液装置包括一出口及分散颗粒母液的气体入口,所述气体入口位于出口处或出口的上方;所述球化成型器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一端与滴液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螺旋管位于气体入口的下方;所述收集装置位于螺旋管的另一端下方,用于收集成型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碧绦菅永喜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