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华专利>正文

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5010 阅读:9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包括气缸、传递动力的两段钢丝绳,加速滑车,滑车运行的槽轨、变向滑轮以及将气缸与加气系统连通的高压管路、储气和加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定滑轮处于一个长方形的四角处,气缸活塞的两端用钢丝绳连接,一段钢丝绳绕过处于气缸前方的两个定滑轮,固接在滑车的后端,另一段钢丝绳绕过气缸后方的另两个定滑轮,固接在滑车的前端。利用高压气泵打气在储气筒中,使用时,将储气筒中高压气流充入气缸中,推动活塞带动连接滑车的钢丝绳加速运动,从而使处于滑车上的飞机适时内获得起飞速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
技术介绍
航空母舰上使用的最成熟的飞机起飞弹射器就是蒸汽弹射器,是采用高压蒸汽为 动力,由蒸汽机活塞产生的推力,带动往复车在不足100米的距离间突然加速到100米/秒 以上的速度,使飞机达到起飞速度,将飞机弹射升空。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航母的大型锅炉 提供蒸汽的,也就是要消耗航母的大量能源,使得舰载机的使用成本增大。蒸汽弹射器是一 台冲程很长的往复式蒸汽机,由发射系统、蒸汽系统、拖索张紧系统、润滑及控制系统等部 分组成,结构更复杂。使用技术要求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结构简单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 器。以解决目前蒸汽弹射器使用成本高,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包括气缸、传递动力的两段钢丝绳,加速滑车,滑车运 行的槽轨、变向滑轮以及将气缸与加气系统连通的高压管路、储气和加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四个定滑轮处于一个长方形的四角处,气缸活塞的两端用钢丝绳连接,一段钢丝绳绕过处 于气缸前方的两个定滑轮,固接在滑车的后端,另一段钢丝绳绕过气缸后方的另两个定滑 轮,固接在滑车的前端。滑车安装在一条长槽轨上,由上下车轮组成的两对车轮组夹持在槽轨滚道壁间。 气缸活塞的柱面上开有多道圆环槽,槽中安装有密封圈,以保证活塞与气缸腔壁间的密封 性能。缸体前部与储气筒间连接有正向高压进气管路,缸体后部与储气筒间连接有反向高 压进气管路,缸体后部侧壁距后端盖内侧面比活塞长度大的尺寸处还开有做功后的气体排 出口,缸体的后端盖连接有气体排出管路。在高压进气管路上安装一个高压储气筒。高压 储气筒与打气泵由加气管路连通,打气泵与工作电机机械轴连接。气缸两端的端盖密封固 接牢固。钢绳与气缸前端盖中心出口处油封滑动连接。这样制成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以高压气体取代高压蒸汽不但结构简单, 而且节约能源。使用高压气泵和电机,向储气筒加气。滑车带动飞机加速,其运行靠活塞带 动钢丝绳,拉动滑车加速,使前轮处于滑车上的飞机在随滑车运行到钢丝绳沿其前方滑轮 转向前达到起飞速度。使飞机弹射升空。所以,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的结构简单,节约能源,操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结构原理图;图2是滑车车轮与槽轨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的气缸18是一个长形,其长度要使其拉动 滑车3运行的加速距离达到飞机4起飞的速度要求。气缸内腔要求使在其中运行的活塞17 两端互不漏气的高光滑度,气缸两端的端盖与缸体结合牢固,密封不漏气,钢丝绳1从气缸 两端穿入腔内与活塞17两端固接,其与气缸前端盖19的油封20间要求不漏气。正向高压 进气管路16从缸体前部侧壁靠端盖内侧开口接通,安装有控制阀15,用于通入使活塞做功 的高压气体;反向进气管路从缸体后部侧壁开口接通,安装有控制阀11,在活塞做功后用 于推动活塞返回到起始位置,以备再次做功。缸体后部侧壁距后端盖9内侧面比活塞长度 大的尺寸处还开有做功后的气体排出口 8安装有控制阀,缸体后端盖9处开口安装有阀门 控制的腔内气体排出管路10,以保证做功后的高压气从缸内排出的气体。在缸体侧壁与内 腔间开口安装一个观察腔内气体压力的压力表22。打开控制阀15,储气筒14中高压气体 即快速压入气缸腔内,推动活塞17迅速运动,带动钢丝绳1拉动滑车3作加速运动。前轮 处于滑车上的飞机4获得相同的加速度,直达到起飞要求的速度。高压打气泵13及其工作 电机12安装在储气筒的另一侧,即正向高压进气管路、气缸工作后活塞回位的反向进气管 路以及打气泵向储气筒内加进高压气的管路均与储气筒14连通。四个定滑轮21间的距离 的确定,以能使处于滑车上的飞机运行加速距离达到起飞速度要求设定。从而也确定了钢 丝绳1的长度。滑车运行的槽轨2呈从工字形中间垂直剖开的形状,处于滑车车轮的下方,两轨 间的距离为滑车一组轮子间的轴距,使滑车的车轮与槽轨上部的滚道平滑接触。滑车的车 轮由处于槽轨2滚道上面的行走轮5和对应位置并处于槽轨滚道下面的从动轮7,构成行走 轮和从动轮夹持在槽轨滚道上的结构形式,分别在滚道的上下两面滚动。上下两轮间通过 其外侧的连接件6固接为一体,且连接件与上下两轮的转动轴固接。钢丝绳分成两段,分别与气缸活塞17两端和滑车3两端固接,其中还绕过处于四 角的四个定滑轮21,与各定滑轮转动摩擦接触。运行时,使气缸中活塞17处于气缸内腔的前端,当需要助飞机起飞时,飞机前轮 落在滑车3尾部平面上并启动。预先通过打气泵13向储气筒14充入足够的高压气体,在 飞机启动的同时开启管路中的控制阀门15,高压气体冲进气缸18,将活塞17迅速向腔内前 进方向推行,连接活塞的钢丝绳1带动滑车3即时加速向前运行,使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活 塞17做功后,气体排出口 8刚好处于活塞17前进方向之后,推动活塞运行的气体从此口排 出缸外。做功气体排除后,打开反向高压进气管路上的阀门11,同时关闭气体排出口 8和后 端盖9上的气体排出管路上的阀门10,通入高压气,活塞17回位到起始位置,再开启气体排 出口 8和后端盖上的排气管路上的阀门10,让腔内气体排走。以使活塞再运行时,腔内无阻 力。权利要求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包括气缸(18)、传递动力的两段钢丝绳(1),加速滑车(3),滑车运行的槽轨(2)、变向滑轮(21)以及将气缸(18)与加气系统连通的高压管路、储气和加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定滑轮(21)处于一个长方形的四角处,气缸活塞(17)的两端用钢丝绳连接,一段钢丝绳绕过处于气缸(18)前方的两个定滑轮(21),固接在滑车(3)的后端,另一段钢丝绳绕过气缸(18)后方的另两个定滑轮(21),固接在滑车(3)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滑车(3)安装在一条 长槽轨(2)上,由上下车轮(5、7)组成的两对车轮组夹持在槽轨(2)滚道壁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其特征在于缸体前部与储气筒间 连接有正向高压进气管路,缸体后部与储气筒间连接有反向高压进气管路,缸体后部侧壁 距后端盖(9)内侧面比活塞(17)长度大的尺寸处还开有做功后的气体排出口(8),缸体的 后端盖(9)连接有气体排出管路(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高压进气管路上安 装一个高压储气筒(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其特征在于钢丝绳(1)与气缸前 端盖(19)中心出口处油封(20)滑动连接。专利摘要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包括气缸、传递动力的两段钢丝绳,加速滑车,滑车运行的槽轨、变向滑轮以及将气缸与加气系统连通的高压管路、储气和加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定滑轮处于一个长方形的四角处,气缸活塞的两端用钢丝绳连接,一段钢丝绳绕过处于气缸前方的两个定滑轮,固接在滑车的后端,另一段钢丝绳绕过气缸后方的另两个定滑轮,固接在滑车的前端。利用高压气泵打气在储气筒中,使用时,将储气筒中高压气流充入气缸中,推动活塞带动连接滑车的钢丝绳加速运动,从而使处于滑车上的飞机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弹射器,包括气缸(18)、传递动力的两段钢丝绳(1),加速滑车(3),滑车运行的槽轨(2)、变向滑轮(21)以及将气缸(18)与加气系统连通的高压管路、储气和加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定滑轮(21)处于一个长方形的四角处,气缸活塞(17)的两端用钢丝绳连接,一段钢丝绳绕过处于气缸(18)前方的两个定滑轮(21),固接在滑车(3)的后端,另一段钢丝绳绕过气缸(18)后方的另两个定滑轮(21),固接在滑车(3)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刘元创刘娅萍
申请(专利权)人:刘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