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继永专利>正文

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3011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具有密闭壳体和设置在密闭壳体中的发热器件,发热器件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另一端连接高效导热器件,调节螺栓伸出密闭壳体外,并与固定连接在密闭壳体上的螺母啮合,所述高效导热器件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两部分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固定连接在发热器件上随发热器件移动,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与密闭壳体固定连接并伸出密闭壳体外连接散热器,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导热器件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两部分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滑动接触,移动热传导效果突出,热传导效果好,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半导体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密封电子设备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新型新型半导体照明领域或密封电子设备中,发热器件的冷却方法通常是通过 热传导的方法借助高效导热器件或传热介质将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传递到设备外部的大气 环境中,实现内部环境的温度控制。典型的高效导热器件如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 成,将管内抽成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 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 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 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 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通过散热器散热。传统的热传导散热结构是 通过发热器件与热传导结构的紧密接触实现发热器件的热量向散热器热传导,最终传递到 设备外部的大气环境中。然而,某些特殊的新型电光源或密封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热 源根据需要会进行移动,热传导散热结构与发热器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这使得传统的热 传导散热结构完全不能适应要求,高效的导热器件如热管也因需要与发热器件之间的相对 位移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在热传导散热结构与发热器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又能对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热传导散热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具有密闭壳体和设置在密闭壳体中的发热器件,发热器件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另一端连接高效导热器件,调节螺栓伸出密闭壳体外,并与固定连接在密闭壳体上的螺母啮合,所述高效导热器件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两部分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固定连接在发热器件上随发热器件移动,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与密闭壳体固定连接并伸出密闭壳体外连接散热器,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滑动接触。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固定高效导热器件设置在密闭壳体内段外侧包覆金 属材质的连接器,连接器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以及密闭壳体固定连接,连接器对应移动高 效导热器件处设有导向孔,可供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在导向孔中滑动。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连接器对应固定高效导热器件处设有盲孔,所述固定 高效导热器件固定设置在盲孔中。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连接器的导向孔与盲孔内部相连通,设置在盲孔内的 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与设置在导向孔内的移动高效导热器件滑动接触,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 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设有导热油脂。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连接器的导向孔为盲孔。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固定高效导热器件具有2至8根,并且围绕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均匀排列。 上述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的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为4根。 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l)本技术的高效导热器件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两部分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滑动接触,移动高效导热器件可将发热器件上的热量通过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的滑动接触进行转移,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新型电光源或密封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热源需要进行移动,热传导散热结构与发热器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特殊情况使用;(2)当采用连接器时,特别是采用多根固定高效导热器件环绕移动高效导热器件排列、连接器的导向孔与盲孔内部相连通,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及连接器之间设有导热润滑脂时,移动高效导热器件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之间的热传递效果更加突出;(3)本技术的连接器导向孔采用盲孔设计,加强了热传导效果,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具有密闭壳体1和设置在密闭壳体1中的发热器件2,发热器件2 —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3,另一端连接高效导热器件5,调节螺栓3伸出密闭壳体1夕卜,并与固定连接在密闭壳体1上的螺母4啮合;高效导热器件5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两部分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固定连接在发热器件2上随发热器件2移动,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与密闭壳体1固定连接并伸出密闭壳体1外连接散热器6,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设置在密闭壳体1内段外侧包覆金属材质的连接器7,连接器7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以及密闭壳体1固定连接,连接器7对应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处设有导向孔71,可供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在导向孔71中滑动,导向孔71为盲孔;连接器7对应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处设有4个盲孔72, 4个盲孔72围绕导向孔71均匀设置,4个盲孔72与导向孔71内部连通,4根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固定设置在盲孔72中与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滑动接触,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之间设有导热润滑脂。权利要求一种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具有密闭壳体(1)和设置在密闭壳体(1)中的发热器件(2),发热器件(2)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3),另一端连接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调节螺栓(3)伸出密闭壳体(1)外,并与固定连接在密闭壳体(1)上的螺母(4)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导热器件(5)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两部分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固定连接在发热器件(2)上随发热器件(2)移动,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与密闭壳体(1)固定连接并伸出密闭壳体(1)外连接散热器(6),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之间滑动接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设置在密闭壳体(1)内段外侧包覆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质连接器(7),连接器(7)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以及密闭壳体(1)固定连接,连接器(7)对应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 处设有导向孔(71),可供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在导向孔(71)中滑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对应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处设有盲孔(72),所述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固定设置在盲孔(72)中。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的导向孔(71)与盲孔(72)内部相连通,设置在盲孔(72)内的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与设置在导向孔(71)内的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滑动接触,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及连接器(7)之间设有导热润滑脂。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的导向孔(71)为盲孔。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具有2至8根,并且围绕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均匀排列。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 为4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具有密闭壳体和设置在密闭壳体中的发热器件,发热器件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热传导散热装置,具有密闭壳体(1)和设置在密闭壳体(1)中的发热器件(2),发热器件(2)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栓(3),另一端连接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调节螺栓(3)伸出密闭壳体(1)外,并与固定连接在密闭壳体(1)上的螺母(4)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导热器件(5)由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和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两部分构成,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固定连接在发热器件(2)上随发热器件(2)移动,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与密闭壳体(1)固定连接并伸出密闭壳体(1)外连接散热器(6),移动高效导热器件(51)与固定高效导热器件(52)之间滑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永
申请(专利权)人:赵继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