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011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在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腔壁上开有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和卡块,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在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相连接时所述卡块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对应卡掣位于第一卡槽内和第二卡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沿连接轴的径向方向开有连接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而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相连,所述手柄紧靠在第一折叠座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等多种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的自行车折叠 器。
技术介绍
由于自行车具有价格低廉、行走便捷等多种优点,在中国其很快成为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行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 是传统的自行车逐渐被造型、结构新颖的自行车所代替。 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为方便人们停放自行车,节省停放自行车时自行车的 占地面积,就出现了折叠式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因其结构新颖而小巧,越来越被人们所钟 爱;而折叠器做为折叠式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的优劣,往往会直接影响折叠式自行车 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折叠器结构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者在折叠自行车时,操作不便,且强 度低,使用一段时候后,很容易损坏,縮短了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传统 的折叠器的结构做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器,该自行车折叠器的结构 简单且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 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枢接,在 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在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的中心位置分 别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腔壁与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 座相枢接处相对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连的卡块,在 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底端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二容置腔的腔壁上 设置有与该卡块顶端相适配的第二卡槽,在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相连接时所述卡 块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对应卡掣位于第一卡槽内和第二卡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与 所述手柄始端相连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靠近中心位置沿连接轴的径向方向开有连接 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而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相连,所述手柄通过该连接轴与所述螺 杆的连接而紧靠在第一折叠座的外侧壁上。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在所述螺杆上开设有螺纹,在该螺纹处设置有调节 螺母,所述卡块通过调节螺母而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部,在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 弹簧穿过所述通孔而压縮位于所述卡块和所述连接轴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在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垫片,该垫片位于所述手柄 和所述第一折叠座的外侧壁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卡块的顶端和底端的内表面分别向外延伸而形 成用以卡掣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卡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下述有益效果(l)由于本技术的所述卡扣 组件包括螺杆和卡块,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连接轴,所述螺杆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手柄 相连,使用时,通过操作所述手柄,所述手柄通过连接轴可推拉所述卡块,使卡块的底端和 顶端可卡掣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或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脱离,进而使得第一 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对合连接或相转动折叠,其结构简单,操作非常方便;(2)由于本实 用新型在所述螺杆上开设有螺纹,在该螺纹处设置有调节螺母,在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弹 簧,所述弹簧穿过所述通孔而压縮位于所述卡块和所述连接轴之间,在卡块位置比较松或 较紧时,可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母,依靠该弹簧的弹力作用,可调节该卡块的位置,进而增加 该折叠器的安全性能,提高该折叠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自行车折叠器处于打开状态 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自行车折叠器处 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在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 2,该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在第一折叠座1上设置有卡扣 组件和快拆组件,在使用自行车时,卡扣组件把自行车车架连接为一体,在需要停放自行车 时,通过快拆组件,可把卡扣组件从自行车车架处进行解锁,进而对自行车进行折叠。 在所述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的中心位置分别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容置腔 11和第二容置腔21,第一容置腔11的腔壁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位置与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 折叠座2相枢接处的位置相对。 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31和卡块32,所述卡块32与所述螺杆31相连,在所述第 一容置腔ll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32底端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二容置腔21的腔壁 上设置有与该卡块32顶端相适配的第二卡槽,在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对合相连接 时,所述卡块3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对应卡掣位于第一卡槽内和第二卡槽内;本技术的 卡块32优选从其顶端和底端的内表面分别向外延伸而形成卡钩321、322,该卡钩321 、322 用以对应卡掣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41和连接轴42,所述连接轴42与手柄41始端相连,在所 述连接轴42上沿连接轴42的径向方向开有连接孔,该连接孔靠近连接轴42的中心设置。 本技术的螺杆31穿过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1的通孔后,通过连接轴42上的连 接孔而与所述连接轴42相连,所述手柄41通过该连接轴42与所述螺杆31的连接而紧靠 在第一折叠座1的外侧壁上。 本技术的螺杆31上设置有螺纹,在该螺纹处设置有调节螺母5,所述卡块32 通过调节螺母5而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1内部,在所述螺杆31上还套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 6穿过所述通孔而压縮位于所述卡块32和所述连接轴42之间;这样,当卡块32位置比较4松或较紧时,可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母5,依靠该弹簧6的弹力作用,可调节该卡块32的位置, 进而增加该折叠器的安全性能,提高该折叠器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在欲使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的对合连接时,向上掀动手柄41, 此时,手柄41推动螺杆31,螺杆31向内侧推动卡块32,然后,使第二折叠座2与第一折叠 座1旋转对合,下压手柄41,手柄41拉动螺杆31,在螺杆31的拉动作用下,卡块32的底端 和顶端的卡钩321、322分别对应卡掣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进而实现第一折叠座1和第 二折叠座2的对合连接;在欲使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转动折叠时,同样,向上掀动 手柄41,此时,手柄41推动螺杆31,螺杆31向内侧推动卡块32,此时,卡块32的底端和顶 端的卡钩321、322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脱离,进而可对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 座2转动折叠。 为防止手柄41长期使用,与第一折叠座1的外侧壁产生挤压损坏,在本技术 的螺杆31上还套设有垫片7,该垫片7位于所述手柄41和所述第一折叠座1的外侧壁之 间;这样,当向上掀起手柄41或下压手柄41时,该垫片可防止手柄41与第一折叠座接触产 生挤压而导致手柄41或第一折叠座1的外侧壁产生损伤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 型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枢接,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的中心位置分别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腔壁与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枢接处相对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枢接,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的中心位置分别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腔壁与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枢接处相对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连的卡块,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底端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二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与该卡块顶端相适配的第二卡槽,在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相连接时所述卡块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对应卡掣位于第一卡槽内和第二卡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始端相连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靠近中心位置沿连接轴的径向方向开有连接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而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相连,所述手柄通过该连接轴与所述螺杆的连接而紧靠在第一折叠座的外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灿
申请(专利权)人:新信利自行车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