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011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卡块,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折叠座的中心,在靠近该螺杆的末端位置处的第一折叠座处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卡块的底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轴,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通过所述偏心轴相枢接,所述手柄一端以及所述螺杆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轴上,在所述第二折叠座与卡块顶端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时所述卡块的顶端在螺杆作用下而卡掣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的自行车折叠 器。
技术介绍
由于自行车具有价格低廉、行走便捷等多种优点,在中国其很快成为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行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 是传统的自行车逐渐被造型、结构新颖的自行车所代替。 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为方便人们停放自行车,节省停放自行车时自行车的 占地面积,就出现了折叠式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因其结构新颖而小巧,越来越被人们所钟 爱;而折叠器做为折叠式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的优劣,往往会直接影响折叠式自行车 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折叠器结构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者在折叠自行车时,操作不便,且强 度低,使用一段时候后,很容易损坏,縮短了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传统 的折叠器的结构做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器,该自行车折叠器的结构 简单且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与 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 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螺杆末端的卡块,所述螺杆横向水平穿过所述 第一折叠座的中心,在靠近该螺杆的末端位置处的第一折叠座处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 卡块的底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轴,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 二折叠座通过所述偏心轴相枢接,所述手柄一端以及所述螺杆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 轴上,操作所述手柄时所述偏心轴驱动所述螺杆以带动卡块做伸縮动作,在所述第二折叠 座与卡块顶端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时所述卡 块的顶端在螺杆作用下而卡掣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在靠近所述螺杆的末端位置开设有螺纹,在该螺纹 处设置有调节螺母,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弹性件为压縮弹簧。 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卡块的上端和下端的内表面分别沿卡块表面向 外延伸而形成用以卡掣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卡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下述有益效果(l)由于本技术的快拆组件 包括手柄和偏心轴,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卡块,在操作手柄时,偏心轴驱动螺杆做伸縮运 动,在螺杆的带动下,卡块可卡掣在位于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上的第一容置槽和第二 容置槽内,进而使折叠式自行车连接为一体,在把自行车折叠而停放时,通过操作手柄,螺杆会驱动卡块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发生脱离,从而实现自行车的折叠,操作非常方 便;(2)由于本使用新型的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轴,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卡块,其通 过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发生卡掣或脱离而实现自行车的连接和折叠,其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3)由于本技术在靠近所述螺杆的末端位置开设 有螺纹,在该螺纹处设置有调节螺母,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卡 块位置比较松或较紧时,可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母,依靠该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可调节该卡块 的位置,进而增加该折叠器的安全性能,提高该折叠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自行车折叠器处于打开状态 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自行车折叠器处 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偏心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 2,该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在第一折叠座1上设置有卡扣 组件和快拆组件,在使用自行车时,卡扣组件把自行车车架连接为一体,在需要停放自行车 时,通过快拆组件,可把卡扣组件从自行车车架处进行解锁,进而对自行车进行折叠。 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11和卡块12,所述卡块12连接位于螺杆11末端,该卡块 12优选通过螺钉而与螺杆ll相连,在靠近所述螺杆11的末端位置开设有螺纹,在该螺纹处 设置有调节螺母13,在所述调节螺母13与所述卡块1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所述弹性件 14优选压縮弹簧;这样,通过调节螺钉和螺母13的位置,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可对卡块12 的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31和偏心轴32,所述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通过所 述偏心轴32相枢接,所述手柄31 —端以及螺杆11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轴32上。 本技术的螺杆11横向水平穿过所述第一折叠座1的中心,在靠近该螺杆11 的末端位置处的第一折叠座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5,所述卡块12的底端位于该第一容置 槽15内;在所述第二折叠座2与卡块12顶端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容置槽21,所述第一 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对合连接时,所述卡块12的顶端在螺杆11作用下而卡掣位于该 第二容置槽21内。 本技术的卡块12优选在该卡块12上端和下端的内表面处设置卡钩,该卡钩 由卡块12的内表面向外延伸而形成,其在自行车使用时,用以卡掣第一容置槽15和第一容 置槽21而把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本技术的偏心轴32包括柱体321和偏离该柱体321中心设置的偏 心孔322,这样,当所述手柄31 —端以及所述螺杆11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轴32上 时,通过操作手柄31 ,偏心轴32就会驱动螺杆11做伸出或縮回动作,进而使得卡块12与第一容置槽15和第一容置槽21发生脱离或卡掣,来实现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的折 叠或连接,使用非常方便。 参见图4,在欲使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的对合连接时,向上掀动手柄31, 手柄31驱动偏心轴32,偏心轴32驱动螺杆11而带动卡块12向外伸出,然后,使第二折叠 座2与第一折叠座1旋转对合,下压手柄31,此时,偏心轴32驱动螺杆11而带动卡块12回 縮卡掣在第一容置槽15和第二容置槽21内。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螺杆末端的卡块,所述螺杆横向水平穿过所述第一折叠座的中心,在靠近该螺杆的末端位置处的第一折叠座处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卡块的底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轴,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通过所述偏心轴相枢接,所述手柄一端以及所述螺杆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轴上,操作所述手柄时所述偏心轴驱动所述螺杆以带动卡块做伸缩动作,在所述第二折叠座与卡块顶端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时所述卡块的顶端在螺杆作用下而卡掣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螺杆的末端位置开设 有螺纹,在该螺纹处设置有调节螺母,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縮弹簧。4. 如权利要求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上端和 下端的内表面分别向外延伸而形成用以卡掣第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包括用以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在第一折叠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和快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螺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螺杆末端的卡块,所述螺杆横向水平穿过所述第一折叠座的中心,在靠近该螺杆的末端位置处的第一折叠座处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卡块的底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快拆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轴,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通过所述偏心轴相枢接,所述手柄一端以及所述螺杆的始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轴上,操作所述手柄时所述偏心轴驱动所述螺杆以带动卡块做伸缩动作,在所述第二折叠座与卡块顶端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对合时所述卡块的顶端在螺杆作用下而卡掣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灿
申请(专利权)人:新信利自行车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