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564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器,包括前盖组件、后盖组件以及手柄组件,后盖组件包括后盖、设于后盖两侧的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后盖通过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分别与前盖组件和手柄组件枢接。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设于手柄主体底部的与第二枢接部枢接的第四枢接部以及设于手柄主体上的球型螺栓;前盖组件包括前盖、设于前盖一侧且与第一枢接部枢接的第三枢接部以及枢接在前盖另一侧的与球型螺栓配合以将相互扣合的前盖和后盖锁紧的内凹球型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器结构简单,组装和调节方便,可使前盖和后盖之间配合牢固,具有较强的受力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自行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立管的折叠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行车是利用多根构件和轮件连接组成,其整体体积较大,存放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设计了折叠式自行车,其各个主要构件之间通过折叠器连接。现有的折叠器结构较复杂,在组装和实际使用中调节不方便,且折叠器的前盖和后盖之间受力强度较小,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器,其结构简单,组装和调节方便,具有较强的受力强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折叠器,包括前盖组件、 后盖组件以及手柄组件,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设置于所述后盖两侧的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所述后盖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分别与所述前盖组件和手柄组件枢接,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底部的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的第四枢接部以及设于所述手柄主体上的球型螺栓;所述前盖组件包括前盖、设于所述前盖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的第三枢接部以及枢接在所述前盖另一侧的与所述球型螺栓配合以将相互扣合的前盖和后盖锁紧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前盖枢接的第一转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与所述球型螺栓相配合的内凹球型螺丝。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弹簧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前盖相连接另一端形成有供所述内凹球型螺丝穿入的环形挂钩。进一步地,在所述前盖的设有所述锁紧组件的同一侧的外缘上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安全扣,在手柄主体的一侧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安全扣配合的凸边。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扣包括设有台阶孔的安全扣主体、容置在所述台阶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安全扣主体相连接的第二弹簧以及穿设于所述台阶孔内以将所述安全扣主体固定到所述固定座上的螺丝。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后盖相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台。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前盖相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台。进一步地,所述前盖的后表面两侧缘设有加强筋,所述后盖的后表面两侧缘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部和所述第三枢接部之间设有司华片。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器为自行车车架折叠器或自行车立管折叠器本技术的折叠器通过在前盖和手柄主体上设置相互配合锁紧的内凹球型螺丝和球型螺栓,可轻松方便的将折叠后的前盖和后盖锁固,再通过在前盖和手柄主体上增加相互配合的安全扣和凸边,使前盖和后盖的更稳固的扣合。该折叠器结构简单,组装和调节方便,前盖和后盖之间配合更加牢固,具有较强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折叠器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折叠器的折叠状态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器的后视图。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折叠器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折叠器的另一展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折叠器进行说明。本技术的折叠器包括前盖组件10、后盖组件20以及手柄组件30。后盖组件20包括后盖21以及设置在后盖21两侧的第一枢接部22和第二枢接部23,后盖21通过第一枢接部22和第二枢接部23分别与前盖组件10和手柄组件30枢接。手柄组件30包括手柄主体31、第四枢接部32以及球型螺栓33。其中,第四枢接部32设置于手柄主体31的底部,第四枢接部32与后盖组件20的第二枢接部23通过第二转轴80枢接,第二转轴80通过无头螺丝90固定。球型螺栓33安装固定在手柄主体31的安装孔内。前盖组件10包括前盖11、设置于前盖11 一侧的第三枢接部12以及枢接在前盖 11另一侧的与手柄组件30的球型螺栓33配合以将相互扣合的前盖11和后盖21锁紧的锁紧组件40。第三枢接部12与后盖组件20的第一枢接部22通过铆钉100枢接。如图2所示锁紧组件40包括第一转轴41、第一弹簧42以及内凹球型螺丝43。第一转轴41与前盖11枢接,第一转轴41上开设有限位槽411。第一弹簧42套设在第一转轴41上并卡设于限位槽411内,第一弹簧42 —端与前盖11相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环形挂钩 421。内凹球型螺丝43穿入第一弹簧42的环形挂钩421并固定在第一转轴41的转轴孔 412内。如图4所示当前盖11扣合到后盖21上时,设置于手柄主体31上的球型螺栓33嵌入内凹球型螺丝43的球形槽内,通过球型螺栓33和内凹球型螺丝43的配合将前盖组件10 和后盖组件20锁固。在前盖11的设有锁紧组件40的同一侧的外缘上设有与前盖11 一体式连接的固定座13,在固定座13的侧向设有安全扣50,相应的在手柄主体31的一侧设有与该安全扣 50配合卡紧的凸边34。安全扣50包括安全扣主体51、第二弹簧52以及螺丝53。在安全扣主体51上设有台阶孔511,第二弹簧52容置在台阶孔511内,第二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3和安全扣主体51相连接,螺丝53穿设于台阶孔511和第二弹簧52内以将安全扣主体51固定到固定座13上。现有的折叠器中,固定座13都是采用独立焊接的方式与前盖11相连,而本实施例的固定座13与前盖11为一体式结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将第二弹簧52放置于安全扣主体51的台阶孔511内,再用螺丝53将安全扣主体51固定到固定座13上即可。前盖11和后盖21扣合后,安全扣主体51即可在第二弹簧52弹力作用下旋转卡住位于手柄主体31 对应位置的凸边34,使前盖11和后盖21更稳固的扣合,从而使用户更放心的使用。在前盖11上设有凹槽14,在后盖21相应位置上设有与凹槽14配合的凸台24。在凹槽14和凸台M的配合作用下,前盖11和后盖21紧密配合,其作用在不同的受力方向, 从而增加受力强度,降低了前盖11和后盖21之间的松动。具体实施时也可在前盖11上设置凸台24,在后盖21相应位置设置凹槽14,进而实现前盖11和后盖21紧密配合。如图6所示在前盖11和后盖21的后表面的两侧缘分别设有加强筋60,以加大与车架管料之间的焊接面积,从而增加强度,避免车架的强度不够而造成断裂。在第一枢接部22和第三枢接部12之间还设有司华片70,以避免经常折叠造成的前盖11和后盖21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折叠器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时,前盖11、后盖21以及手柄主体31可以由铝合金锻造加工而成。本技术的折叠器可以是自行车立管折叠器,也可以用作自行车车架折叠器,也可以作为其他类型车的折叠器。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器,包括前盖组件、后盖组件以及手柄组件,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设置于所述后盖两侧的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所述后盖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分别与所述前盖组件和手柄组件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底部的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的第四枢接部以及设于所述手柄主体上的球型螺栓;所述前盖组件包括前盖、设于所述前盖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的第三枢接部以及枢接在所述前盖另一侧的与所述球型螺栓配合以将相互扣合的前盖和后盖锁紧的锁紧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灿
申请(专利权)人:新信利自行车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