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759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连铸连扎生产线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包括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及入口连接段(2)与出口连接段(6)之间的连接段(3);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通过入口连接段与前一轧机连接,通过出口连接段与后一轧机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面的配合,能够方便前后轧机对心操作,适用于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的连扎轧机之间的连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连铸连扎生产线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的连铸铸坯通常为梯形坯,需要经过多个轧机的轧制 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杆材。但前一轧机和后一轧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很难保证前一轧 机出口和后一轧机入口之间的对心,容易导致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形、扭转,从而导致堵 杆、跑杆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前后轧机对心操作的连轧 轧机间的连接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包括入 口连接段、出口连接段及入口连接段与出口连接段之间的连接段;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 接段、出口连接段、连接段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入口连接段与前一轧机连接,通过出口连 接段与后一轧机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面的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完成前后轧机的对心操作,坯 完成前一轧机的轧制后,直接通过限位通道进入后一轧机,防止了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 形、扭转,避免了堵杆、跑杆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包括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 及入口连接段2与出口连接段6之间的连接段3 ;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2 、出口连接 段6、连接段3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 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分别与轧机的入口导位装置、出口导位装置固定结构 的形状、形式相一致,并通过入口连接段2与前一轧机连接,通过出口连接段6与后一轧机 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面的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完成前后轧机的对心操作,坯完成前一轧机的 轧制后,直接通过限位通道进入后一轧机,防止了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形、扭转,避免了 堵杆、跑杆现象的发生。上述限位通道即输送坯同时对坯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其变形、扭转 的通道。 为了防止限位通道过长,从而导致摩擦过大,影响坯的表面质量,上述限位通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出口连接段6和入口连接段2的与轧坯横断面形状一致的进料口l和出料口 5、贯穿连接段3的断面形状大于轧坯横断面形状的通孔7。连接段3的通孔7内表面与坯 表面脱离避免了摩擦,大大减小了坯通过本装置时的摩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限制坯在连接段3内的运动,上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 段6、连接段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段3为上下剖分式结构,连接段3的通孔7内设 置有导轮组4。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段3采用上 下剖分式结构,则是为了方便安装导轮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及入口连接段(2)与出口连接段(6)之间的连接段(3);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及入口连接段(2)与出口连接段(6)之间的连接段(3);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包括分别设 置于出口连接段(6)和入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