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富营养湖泊治理
,尤其涉及抑制蓝藻生长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快速增加和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水资源 防治相对不足,湖泊污染日趋严重,其中滇池、巢湖和太湖等重点湖泊尤为严重。而水华的 爆发则是湖泊严重污染的一个主要特征。水华的爆发使得水味变腥发臭、深水层的DO降 低、有毒物质的释放、影响供水水质及净水成本的增加、水生生态的变化。其中最易形成水 华、影响范围最广、毒性最强的是蓝藻门藻类。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 于夏季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在爆发蓝藻水华 的湖泊中,占优势的种群通常为微囊藻属或鱼腥藻属,此外,微囊藻属中的铜绿微囊藻所产 生的藻毒素毒性是最大的。因此,关于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去除污染湖泊中的藻类和藻毒素 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目前最常用的控藻和除藻技术一般可分为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化学除藻技术通过向水体投放化学药物(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溴、一些 广谱意义上的除草剂等)来控制藻类的生长繁殖。这种方法虽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该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待处理水体进行酸化:向接种后的藻液通入CO↓[2]气体,利用CO↓[2]与水反应产生H↑[+]的特性对藻液进行酸化,使藻液pH达到一预先设定的酸度;步骤2:连续通气:酸化处理开始后,在每日的光照期间定时向藻液通气,至藻液pH达到预先设定的酸度;步骤3:中止通气:当藻液由通气前的浅绿色变至接近澄清,叶绿素a的值接近于0,或者抑制效果不随酸化处理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停止通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对待处理水体进行酸化向接种后的藻液通入CO2气体,利用CO2与水反应产生 H+的特性对藻液进行酸化,使藻液pH达到一预先设定的酸度;步骤2 连续通气酸化处理开始后,在每日的光照期间定时向藻液通气,至藻液pH达 到预先设定的酸度;步骤3 中止通气当藻液由通气前的浅绿色变至接近澄清,叶绿素a的值接近于0,或 者抑制效果不随酸化处理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停止通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2中还包括监测藻 液PH及叶绿素a的步骤每日通气前对藻液的PH及叶绿素a进行测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1中,所述预先设 定的酸度为PH在6. 5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酸度为 PH值在6.0 6. 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蓝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2中,每日的通气 频率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传平,郝春博,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