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生物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822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6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藻生物控制方法。该方法步骤为:a、在蓝藻爆发区取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解磷、固氮并产生抑藻物质的侧孢芽孢杆菌;b、将其进行规模发酵至芽孢率大于95%,芽孢成熟度大于99%;c、应用时,取池水加入1000mlb所述发酵液,室温15~32℃浸泡活化3h~6h;d、在下风口蓝藻聚集处按0.5~1ml/m2水面泼洒c所述活化液;d,下午泼洒,根据蓝藻衰亡情况,可以每2天使用一次,使用2~4次,至蓝藻全部死亡,不再繁殖为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能解磷、固氮并产生抑藻物质的侧胞芽孢杆菌杀灭蓝藻细胞并控制蓝藻的进一步繁殖,才有安全有效的生物手段解决了养殖水体蓝藻水华带来了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及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蓝藻(微囊藻、颤藻、鱼腥藻等)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巨大,在发生蓝藻水华时水质容易缺氧,一些蓝藻会产生致死因子和蓝藻毒素(如微囊藻)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如何处理蓝藻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处理蓝藻的方法大体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其中消毒剂、红霉素和硫酸铜的应用较为广泛,且都属于化学法。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反弹,且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微生物)处理蓝藻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侧孢芽孢杆菌是某些菌株可产生抑菌、抑藻物质,并具有解磷、固氮等作用,蓝藻属于具有叶绿体的原核生物,和细菌有相似之处,向蓝藻水华水体施加侧孢芽孢杆菌通过产物拮抗、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等机理达到抑制蓝藻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方法步骤为:a、在蓝藻爆发区取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解磷、固氮并产生抑藻物质的侧孢芽孢杆菌山、将其进行规模发酵至芽孢率大于95%,芽孢成熟度大于99%,菌量大于200X 108CFU/ml ;c、应用时,取1000-2000ml池水加入100mlb所述发酵液,室温15?32°C浸泡活化3h?6h ;d、在下风口蓝藻聚集处按0.5?lml/m2水面泼洒c所述活化液;e,下午16:00-18:00泼洒,根据蓝藻衰亡情况,可以每2天使用一次,使用2?4次,至蓝藻全部死亡,不再繁殖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侧孢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为豆柏5%,葡糖糖3%,硫酸锰0.02%,氯化钠0.15%,转速180转/分钟,发酵周期为26h,发酵终菌量为20 X 108CFU/ml。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蓝藻死亡后会释放蓝藻毒素,需泼洒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进行解毒,含量为10%?20%时用量为200ml ?500ml/ 亩.米。 【附图说明】 图1:使用侧孢芽孢杆菌后池塘蓝藻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降在蓝藻爆发区筛选的侧孢芽孢杆菌,采用豆柏5%、葡糖糖3%、硫酸锰0.02%、氯化钠0.15%进行发酵,转速180转/分钟,发酵周期为26h,发酵终菌量为20X 108CFU/ml。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镇泥鳅养殖区选取5个爆发蓝藻的养殖池塘。1.将5个实验塘分别标记为I号、2号、3号、4号、5号,1^4号为实验塘,5号为对照组。 2.终菌量为20X 108CFU/ml的侧孢芽孢杆菌按500ml/亩的量使用,I号、2号、3号使用2次(2次使用中间间隔I天),3号使用I次,5号不做任何处理。 3.观察记录实验池塘水质指标及蓝藻变化,取水样到显微镜下观察蓝藻变化情况。 I号和2号池塘微囊藻较多,使用实验品后第3天明显减少,显微镜下观察蓝藻已经开始逐渐死亡,相比之前的蓝藻没有那么致密,颜色也浅了很多,重复使用实验品后第6天蓝藻基本消失,水体颜色也转变为黄绿色。3号、4号塘微囊藻量少于I号和2号,大部分还悬浮在水体未漂浮到水面,使用实验品后第3天蓝藻数量少了很多,大多开始死亡,水色明显转好。5号塘的微囊藻在没有做任何处理6天后明显蓝藻增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藻生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a、在蓝藻爆发区取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解磷、固氮并产生抑藻物质的侧孢芽孢杆菌;b、将其进行规模发酵至芽孢率大于95%,芽孢成熟度大于99%,菌量大于200×108CFU/ml;c、应用时,取1000‑2000ml池水加入1000ml b所述发酵液,室温15~32℃浸泡活化3h~6h;d、在下风口蓝藻聚集处按0.5~1ml/m2水面泼洒c所述活化液;e,下午16:00‑18:00泼洒,根据蓝藻衰亡情况,可以每2天使用一次,使用2~4次,至蓝藻全部死亡,不再繁殖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生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a、在蓝藻爆发区取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解磷、固氮并产生抑藻物质的侧孢芽孢杆菌山、将其进行规模发酵至芽孢率大于95%,芽孢成熟度大于99%,菌量大于200X 108CFU/ml ;c、应用时,取1000-2000ml池水加入100ml b所述发酵液,室温15?32°C浸泡活化3h?6h ;d、在下风口蓝藻聚集处按0.5?lml/m2水面泼洒c所述活化液;e,下午16:00-18:00泼洒,根据蓝藻衰亡情况,可以每2天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晶晶谢金萍王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