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981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减振结构,包括由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端盖(1)组成的电机,在电机端盖(1)上安装有轴承(4),电机转子轴(5)支撑在轴承(4)上,在电机端盖(1)的底面与轴承(4)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橡胶垫(2),在电机端盖(1)的底面与电机转子轴(5)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钢球(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减振结构能承受瞬间30000g高冲击加速度作用,它不仅具有能承受瞬间冲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减振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制作成抗高冲击的微型电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减振结构,属于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结构一般都是将支撑转子轴的轴承安装在电机端盖上,当电机 转子受到冲击负荷时,其冲击负荷的能量通过电机转子轴全部传到轴承上,并通过轴承传到 电机端盖上,然后再通过电机端盖传递到外系统中,这种结构的电机由于轴承要承受全部的 瞬间冲击负荷能量,因此当将这些结构的电机用在某些瞬间冲击加速度很大(比如冲击加速度大于20000g)的场合时,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电机的轴承就很容易被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 的电机结构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受瞬间冲击能力较大、使用寿命较长、并且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的电机减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由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端盖组成的电机,在电机端盖上安装有轴承,电机转子轴支撑在轴承上,在电机端盖的底面与轴承的端面之间设有减 振橡胶垫,在电机端盖的底面与电机转子轴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钢球。在上述电机端盖的内底面上设有凹槽和凹孔,减振橡胶垫安装在凹槽内,减振钢球安装 在凹孔中。在上述减振橡胶垫与轴承的端面之间还设有凹型挡圈。由于采用了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减振结构,包括由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端盖(1)组成的电机,在电机端盖(1)上安装有轴承(4),电机转子轴(5)支撑在轴承(4)上,其特征在于:在电机端盖(1)的底面与轴承(4)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橡胶垫(2),在电机端盖(1)的底面与电机转子轴(5)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钢球(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杰常胜强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