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属于建筑结构连接构件。(二)
技术介绍
对于跨度较大的连廊与两侧主体结构的连接,比较理想的连接设计为两侧主体结构水平 地震荷载产生的变形位移能自由释放,从而实现两侧主体结构间的震动互不影响,以免造成 地震力在结构体系中分配的不可预测。常规支座,往往在梁柱连接端无法实现位移的释放,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势必造成动力的 传递,而且由于连接构件刚度的影响,其支座将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这样以来很难保障 此处结构连接的可靠度。目前对于这种大跨度连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通常采用的为锟轴式滑动支座,虽然这种连 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位移的释放和协调,但往往解决的只是沿构件方向的变形,对垂 直锟轴方向的位移则较难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要解决大跨度单体结构 和两侧主体结构既能安全连接又在突发动荷载(如地震荷载等)作用能吸收变形能确保两侧 主体结构不相互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由结构柱、组合梁和牛腿组成,组合梁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由结构柱、组合梁和牛腿组成,组合梁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组合梁(1)和牛腿(3)位于结构柱(2)的侧面,组合梁(1)支撑在牛腿(3)的顶面,组合梁(1)和牛腿(3)之间通过通长锚筋(4)连接,结构柱与牛腿之间通过水平筋(5)和弯起筋拉结,组合梁和结构柱之间设伸缩缝(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由结构柱、组合梁和牛腿组成,组合梁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组合梁(1)和牛腿(3)位于结构柱(2)的侧面,组合梁(1)支撑在牛腿(3)的顶面,组合梁(1)和牛腿(3)之间通过通长锚筋(4)连接,结构柱与牛腿之间通过水平筋(5)和弯起筋拉结,组合梁和结构柱之间设伸缩缝(1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组合梁(1)底面有垫板(8),牛腿(3)顶面有顶板(9),垫板底面和顶板 顶面均涂有耐磨材料。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通长锚筋(4)在组合梁(1)内固定在预先设置的套管(11)内,通长锚筋 (4)的端部连接有螺帽(10)。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套管顶面在楼层结构层(14)和组合梁中型钢上翼缘之间,套管底端与垫板上 表面通过焊缝(13)固定。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大跨度连廊平移滑动组合式支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套管顶端有盖板(12),盖板底面和套管顶端之间设不沾涂层(15),不沾涂 层上通长锚筋(4)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少宇,王墨耕,陈祥福,王悦,牛建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