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涉及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平台楼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采用常规平台安装形式,在大的热位移情况下,容易导致设备外部预焊件焊缝、支撑槽钢与平台框架间焊缝以及平台框架间焊缝承受的应力过大,存在拉裂、永久变形的风险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部支撑钢结构为槽钢框架结构,槽钢框架结构上开有腰型孔槽,腰型孔槽的纵向与槽钢框架结构的纵向保持一致;下部滑道钢结构为角钢滑道结构,角钢滑道结构焊接在下部钢支撑结构上,角钢滑道结构通过螺栓与槽钢框架结构连接,螺栓穿过腰型孔槽,且角钢滑道结构与槽钢框架结构间设置润滑材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热膨胀工况下大型设备上部的检修平台与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平台楼梯,具体涉及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
技术介绍
由于电厂和化工厂某些卧式设备轴向尺寸较长,在运行时,设备热位移较大。如果按常规平台安装形式,直接将支撑槽钢与除氧器平台焊接,在如此大的热位移情况下,容易导致设备外部预焊件焊缝、支撑槽钢与平台框架间焊缝以及平台框架间焊缝承受的应力过大,存在拉裂、永久变形的风险。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平台连接结构,来解决长度较长设备设置检修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以解决采用常规平台安装形式,直接将支撑槽钢与除氧器平台焊接,在大的热位移情况下,容易导致设备外部预焊件焊缝、支撑槽钢与平台框架间焊缝以及平台框架间焊缝承受的应力过大,存在拉裂、永久变形的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包括上部支撑钢结构、下部滑道钢结构、下部钢支撑结构和润滑材料板;上部支撑钢结构的上面安放栅格板;所述上部支撑钢结构为槽钢框架结构,槽钢框架结构上开有腰型孔槽,腰型孔槽的纵向与槽钢框架结构的纵向保持一致;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为角钢滑道结构,角钢滑道结构焊接在下部钢支撑结构上,角钢滑道结构通过螺栓与槽钢框架结构连接,螺栓穿过腰型孔槽,且角钢滑道结构与槽钢框架结构间设置润滑材料板;所述下部钢支撑结构的下端安装在卧式设备上。进一步地:所述角钢滑道结构为分段式角钢滑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材料板为聚四氟乙烯板。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为工字钢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检修平台和设备之间的焊接固定形式,改为滑动支撑形式。适用于工作时热胀量较大设备的检修平台。解决了长度较长设备设置检修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其优点如下:1、采用上部设置有腰形孔槽的槽钢框架形式。槽钢形式框架稳定,可以使检修平台承载更大的载荷,设置腰形孔槽用于和下部滑道配合用于固定上下部结构。2、采用下部支撑件上部焊接角钢滑道的形式,并且滑道分段,可设置多段,以便利于减小热胀力的影响。3、采用中间利用润滑材料填充的办法,减小刚性面之间的摩擦,将两者之间的水平膨胀力转化为较小的摩擦力。4、采用螺栓螺母固定上下两个刚性结构,使得保留了原始的焊接结构对上部框架的支撑和限位约束,并且解决了焊接结构影响和限制框架和支撑件之间的水平膨胀力过大问题。在设备投运时,上部平台处于常温状态,不产生膨胀,下部设备工作时温度升高,产生热膨胀,下部钢支撑结构和下部滑道钢结构一起沿轴向伸长,此时上部支撑钢结构不运动,通过螺栓固定的腰形孔槽,来抵消由于热胀产生的水平热膨胀量不同,保证了设备和检修平台在温差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一些大型设备(如卧式布置的长度较长的容器类型设备)上部的检修平台与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得到改变。不再使检修平台的布置和设置受设备长度、工作时由于温差产生热膨胀因素影响,优化平台和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改善检修平台和设备之间的存在的温差应力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上部支撑钢结构简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上部支撑钢结构、下部滑道钢结构、下部钢支撑结构的连接形式简图;图中,1-上部支撑钢结构、2-腰型孔槽、3-下部滑道钢结构、4-下部钢支撑结构、5-润滑材料板、6-栅格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参见图1-图6可知,其包括上部支撑钢结构1、下部滑道钢结构3、下部钢支撑结构4和润滑材料板5;所述润滑材料板5为平板形式,两面光滑,有利于滑动的材料。上部支撑钢结构1的上面安放栅格板6;所述上部支撑钢结构1为槽钢框架结构,槽钢框架结构上开有腰型孔槽2,腰型孔槽2的纵向与槽钢框架结构的纵向保持一致;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3为角钢滑道结构,角钢滑道结构焊接在下部钢支撑结构4上,角钢滑道结构通过螺栓与槽钢框架结构连接,螺栓穿过腰型孔槽2,且角钢滑道结构与槽钢框架结构间设置润滑材料板5;所述下部钢支撑结构4的下端安装在卧式设备上。所述角钢滑道结构为分段式角钢滑道结构。所述润滑材料板5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3为工字钢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上部安放栅格板处的上部支撑钢结构选用槽钢形式,下部钢支撑结构上部焊接一段角钢作为滑道。并且在槽钢和角钢之间设置有润滑材料(平板形式,两面光滑,有利于滑动的材料)。上部支撑钢结构和下部滑道钢结构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在竖直方向上限位,通过在润滑材料上的相对滑动解决热胀量产生的温差应力过大问题。适用于工作时热胀量较大设备的检修平台。本专利技术带腰形孔槽的槽钢框架结构采用槽钢结构,刚性稳定,利于平台框架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工字钢和角钢滑道相连形式,工字钢不直接与槽钢相连,而采用设置角钢滑道形式,滑道只传递给上部的槽钢框架竖直向上的支撑力,不再约束水平力。本专利技术采用润滑材料,目的在于,钢与钢之间的摩擦会导致平面内不平整的位置在膨胀时造成刮伤或者卡顿,不利于相对滑动。在两个硬平面之间填充一个润滑材料,不但保护了两端钢介质平面,也将两者的相对滑动更加顺畅。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栓和螺母通过腰形孔槽进行连接,使得上部支撑钢结构和下部滑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有限位控制,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又不受热膨胀的影响,可以相对滑动。不仅保证了上部支撑钢结构和下部滑道钢结构的连接稳固,又解决了由于温差造成的热胀量不同产生的局部应力。虽然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专利技术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支撑钢结构(1)、下部滑道钢结构(3)、下部钢支撑结构(4)和润滑材料板(5);上部支撑钢结构(1)的上面安放栅格板(6);所述上部支撑钢结构(1)为槽钢框架结构,槽钢框架结构上开有腰型孔槽(2),腰型孔槽(2)的纵向与槽钢框架结构的纵向保持一致;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3)为角钢滑道结构,角钢滑道结构焊接在下部钢支撑结构(4)上,角钢滑道结构通过螺栓与槽钢框架结构连接,螺栓穿过腰型孔槽(2),且角钢滑道结构与槽钢框架结构间设置润滑材料板(5);所述下部钢支撑结构(4)的下端安装在卧式设备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热膨胀工况的滑动结构平台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支撑钢结构(1)、下部滑道钢结构(3)、下部钢支撑结构(4)和润滑材料板(5);上部支撑钢结构(1)的上面安放栅格板(6);所述上部支撑钢结构(1)为槽钢框架结构,槽钢框架结构上开有腰型孔槽(2),腰型孔槽(2)的纵向与槽钢框架结构的纵向保持一致;所述下部滑道钢结构(3)为角钢滑道结构,角钢滑道结构焊接在下部钢支撑结构(4)上,角钢滑道结构通过螺栓与槽钢框架结构连接,螺栓穿过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卉,张明宝,张福君,国金莲,杨军,佟宝玉,王良超,王广林,臧传奇,卫乐,苏雪刚,邓剑虹,蒋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