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掺杂元素的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4642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掺杂元素的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新型粉末冶金技术领域。首先将金属Sm和Co按照26.7∶73.3的质量比混合,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炼成SmCo7合金铸锭母材;在氩气保护下,将母材合金破碎成粉末,再将粉末放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制备出非晶结构的合金粉末;将非晶合金粉末放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将粉末快速烧结成型,获得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然后将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的合金块体材料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SmCo7单相纳米晶合金组织均匀细小、晶界区域纯净无析出相,该方法路线简单、流程短、技术参数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掺杂元素的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 纳米材料和新型粉末冶金

技术介绍
具有亚稳结构的材料拥有许多常规稳态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多种军事和 民用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而言,亚稳材料都是在超常条件下(如高压、微重 力、急冷、强电磁场、大变形等)制备获得的,因此,亚稳材料研发方向也是研究者发现新材 料、新现象和新应用的重要领域,是当今国际上高新材料及先进
的研究热点之一。SmCo7型合金是Sm-Co合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具有亚稳结构的一类材料。因其 高的居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Ms)、各向异性场(是Sm2Co17类永磁合金的1. 2 1. 4 倍)和较低的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0. 10 -0. 16% ),使之具有优异的高温磁性能,是近 年来开发高温永磁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受到国际磁性材料研究领域的极大关注。然而,由 于受到制备技术的限制,人们对SmCo7型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添加元素改善SmCo7相 的稳定性、优化多元素显微组织以提高磁性能等方面,而对于二元单相SmCo7合金的研究报 道很少,尤其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掺杂元素的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细条状的金属Sm和颗粒状的金属Co按照26.7∶73.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放入模具中压成块体,将块体放入冷壁磁悬浮涡流感应炉内的铜坩埚内熔炼制备出名义成分为SmCo↓[7]的合金铸锭,将合金铸锭进行3次以上重熔处理,得到名义成分为SmCo↓[7]的母合金铸锭;  (2)将母合金铸锭破碎成小于500μm的粉末颗粒,将破碎后的粉末颗粒按照25∶1的球料质量比装入球磨罐中,球磨时的转速为400~700r/min,球磨时间10~25小时,得到完全非晶结构的合金粉末;  (3)将球磨得到的非晶粉末在氩...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无掺杂元素的单相SmCo7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细条状的金属Sm和颗粒状的金属Co按照26.7∶73.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放入模具中压成块体,将块体放入冷壁磁悬浮涡流感应炉内的铜坩埚内熔炼制备出名义成分为SmCo7的合金铸锭,将合金铸锭进行3次以上重熔处理,得到名义成分为SmCo7的母合金铸锭;(2)将母合金铸锭破碎成小于500μm的粉末颗粒,将破碎后的粉末颗粒按照25∶1的球料质量比装入球磨罐中,球磨时的转速为400~700r/min,球磨时间10~25小时,得到完全非晶结构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艳张哲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