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4902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蔬果保鲜加工领域,为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挑选→清洗→去皮处理→保鲜剂浸泡→沥水装袋→微波→密封贮藏,具体为:(1)挑选原料马铃薯,清洗消毒,去皮后保持整薯形状或切分成食用所需形状;(2)将去皮整薯或切分好的鲜切马铃薯置于马铃薯保鲜剂中,浸泡3~8分钟,捞出沥水;(3)将沥水后的鲜切马铃薯用多层压膜复合包装袋包装,不封口;(4)将包装好的鲜切马铃薯于微波设备中微波1~3分钟,取出密封;(5)将密封包装后的鲜切马铃薯于0~12℃条件下贮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的加工保鲜工艺可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该加工工艺可产生品质不变、保藏时间久、便于食用的半成熟马铃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果保鲜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 艺。
技术介绍
马铃薯由于其营养丰富、粮菜兼用且具深加工潜能的特点,长期久以来深受消费 者和食品加工业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及世界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量仍在不断的增 加,目前马铃薯产业的年全球产值为1000多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年产量超过6200万吨,约占全世界产量的20%。然而据统计,大量中国出产的马铃薯都以 鲜食为主,加工产品较少,而在美国,超过80%出产的马铃薯被加工成食品,从而提高了马 铃薯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也方便了消费者的食用。因此,加强我国马铃薯精深加工技术水 平、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促进马铃薯产业升级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目前全世界主要的马铃薯加工食品大概可分为油炸、膨化和鲜切三大类,其中油 炸马铃薯占70%,膨化和鲜切食品仍占很小的比例。而且,油炸或膨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 产生一种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丙烯酰胺对人体有着极大的损害,我 国卫生部公布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再次强调并提醒居民改变吃油炸和 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挑选→清洗→去皮处理→保鲜剂浸泡→沥水装袋→微波→密封贮藏,具体为:(1)挑选原料马铃薯,清洗消毒,去皮后保持整薯形状或切分成食用所需形状;(2)将去皮整薯或切分好的鲜切马铃薯置于马铃薯保鲜剂中,浸泡3~8分钟,捞出沥水;(3)将沥水后的鲜切马铃薯用多层压膜复合包装袋包装,不封口;(4)将包装好的鲜切马铃薯于微波设备中微波1~3分钟,取出密封;(5)将密封包装后的鲜切马铃薯于0~12℃条件下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挑选一清 洗一去皮处理一保鲜剂浸泡一浙水装袋一微波一密封贮藏,具体为(1)挑选原料马铃薯,清洗消毒,去皮后保持整薯形状或切分成食用所需形状;(2)将去皮整薯或切分好的鲜切马铃薯置于马铃薯保鲜剂中,浸泡3 8分钟,捞出浙水;(3)将浙水后的鲜切马铃薯用多层压膜复合包装袋包装,不封口;(4)将包装好的鲜切马铃薯于微波设备中微波1 3分钟,取出密封;(5)将密封包装后的鲜切马铃薯于0 12°C条件下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餐类鲜切马铃薯保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2)中的马铃薯保鲜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柠檬酸0. 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世龙李梅颉敏华李守强葛霞张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