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集装箱及其前框与前端下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169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前端下梁,用于冷藏集装箱的前框,所述前端下梁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均匀的设置有加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端下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藏集装箱,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藏集装箱前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前端下梁结构,达到了提高前端下梁强度、减轻前端下梁重量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藏集装箱
,尤其与一种冷藏集装箱的前端下梁与具有 该前端下梁的前框、具有该前框的冷藏集装箱有关。
技术介绍
冷藏集装箱是一个封闭式的箱型结构,由前框、后框(门框)、侧板、顶板及T-地板 等部件组成,其四周内部有一层厚厚的发泡层(保温层),前框开口处安装一冷冻机维持箱 内温度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保持不变,根据材质及底架结构的不同,目前生产的冷藏集装 箱划分为钢箱和铝箱两种。冷藏集装箱不但要有足够的强度要求,满足IS01496/2的国际 标准,同时必须满足密封和隔热的实验要求。冷藏集装箱前框是冷藏集装箱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冷藏集装箱在使用过程中 主要的承力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冷藏集装箱的前框主要由角件1、内外角柱2、前 端上梁3、前端下梁4组成。制冷机组安装在由这些零件围成的前框中。现有技术中,冷藏集装箱高箱的冷机安装分为高位安装与低位安装,其中,高位安 装时由于前端下梁的高度尺寸相对较高,如图1所示,堆码的重量通过角件1传递到角柱2, 进而传递到前端下梁4上。图2和图3分别为现有技术的前端下梁的两种截面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现 有技术的前端下梁的截面,均具有一面积较大的平板部5,其中,图2中的平板部5设置于上 方,即自顶部向下延伸;图3中的平板部5设置于下方,即自底部向上延伸。这样的结构要 保证前端下梁的强度,就必须增强其厚度,前端下梁的厚度一般为4. 0毫米到4. 5毫米,影 响箱体自重,不利于对冷藏集装箱的运输,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前端下梁厚度大,影响箱体自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改进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下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本技术前端下梁的冷藏集装箱前框。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本技术冷藏集装箱前框的冷藏集装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端下梁,用于冷藏集装箱的前框,所述前端下梁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 均勻的设置有加强部。本技术的前端下梁,优选的,所述加强部为通长波。本技术的前端下梁,优选的,所述加强部为盲波。本技术的前端下梁,更优选的,所述加强部的截面为半圆弧形、“V”形、梯形、 矩形或U型。本技术的前端下梁,优选的,所述加强部非连续的延伸于所述平板部。本技术的前端下梁,优选的,所述前端下梁的厚度为3. 0毫米到4. 0毫米。一种冷藏集装箱前框,具有本技术的前端下梁。一种冷藏集装箱,具有本技术的冷藏集装箱前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冷藏集装箱及其前框与前端下梁,通过 设计前端下梁结构,达到了在保证前端下梁强度的情况下,减小了前端下梁的厚度,减轻前 端下梁重量的目的。客服了前端下梁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结构,重量偏重的弊端,有效的降 低了冷藏集装箱的重量。通过降低前端下梁所用钢板的材料厚度,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 量,最终降低了箱体自重,提高了冷藏集装箱的装载能力 ,为使用者创造了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冷藏集装箱的前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前端下梁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A-A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前端下梁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该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具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 冷藏集装箱前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具有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端下梁。下面先介绍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前框,包括角件1、内 外角柱2、前端上梁3、前端下梁4。如图5和图6所示,前端下梁4具有平板部5,该平板部 5的在前端下梁4上的范围可与现有技术中的平板部的范围相同。图5是相比于现有技术 图2中的前端下梁截面。图6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图3中的前端下梁截面。所不同的是, 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前框的前端下梁4的平板部5上设有加强部6,用以加强 前端下梁的强度,加强部6的截面可为半圆弧形、“V”形、梯形、矩形、U型等,加强部6在平 板部5上均勻设置。通过加强部的设置,提高前端下梁4的强度。在强度加强并满足ISO标准的前提 下,前端下梁4的厚度可以比现有技术的前端下梁厚度变薄,可将厚度由4. 0毫米到4. 5毫 米降至3. 0毫米到4. 0毫米,厚度降低幅度为0. 5-1毫米,可选用高强度的薄板为材质制造 前端下梁。所用钢材厚度降低的前端下梁4,其重量自然也相应降低。如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前框,其前端下梁4的加强部6为通 长波,即加强部6从平板部5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提高了前端下梁4的强度。下面介绍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如图7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集装箱前框,包括角件1、内外角柱2、前端 上梁3、前端下梁4,在前端下梁4具有平板部5,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平板部5上设有加强 部6,加强部6的截面可为半圆弧形、“V”形、梯形、矩形、U型等,加强部6在平板部5上均 勻设置,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强度要求确定。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集装箱前框,其前 端下梁4的加强部6为非通长盲波,即加强部6的两端不及于平板部5的两端,该结构也同 样提高了前端下梁4的强度。综合本技术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其前端下梁通过加强部的 设置,提高了前端下梁4的强度。在强度加强并满足ISO标准的前提下,前端下梁4的厚度 可以比现有技术的前端下梁厚度变薄,可将厚度由4. 0毫米到4. 5毫米降至3. 0毫米到4. 0 毫米,厚度降低幅度为0.5-1毫米。所用钢材厚度降低的前端下梁4,其重量自然也相应降 低。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其前端下梁的加强部 连续延伸,加强部也可不连续的延伸于平板部,例如可用多个等长的子加强部替代。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冷藏集装箱前框,其前端下梁的加强部 均平行于平板部的侧边,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加强部也可与平板部的侧边有一定夹角。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 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端下梁,用于冷藏集装箱的前框,所述前端下梁具有平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前端下梁,用于冷藏集装箱的前框,所述前端下梁具有平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加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平板部上均勻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通长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盲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的截面为半圆弧形、“V”形、 梯形、矩形或us。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田化黄国浩王军海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