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扭矩从曲轴传递到双输入变速器的装置包括:在一端连接到曲轴并且在相对端连接到扭矩传递设备或双离合器的飞轮。飞轮具有第一联接构件,第一联接构件构造成接合连接到双离合器的中心板的第二联接构件。第一联接构件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地紧固到第二联接构件。双离合器致动设备产生压缩双离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组摩擦元件所需的轴向压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双离合器连接到飞轮从而获得紧凑型双 离合多档变速器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本节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典型的双输入多档变速器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第二输入轴是与第一输 入轴同心的中空套轴。第一和第二输入轴通过双离合器选择性地联接到发动机曲轴。双离 合器或成对离合器具有两个独立的离合器单元,它们分别独立地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到其中 一个输入轴上。离合器单元包括摩擦元件,它们轴向压缩最终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到曲轴的 摩擦元件。双离合器致动设备产生轴向压缩摩擦元件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输入轴和曲轴 所需的作用力。虽然当前的双离合器达到了其预期目的,然而基本上一成不变地还是需要新的改 进型构造,这种构造呈现出改进的性能。例如,现有技术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飞轮与双离 合器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双离合器,其具有改进的扭矩传递能力、 封装性能并且容易组装,同时提供了减少或消除噪声或振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和飞轮组件。变速器具有两个输入 轴,分别是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二轴是中空的套轴。第二轴与第一轴同心。具有两个离合器 单元的双离合器选择性地将发动机的曲轴联接到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上。更具体地,双离 合器包括例如离合器壳体等构件以及例如套壳等其他构件,离合器壳体具有第一组摩擦元 件,它们通过飞轮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到曲轴上,套壳具有第二组摩擦元件,它们以可转动方 式固定到输入轴。第一和第二摩擦元件沿轴向彼此压缩以将其中一个套壳联接到双离合器 壳体,由此将扭矩从曲轴传递到其中一个输入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致动设备,其用以产生压缩第一和第二组摩擦元件所 需的轴向压缩力。双离合器致动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环形活塞包括与环形轴承 组件相接触的第一端。环形轴承组件与致动杠杆相接触,致动杠杆与第一组摩擦元件相接 触。环形活塞设置在同心的环形活塞槽内。活塞和环形槽一起形成了环形活塞腔。活塞腔 内填充以液压流体。当液压流体被加压时,活塞滑出环形槽并且在致动杠杆上作用力,致动 杠杆又在摩擦元件上施加轴向压缩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双离合器包括形成在双离合器的中心板内的第一联接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双离合器的第一联接构件包括径向孔,径向孔具有螺纹并 且具有与固定到飞轮的凸缘或突片相对的开放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飞轮包括固定连接到飞轮的外周的第二联接构件,其中第 二联接构件与双离合器的第一联接构件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销或螺栓,其构造成接合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方案1、一种在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外周的第一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 构件限定了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具有开放端;连接到所述飞轮的外周的第二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孔,所 述第二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构造成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侧穿过所述第二联接构 件延伸到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侧;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孔 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线对齐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联接构 件,从而允许在所述飞轮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是飞轮。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是具有径向延伸部和轴向延 伸部的支撑盘。方案4、如方案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轴向延伸部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 的外侧。方案5、如方案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孔设置成通过所述轴向延伸部。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孔具有螺纹,而所述第二孔没有螺纹。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销钉,所述销钉的尺寸构造成 配合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方案8、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螺栓。方案9、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三个第一联接构件绕着所述双离合器的外周以 等间距设置。方案10、如方案9所述的设备,其中三个第二联接构件绕着所述飞轮的外周以等 间距设置。方案11、如方案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构造成允许所述双 离合器相对于所述飞轮轴向移动。方案12、一种在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外周的离合器飞轮,其中所述离合器飞轮 限定了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具有开放端;连接到所述飞轮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具有外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从所 述外周突出的径向延伸部,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从所述径向延伸部径向延伸的轴向延伸 部,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构造成从所述轴向延伸部的第一侧穿过所述轴向延伸部延伸到所述轴向延伸部的第二侧;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孔 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线对齐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盘,从而 允许在所述飞轮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方案13、如方案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轴向延伸部沿径向位于所述离合器飞轮 的外侧。方案14、如方案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孔具有螺纹,而所述第二孔没有螺纹。方案15、如方案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销钉,所述销钉的尺寸构造 成配合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方案16、如方案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螺栓。方案17、如方案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和所述支撑盘构造成允许 所述双离合器相对于所述飞轮轴向移动。方案18、一种用于从发动机向变速器传递扭矩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组件;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连接到变速器并且具有设置在两个摩擦盘之间的中心离 合器板;固定到中心离合器的外周的离合器飞轮,其中所述离合器飞轮限定了第一孔,所 述第一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具有开放端;连接到所述飞轮组件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具有外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 从所述外周突出的径向延伸部,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从所述径向延伸部径向延伸的轴向延 伸部,其中所述支撑盘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构造成从所述轴向延 伸部的第一侧穿过所述轴向延伸部延伸到所述轴向延伸部的第二侧;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孔 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线对齐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所述离合器飞轮与所述支撑盘,从而允 许在所述飞轮组件与所述双离合器之间传递扭矩。方案19、如方案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轴向延伸部沿径向位于所述离合器飞轮 的外侧。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 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IA和I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双输入变速器的扭矩传递设备、 致动设备和飞轮的局部截面视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到飞轮的扭矩传递设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用于双输入变速器(未示出)的扭矩传递设备的局部截面视图总体上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外周的第一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限定了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具有开放端;连接到所述飞轮的外周的第二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构造成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侧穿过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延伸到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侧;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线对齐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从而允许在所述飞轮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10-5 61/248617;US 2010-9-17 12/8844731.一种在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设备,所 述设备包括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外周的第一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 限定了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具有开放端;连接到所述飞轮的外周的第二联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孔,所述第 二孔具有径向中心线并且构造成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侧穿过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延 伸到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侧;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孔和所 述第二孔的中心线对齐并且以可转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从 而允许在所述飞轮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是飞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是具有径向延伸部和轴向延伸部 的支撑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轴向延伸部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孔设置成通过所述轴向延伸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孔具有螺纹,而所述第二孔没有螺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销钉,所述销钉的尺寸构造成配合 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螺栓。9.一种在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设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E卡里,DA威尔顿,JM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