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圣专利>正文

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2642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所述飞轮储能器由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所述壳体为真空密封结构,壳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油腔与下油腔,壳体内至少包含一组飞轮,飞轮的中心轴为中空芯轴,中央设置有轴孔,轴孔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油箱设置在壳体外部,油箱通过上油管连通至上油腔,通过回油管连通至下油腔,回油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油泵与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孔对转子进行冷却降温,可以及时带走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大量热量,确保飞轮储能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部分冷却油可以对上下轴承与定子盘进行及时散热,也可以对轴承进行润滑,保证了关键部件的可靠工作,同时可以避免低压使泵产生汽蚀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飞轮储能系统作为化学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一种替代产品,具有寿命长、维护量小、高效率和高功率的优点。飞轮储能依靠旋转的飞轮转子惯性把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在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不间断电源供给。飞轮长期高速旋转时,转子的发热量较大,在大电流集中放电的情况下,定子发热量较大,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出,过高的温度就会对定子和转子产生损害,导致整个机器损坏。同时,飞轮储能器作为一种高速旋转的机械装置,轴承系统是其关键部件,轴承的润滑和散热效果的好坏也是整个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现有飞轮储能器的散热方法,通常设计为流体泵驱动散热液在循环系统里流动并进行热交换,但是散热区域非常有限,不能同时兼顾转子、定子与轴承的散热。而且为了减少高速旋转飞轮因空气摩擦带来的能量损失,飞轮一般放置在真空或者气压较小的密闭容器中,真空环境中的循环系统工作压力非常小,泵的进口压力过小导致泵无法正常工作,并且也容易产生汽蚀,后果是散热液供给不足导致设备过热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飞轮储能器散热不能兼顾各部件、泵的进口压力小不能正常工作,容易产生汽蚀无法散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从而不仅可以对定子、转子、和轴承这些关键部件均进行散热,同时也能兼顾轴承的润滑。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所述飞轮储能器由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所述壳体为真空密封结构,壳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油腔与下油腔,壳体内至少包含一组飞轮,飞轮的中心轴为中空芯轴,中央设置有轴孔,轴孔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油箱设置在在壳体外部,油箱通过上油管连通至上油腔,通过回油管连通至下油腔,回油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油泵与散热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轴承座内,位于上轴承上方,设置有上密封件,将上油腔分隔为上轴孔腔与上轴承腔;在下轴承座内,位于下轴承下方,设置有下密封件,将下油腔分隔为下轴承腔与下轴孔腔;上轴孔腔、下轴孔腔与轴孔相连通,上轴孔腔与上油管相连通,下轴孔腔与第一回油管相连通;上轴承腔、下轴承腔与容器内腔相连通,下轴承腔与回油管相连通。上密封件采用迷宫密封,可以允许部分油通过密封到达上轴承;下密封件具有足够的密封度,使下轴孔腔内外有足够的压力差。所述壳体由筒体、上盖板与下盖板组成并密封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中央分别固定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轴承镶嵌在上轴承座内形成上油腔,下轴承镶嵌在下轴承座内形成下油腔。下飞轮下表面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上永磁体,下盖板上面也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下永磁体。轴向相对,并且磁体互斥,构成了轴向的永磁轴承,承载了整个转子的重量。在定子盘上表面设置有散热盘,散热盘表面上设置有曲折环绕的曲线状流道,散热盘上方承接油箱下方设置的散热进油管,散热盘通过下方的散热出油管连通至下油腔。定子盘使用导热但非导电材料。若下油腔压力小于油泵的进口压力,打开真空阀门,允许空气进入增大油压防止汽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轴孔对转子进行冷却降温,可以及时带走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大量热量,确保飞轮储能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将该回路与真空腔体隔离,可以保证泵的进口具有充分的进口压力,并且避免低压使泵产生汽蚀等缺陷。本技术的部分冷却油同时流经上下轴承,既可以对上下轴承进行散热,也可以对其进行润滑,保证了关键部件轴承的可靠工作。本技术利用流经轴承的部分冷却油,也可以对定子盘进行及时散热。针对经常会出现大电流集中放电的特殊工作机型,通过设置独立散热油管与散热盘,对定子进行单独散热,确保定子的稳定工作。对于一些在工作中可以暂时降低容器真空度的机型,本技术设立了容器真空度调节措施,以暂时降低容器的真空度,使泵的进口压力增大,避免泵的汽蚀,使泵正常工作,从而及时把油从下面的空腔抽回到油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中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盘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中剖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中:1、筒体;2、上盖板;3、上轴承座;4、上轴承;5、中心轴;6、轴孔;7、下轴承;8、下轴承座;9、下盖板;10、真空泵;11、上飞轮;12、上永磁环;13、定子盘;14、固定环;15、下永磁环;16、下飞轮;17、上永磁体;18、下永磁体;21、上油腔;22、第一阀门;23、上油管;24、油箱;25、散热进油管;26、第二阀门;27、散热盘;28、滤油器;29、散热器;30、散热出油管;31、第三阀门;32、回油管;33、油泵;34、下油腔;35、真空阀门;36、第四阀门;37、流道;38、第二油泵;41、上轴孔腔;42、上密封件;43、上轴承腔;44、下轴承腔;45、下密封件;46、下轴孔腔;47、第一回油管;48、分隔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飞轮储能器由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盘式电机的转子与飞轮合二为一,盘式电机可作为电动机,推动飞轮转动;也可作为发电机,被飞轮驱动,产生电能。壳体由筒体1、上盖板2与下盖板9组成,上盖板2和下盖板9中央分别固定有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8,上轴承4镶嵌在上轴承座3内形成上油腔21,下轴承7镶嵌在下轴承座8内形成下油腔34。壳体的材料可以是钢、铝、塑料、玻璃钢、碳纤维、混凝土以及其组合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为了减少飞轮储能器转动时的空气阻力,筒体1、上盖板2、下盖板9、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8之间的连接都是密封的,因而整个容器壳体是密封的,并且配置有真空泵10,真空泵10的吸气管连通容器。工作时,依靠真空泵10来保持容器内腔的真空度。壳体内至少包含一组飞轮,飞轮由上飞轮11和下飞轮16组成,固定在中心轴5上,中心轴5为中空芯轴,中央设置有轴孔6,轴孔6连通上油腔21与下油腔34。上下飞轮的材料是导磁性材料,例如钢或者其它材料如铁、镍、钴等。上飞轮11下表面沿着外缘布置着一圈环形的上永磁环12,相邻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下飞轮16上表面沿着外缘布置着一圈环形的下永磁环15,相邻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上下位置相对的永磁体为异性磁体,相互吸引,组成一对;两组永磁环由此形成了盘式电机的磁场。上下飞轮外缘之间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正中布置有盘式电机的定子盘13,定子盘13里面布置了电机线圈,定子盘13固定在筒体I的内壁上的固定环14上。下飞轮16下表面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上永磁体17,下盖板9上面也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下永磁体18。上永磁体17和下永磁体18磁场强度相等,轴向相对,并且磁体互斥,构成了轴向的永磁轴承,承载了整个转子的重量。上轴承4和下轴承7固定着转子的径向位置。油箱24设置在在壳体外部,位于壳体上方一定的高度,油箱24通过上油管23连通至上油腔21,油箱24里的油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上油管23的两路分支,一路被导流至上轴承4,另一路被导流进入中心轴5的轴孔6内。上油管2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2。回油管32连通下油腔34与油箱24,回油管32上安装有第三阀门31、油泵33、散热器2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所述飞轮储能器由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真空密封结构,壳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油腔(21)与下油腔(34),壳体内至少包含一组飞轮,飞轮的中心轴(5)为中空芯轴,中央设置有轴孔(6),轴孔(6)连通上油腔(21)与下油腔(34);油箱(24)设置在在壳体外部,油箱(24)通过上油管(23)连通至上油腔(21),通过回油管(32)连通至下油腔(34),回油管(32)上安装有第三阀门(31)、油泵(33)与散热器(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圣崔小兵李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