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4701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不同轨距的铁路车辆进行平行转轨的移车台,特别是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3至7条钢轨,在钢轨纵向上方1至3条钢轨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I?3和自动车挡II7,在钢轨纵向下方1至3条钢轨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III4和自动车挡IV5,设置自动车挡处的钢轨要开口,开口大小要与自动车挡的轨头41相配合,多轨车架1两端分别装多轨渡桥I?2和多轨渡桥II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不同轨距的铁路车辆进行平行转轨的移车台,特别是多 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目前应用的移车台大多数为标准轨距1435mm,不能满足不同轨距动车组 制造基地组装调试的需求。2另外当车辆被牵引到移车台上后,由于车辆的惯性有可能冲出 移车台而发生事故,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采用人工在轨道上放置挡车物的方法来 迫使车辆停止,如放置木棍、橡胶棒等,这种方法对操作者来说既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 工作效率也低。3目前大多数移车台渡桥板宽仅为轨道部分,移车台与车间地面形成台阶, 不牵车时不利于行人和其它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满足不同轨距动车组制造 基地组装调试的需求,另外当车辆被牵引到移车台上后,采用自动车挡控制车辆停止在轨 道上,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停车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为方便不同轨距车辆进出多轨 距移车台和便利行人和其它车辆通过设置多轨渡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设计方案来完成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主要 由多轨车架、走行机构、牵引装置、自动车挡、多轨渡桥组成,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3至7条 钢轨,在钢轨纵向上方1至3条钢轨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I 3和 自动车挡II 7,在钢轨纵向下方1至3条钢轨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 挡III4和自动车挡IV5,设置自动车挡处的钢轨要开口,开口大小要与自动车挡的轨头41 相配合,按自动车挡安装、使用需要车架盖板也要开口,多轨车架1两端分别装多轨渡桥I 2和多轨波桥116。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的五条钢轨,组成四种轨距,第一条钢轨11与第五条钢轨15 组成1676mm轨距,第一条钢轨11与第四条钢轨14组成1435mm轨距,第一条钢轨11与第 三条钢轨13组成1067mm轨距,第二条钢轨12与第四条钢轨14组成IOOOmm轨距,这台多 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可以运载四种不同轨距的车辆。自动车挡的电动推杆46后端铰接在多轨车架1底面的底座47上,电动推杆46前 端与滑板43铰接,滑板43在导框45与滑座44中,滑板43的最前端是轨头41,轨头41横 断面是矩形,轨头41后部是挡块42,挡块42的横断面是梯形,在梯形斜边上粘橡胶板,再用 螺钉固定。自动车挡I 3和自动车挡117的挡块42的斜面是互相对应的。自动车挡II14和自动车挡IV5的挡块42的斜面是互相对应的。多轨渡桥的渡桥板29上面有3至7条渡桥钢轨,各渡桥钢轨之间的距离与多轨车 架1上面设置3至7条钢轨之间的距离相等,渡桥板29后端铰接在多轨车架1的支架23上,渡桥板29上固定垂直拉杆22,垂直拉杆22上端与渡桥电动推杆21铰接,渡桥电动推杆 21与多轨车架1上的支座210铰接。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渡桥板上设置与多轨车架相同轨 距,方便车辆上下多轨距移车台,一台移车台可运送多种轨距动车组,满足不同轨距动车组 制造基地组装调试的需求,提高移车台运用率,节约用地,降底投资,设置自动车挡工作人 员不再在轨道上放置挡车物,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由于渡桥板加宽便利行人和其它车 辆通行。附图说明图1-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主视2-图1的府视图 头在第五条钢轨图3-图2的A-A向视4-自动车挡III主视图(轨头在第四条钢轨上)置上的主视图图5-图4的府视图 图6-自动车挡III主视图(轨上)图7-图6的府视图 图8-自动车挡的挡块在轨道位 图9-图8的B-B向视图 图10-图8的C-C向视图 图11-多轨渡桥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图12-图11的府视图 图13-图11的E向视图1-多轨车架24-第一条渡桥钢轨42--挡块11--第一条钢轨25-第二条渡桥钢轨43--滑板12--第二条钢轨26-第三条渡桥钢轨27--第 44- f13--第三条钢轨四条渡桥钢轨45-导框14--第四条钢轨28-第五条渡桥钢轨46--电动推杆15--第五条钢轨29-渡桥板47--底座2-多轨渡桥I210-支座5-自动车挡IV21-_渡桥电动推杆3-自动车挡I6-多轨渡桥II22--垂直拉杆4-自动车挡III7-自动车挡II23--支架41-轨头具体施实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旋例进行说明附图 1、2、3、4、5、6、7、8本实施例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主要由多轨车架、走行机构、牵引装置、 自动车挡、多轨渡桥组成,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五条钢轨,在钢轨纵向上方的第一条钢轨U 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I 3和自动车挡117,在钢轨纵向下方的第 四条钢轨14第五条钢轨15上的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设置自动车挡III4和自动车挡 IV5,设置自动车挡处的钢轨要开口,开口大小要与自动车挡的轨头41相配合,按自动车挡安装、使用需要车架盖板也要开口,多轨车架1两端分别装多轨渡桥I 2和多轨渡桥116。本实施例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由五条钢轨组成四种轨距,第一条钢轨11 与第五条钢轨15组成1676mm轨距,第一条钢轨11与第四条钢轨14组成1435mm轨距,第一 条钢轨11与第三条钢轨13组成1067mm轨距,第二条钢轨12与第四条钢轨14组成IOOOmm 轨距,这台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可以运载四种不同轨距的车辆。附图 2、3、4、5、6、7、8、9、10自动车挡I 3和自动车挡II 7的零部件、电动推杆的行程完全一样,在结构上不 同之处是挡块42的斜面是互相对应的。自动车挡III4和自动车挡IV5的零部件、电动推杆的行程完全一样,在结构上不 同之处是挡块42的斜面是互相对应的。自动车挡I 3和自动车挡II 7的电动推杆的行程比自动车挡III4和自动车挡 IV5的电动推杆的行程短。由于上述原因四种自动车挡以自动车挡III4的结构图进行表述电动推杆46后 端铰接在多轨车架1底面的底座47上,电动推杆46前端与滑板43铰接,滑板43在导框 45与滑座44之中,滑板43的最前端是轨头41,轨头41横断面是矩形,轨头41后部是挡块 42,挡块42的横断面是梯形,在梯形斜边上粘橡胶板,再用螺钉固定,挡块与车轮接触时有 缓冲作用,另外挡块磨捐后更换橡胶板就可以了,既快捷又省时间,当车辆需要上下移车台 时,四个自动车挡的轨头41在电动推杆作用下与钢轨对齐,以便车辆行走,当车辆完全上 到移车台上相对正中的位置后,车辆前、后两个车轮处之自动车挡的挡块42在电动推杆作 用下进入钢轨处,车轮自动车挡的挡块42斜面与车辆前、后两个车抡相对,当车辆要上下 移车台时,自动车挡的挡块42退出轨道,保证车辆上下移车台,工作人员在操控台上控制 自动车挡装置的伸缩。附图 1、2、11、12、13由于多轨车架1两端安装结构相互对称的多轨渡桥I 2和多轨渡桥116,以多轨车 架I左方的多轨渡桥12进行表述。多轨渡桥的渡桥板29上面有五条渡桥钢轨,各渡桥钢轨之间的距离与多轨车架1 上面设置五条钢轨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互相对准,第一条渡桥钢轨24与多轨车架1的第一 条钢轨11对准,第二条渡桥钢轨25与多轨车架1的第二条钢轨此12对准,第三条渡桥钢 轨26与多轨车架1的第三条钢轨13对准,第四条渡桥钢轨27与多轨车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主要由多轨车架、走行机构、牵引装置、自动车挡、多轨渡桥组成,其特征在于: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3至7条钢轨,在钢轨纵向上方的1至3条钢轨上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Ⅰ(3)和自动车挡Ⅱ(7),在钢轨纵向下方的1至3条钢轨上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设置自动车挡Ⅲ(4)和自动车挡Ⅳ(5),设置自动车挡处的钢轨要开口,开口大小要与自动车挡的轨头(41)相配合,多轨车架(1)两端装结构相互对称的多轨渡桥Ⅰ(2)和多轨渡桥Ⅱ(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主要由多轨车架、走行机构、牵引装置、自动车挡、多轨渡桥组成,其特征在于多轨车架(1)上面设置3至7条钢轨,在钢轨纵向上方的1至3条钢轨上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分别设置自动车挡I(3)和自动车挡II(7),在钢轨纵向下方的1至3条钢轨上车辆前、后两车轮停止处设置自动车挡III(4)和自动车挡IV(5),设置自动车挡处的钢轨要开口,开口大小要与自动车挡的轨头(41)相配合,多轨车架(1)两端装结构相互对称的多轨渡桥I(2)和多轨渡桥II(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轨距自动车挡浅坑式移车台,其特征在于自动车挡的电动 推杆(46)后端铰接在多轨车架(1)底面的底座(47)上,电动推杆(46)前端与滑板(43) 铰接,滑板(43)在导框(45)与滑座(44)之中,滑板(43)的最前端是轨头(41),轨头(41) 横断面是矩形,轨头(41)后部是挡块(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刘顺华李元王得合付继祥聂书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