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249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斗状上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两侧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下端与底板相连接处设有格栅板,所述两侧板和后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渣箱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钢渣不落地,快速地被转移,全过程配合喷淋冲洗,所以扬尘极少,极大地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钢渣对环境的污染,对提高钢铁企业渣处理清洁化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改变了以往用装载机铲渣作业的半自动化生产方式,而且全过程快速、自动、环保,不再需要使用装载即,节省了使用工程机械的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渣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
技术介绍
目前钢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热泼法、水淬法和滚筒法,其中热泼法比较常见。该方 法又分为渣箱法(又称箱拨法)和浅盘法,两者有些类似。渣箱法延续了热泼钢渣处理工艺特点。将液态钢渣从渣罐直接倒入渣箱,静置后 对其进行喷水,经过约50分钟冷却后,由装载机铲入接渣车运至下道工序进行处理与利 用。该工艺比浅盘法简便快捷,可处理流动性较差的钢渣,但是渣箱法本身还存在不足。渣 箱一般采用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开放式结构,在作业过程中落地的钢渣不易清理干净,积留 后容易产生扬尘;其次,铲渣作业需要大量使用装载机,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较高。I. S. C浅盘法是宝钢投产初期引进日本的专利技术,主要处理流动性较好的钢渣。 转炉出钢后,将炉内高温液态钢渣倒入渣罐,由受渣台车送至I. S. C渣处理车间,行车将其 吊起倒入浅盘中,静置后,向钢渣表面喷水冷却,使其急冷产生自然龟裂,再将浅盘一端吊 起,将钢渣倒入渣箱内并对其进行二次喷淋冷却,由装载机把钢渣铲入接渣车内运至水池, 进行第三次冷却,最后由抓斗吊车将钢渣捞出,送下道工序进行处理与利用。由此可以看出,浅盘法处理效率高,环境污染少,但是只能处理流动性较好的渣, 而目前的渣箱法能够处理各类钢渣,但处理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渣箱法的渣箱进行改进,不仅能充分利用渣箱法的优点,而且 可以实现“渣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模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渣箱法渣箱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渣不 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特征在于,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斗状上 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两侧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下端与底板相连接处设有格栅板,所述 两侧板和后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本技术有益效果①因为渣箱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钢渣不落地,快速地被转移,全过程配合喷淋冲 洗,所以扬尘极少,极大地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钢渣对环境的污染,对提高钢铁企 业渣处理清洁化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目标。②改变了以往用装载机铲渣作业的半自动化生产方式,全过程快速、自动、环保, 不再需要使用装载即,节省了使用工程机械的成本,以一个旧式渣箱法处理配备一台装载 机计算,一台装载机一个月的综合使用成本为1.5万元左右,一年可减少18万的工程机械 成本支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渣箱结构示意图。图2 3为本技术倒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 斗状上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1、两侧板2和后板3,所述后板3下端与底板1相连接处设 有格栅板4,所述两侧板2和后板3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5。所述两侧板2和后板3为厚度为4 8mm的钢板,所述底板1为厚度为5 IOmm 的钢板,所述格栅板的高度为18 25cm。两侧板和后板均为5cm厚,底板厚8cm,后板下端格栅板的高度约为20cm高。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首先采用混凝土浇注一个底座6,底座上表面为一倾 斜的斜坡,高度略高于接渣车车箱高度。作业流程液态钢渣一倒入渣箱进行冷却一冷却后 的钢渣由渣箱直接倒入接渣车一下道工序处理。作业时,本技术渣箱7设置于混凝土 底座的斜坡上,钢渣由渣罐8倒入渣箱7后(如图2所示),开启喷淋装置对渣箱内钢渣进 行冷却降温,由于后板3下端设有格栅板4,渣箱后板3向下倾斜,从而方便喷淋水通过格栅 板流出渣箱,进入污水回收槽内流至沉淀池,沉淀后的净水可作为喷淋水循环使用。待钢渣 冷却后,可利用渣箱侧板和后板的吊耳由行车吊起渣箱7 (如图3所示),将渣箱内的钢渣直 接倾倒至接渣车9后运至下道工序进行处理。权利要求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特征在于,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斗状上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1)、两侧板(2)和后板(3),所述后板(3)下端与底板(1)相连接处设有格栅板(4),所述两侧板(2)和后板(3)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和后 板为厚度为4 8mm的钢板,所述底板为厚度为5 IOmm的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的高 度为18 25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斗状上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两侧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下端与底板相连接处设有格栅板,所述两侧板和后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由于本技术渣箱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钢渣不落地,快速地被转移,全过程配合喷淋冲洗,所以扬尘极少,极大地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钢渣对环境的污染,对提高钢铁企业渣处理清洁化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改变了以往用装载机铲渣作业的半自动化生产方式,而且全过程快速、自动、环保,不再需要使用装载即,节省了使用工程机械的成本。文档编号C21B3/10GK201560190SQ200920209518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超, 杨刚, 王幼琴, 金强 申请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渣不落地渣箱法处理用渣箱,其特征在于,其为钢板焊接的整体呈畚斗状上部开放式结构,包括底板(1)、两侧板(2)和后板(3),所述后板(3)下端与底板(1)相连接处设有格栅板(4),所述两侧板(2)和后板(3)的外侧分别设有吊耳(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杨刚王幼琴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