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6332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数据管理中心;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设置于车辆上,其包括射频芯片和用于承载射频芯片的金属载带;所述载带上设有相应的线路,所述射频芯片通过粘结剂安装在所述载带上,并与载带上的线路相焊接,并且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封装在模塑体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加强了射频识别模块的可靠性,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受汽车振动影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监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车辆监控系统。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 具。但是伴随着各种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车辆失窃、交通事故的肇事者逃逸等事件快速增 多;人们采取了很多方法仍然难以制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交 通警察不能够及时获得相关车辆的信息,例如车辆失窃后,即使后来的交警对其进行常规 的例行检查,没有获得该车辆已经失窃的情况下,交警根本无法知道该车辆为失窃车辆,从 而不能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 基于上述问题,人们提出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管制。利用射频识别技术 虽然能够对车辆的管制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进行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是通过电磁波耦合 来实现信息数据传输的,同时其又是应用在车辆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将严重 影响电子标签的性能,这对电子标签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的电子标签封装大多采用倒装芯片技术,根据传统工艺制得的电子标 签的可靠性差,若应在车辆上进行车辆管制,在信息传输上容易出错,无法实现快速、便捷、 准确的管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车辆运行管理中采用常规封装技术制得的电子标签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且能够对车辆信息进行实施采集,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对车辆进行正确管理的车辆管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数据管理 中心;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设置于车辆上,其包括射频芯片和用于承载射频芯片的金属载带; 所述载带上设有相应的线路,所述射频芯片通过粘结剂安装在所述载带上,并与载带上的 线路相焊接,并且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封装在模塑体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 所述射频芯片的工作频率为100KHz 5GHz。 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中的射频芯片的长、宽尺寸为0. 5X0. 5 5X6mm,厚度为 0. 24 0. 6mm。 本技术中最佳的实施列中,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的长、宽尺寸为1.4X1. lmm、 2. 0X2. 0mm、或4. 0X4. Omm,厚度为0. 33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模块采用特殊的封装技术,打 破了 IC卡模块领域的传统封装形式,将射频芯片的应用与半导体封装技术相结合,让传统 的SMT设备发挥新的作用,加入到射频芯片应用的行列,以极高的可靠性和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来推动整个射频芯片的应用市场。 本技术在射频识别模块方面采用特殊的封装技术,实现射频芯片的无引脚封 装;本技术中组成射频识别模块的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都是封装在模塑体内,这样的 结构提高了射频识别模块应用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饲用新型中射频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车辆运行管理中采用常规封装技术制得的电子标签所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图l所示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射频识别模块1、射频识别装置2、以及数据管理中心3组成(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及运行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晓技术,此处不加以赘述)。 其中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记载相应车辆唯一识别信息,例如车主姓名、联系方式、车牌号、车型、违章记录等等,该射频识别模块1安置在相应的车辆4中,其能够与射频识别装置2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传输。 如图2所示,射频识别模块1主要由射频芯片101和金属载带102组成,其中金属 载带102用于承载射频芯片101,其上设置有相应的线路103。 射频芯片101通过粘结剂安装在金属载带102上的安置区内,并与载带上的线路 103相焊接。为了增强射频识别模块1可靠性,最后将射频芯片101、线路103和载带102 整体封装在模塑体104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载带102的厚度为0. 06 0. 15mm,成品厚度为0. 24mm 0. 6mm,载带102的长度可以是定长段状,也可以是不定长连续巻带式;载带102的外型是通过化学腐蚀或精密冲 压成型的。 将射频芯片的应用与半导体封装技术相结合,使得射频信号识别模块中射频芯片 101的整体尺寸能够减小,其中射频芯片101的长、宽尺寸为0.8X0. 5 5X6mm,厚度为 0. 05 0. 09mm。 本技术通过将射频芯片101封装在载带102上,比较IC卡模块领域的常规封 装技术,其效率大大提供,能够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其成本大大降低,接近O成本。这样能够 使本技术的射频识别模块的技术大大加强。同时射频识别模块是由模塑料整体封 装而成,其可靠性大大加强。在使用过程中,不是受到汽车行驶产生的振动的影响。 本技术中射频识别模块最优的尺寸为长、宽尺寸为1.4X1. lmm、2.0X2.0mm、 或4. 0X4. Omm,厚度为0. 33mm。以这样尺寸的射频识别模块应用在产品中,其成品体积将 大幅度的减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数据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设置于车辆上,其包括射频芯片和用于承载射频芯片的金属载带;所述载带上设有相应的线路,所述射频芯片通过粘结剂安装在所述载带上,并与载带上的线路相焊接,并且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封装在模塑体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芯片 的工作频率为100KHz 5GHz。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 号识别模块中的射频芯片的长、宽尺寸为0. 5X0. 5 5X6mm,厚度为0. 05 0. 09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 模块的长、宽尺寸为1. 4X 1. lmm、2. 0X2. Omm、或4. 0X4. Omm,厚度为0. 33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数据管理中心;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设置于车辆上,其包括射频芯片和用于承载射频芯片的金属载带;所述载带上设有相应的线路,所述射频芯片通过粘结剂安装在所述载带上,并与载带上的线路相焊接,并且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封装在模塑体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本技术大大加强了射频识别模块的可靠性,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受汽车振动影响。文档编号G08G1/00GK201489667SQ20092020822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数据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设置于车辆上,其包括射频芯片和用于承载射频芯片的金属载带;所述载带上设有相应的线路,所述射频芯片通过粘结剂安装在所述载带上,并与载带上的线路相焊接,并且射频芯片、线路和载带封装在模塑体内形成射频识别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峰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丰智能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