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粉煤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178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粉煤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内腔,所述燃烧器内腔的外部依次层叠安装有浇铸料层和耐火材料层,沿煤粉的进入方向,所述燃烧器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引燃腔、燃烧腔、高温过渡腔和排渣腔;所述分段式粉煤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引燃腔外部的集风室,所述集风室通过至少两条进风管道I与引燃腔内部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煤的燃尽率可以达到99.6%以上,优质原煤可节能55%以上,工业锅炉受热原件的热效率可提高到99.5%以上,排放标准可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铸造、轧钢、水泥、工业窑炉、工业锅炉及电站锅炉等,应用范围广泛且对煤的适应性强;同时易于制造安装,工作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煤粉的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段式粉煤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较先进的加热炉,多以电力或者燃气作为燃料,但是我国作为产煤大国,使用 煤作为加热燃料仍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 粉煤燃烧器是为加热装置提供热源的燃烧装置,加热装置可以是锅炉、工业加热 炉窑或矿山建材行业使用的竖炉、滚筒炉等,送粉系统把煤粉送入燃烧器,供风系统提供助 燃空气,煤粉在燃烧器中与空气充分混合以后,被加热点燃,在燃烧器中进行充分的燃烧, 放出大量热量,可达上千度,燃烧后得到的高温烟气进入后面的加热装置,完成整个加热过 程。 现有的粉煤燃烧器很少采用三段或四段式燃烧内腔,即使采用类似结构的,其内 腔结构的设计也不尽合理,从而导致粉煤的燃烧不充分,难以达到节能环保、减低成本的目 的,难以在各种工业或者民用场合得到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粉煤燃烧器,通过采用分段式的 内腔结构,能够使粉煤在进入燃烧器内部后充分燃烧,克服了现有设备内部腔段设置不合 理,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缺点。 本技术的分段式粉煤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内腔,所述燃烧器内腔的外部依次 层叠安装有浇铸料层和耐火材料层,沿煤粉的进入方向,所述燃烧器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 引燃腔、燃烧腔、高温过渡腔和排渣腔; 所述引燃腔未与燃烧腔连通的一端通过封闭层封闭,所述封闭层上设置有煤粉入 口 ,所述煤粉入口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孔; 所述分段式粉煤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引燃腔外部的集风室,所述集风室通过进风 管道I与引燃腔内部相通,所述进风管道I以封闭层的轴线为中心轴环形分布于封闭层上, 所述进风管道I的轴线与封闭层的轴线延伸相交且形成开口朝外的倾斜角; 进一步,所述倾斜角的角度范围为30。 80° ; 进一步,所述引燃腔为圆柱形腔体,所述燃烧腔与引燃腔相连的一段为圆柱形腔体,所述燃烧腔的后段收紧形成喇叭状腔体,所述高温过渡腔与燃烧腔相连的一段为圆柱形腔体,所述高温过渡腔的后段为扩口的喇叭状腔体,所述排渣腔为圆柱形腔体; 进 一 步,所述引燃腔、燃烧腔、高温燃烧腔和排渣腔的长度之比为i. 2 : i. 7 : i : 3. i; 进一步,所述引燃腔外壁与燃烧腔外壁的连接部设置有沿燃烧器内腔的轴线环形 分布的进风管道n,所述集风室通过进风管道II对燃烧腔横向送风; 进一步,所述进风管道II的轴线与燃烧器内腔的轴线相平行;3 进一步,所述煤粉入口上设置有煤粉分流器; 进一步,所述排渣腔的下侧壁设置有漏渣口,所述排渣腔的侧壁上设置90。烟气 转向出口 ,所述90°烟气转向出口的轴线与漏渣口的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燃烧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I,所述排渣腔的底壁上设置有轴线重合的观察孔II ; 进一步,所述分段式粉煤燃烧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温孔和至少一个测压 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采用了四段式结构,煤粉在引燃腔引燃后,通过两组进风管道的作 用在燃烧腔实现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废渣经由高温过渡腔送入排渣腔排出,高温烟气经由 烟气转向出口送出,本技术的四段式腔室功能明确、结构设置合理、参数选择适当,煤 的燃烧效率可以达到99. 6%以上,炉渣的含碳量小于0. 01%,达到完全燃烧,优质原煤节 煤率可达到55%以上,而且对煤种的适应性强; 2.有效改善环境污染,在燃烧中可使95%以上的炉渣沉降在燃烧器内并以液态 形式排出,由于升温快,使煤分子迅速燃尽,有效的抑制了 N0X的生成,使排放指标达到国家 环保标准,同时也避免安装昂贵的除尘设备。 3.由于炉子含尘量较低,则炉膛内的沉积灰渣较少,有利于改善传热条件,提高了 产品的传热质量; 4.本技术适用于铸造、轧钢、水泥、工业窑炉、工业锅炉及电站锅炉等,应用范 围广泛且对煤的适应性强,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工作可靠,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分段式粉煤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内腔,燃烧器内腔的外部 依次层叠安装有浇铸料层1和耐火材料层2,沿煤粉的进入方向,燃烧器内腔包括依次连通 的引燃腔3、燃烧腔4、高温过渡腔5和排渣腔6 ;引燃腔3为圆柱形腔体,燃烧腔4与引燃 腔3相连的一段为圆柱形腔体,燃烧腔4的后段收紧形成喇叭状腔体,高温过渡腔5与燃烧 腔相连的一段为圆柱形腔体,高温过渡腔5的后段为扩口的喇叭状腔体,排渣腔6为圆柱形 腔体。弓l燃腔3、燃烧腔4、高温燃烧腔5和排渣腔6的长度之比为1.2 : 1.7 : 1 : 3. 1,该长度比的参数是经过严格的生产实践和测算得出,不但使各段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而 且在制造的时候能够节省材料。弓|燃腔3未与燃烧腔4连通的一端通过封闭层7封闭,封闭层7上设置有煤粉入口,煤粉入口上设置有煤粉分流器13,煤粉入口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孔8 ;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引燃腔3外部的集风室9,集风室9通过进风管道I 10与引燃腔内部相通,进风管道I 10以封闭层7的轴线为中心轴环形分布于封闭层7上,进风管道I 10的轴线与封闭层7的轴线延伸相交且形成开口朝外的倾斜角,本实施例中,倾斜角采用75°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煤粉刚进入引燃腔3时,就能受风混合。 引燃腔3外壁与燃烧腔4外壁的连接部设置有沿燃烧器内腔的轴线环形分布的进风管道II ll,进风管道II 11的轴线与燃烧器内腔的轴线相平行,集风室9通过进风管道II 11对燃烧腔4横向送风。 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进风管道I 10对进入引燃腔3的煤粉进行斜向吹风, 与进入引燃腔3的一次风汇合,使煤粉能够在旋流的作用下充分混合,达到充分引燃的目 的,引燃以后的煤粉在燃烧腔4内充分燃烧,进风管道II 11的送风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旋风 作用,而且可将煤粉燃烧后的灰渣吹进排渣腔6内的炉壁上,再由炉壁流动到排渣腔6的下 侧最终排出。 在排渣腔6的下侧壁设置有用于排出炉渣的漏渣口 13,排渣腔6的侧壁上设置 90°烟气转向出口 14,90°烟气转向出口 14的轴线与漏渣口 13的轴线相互垂直。 为便于观察燃烧室内的燃烧情况,燃烧腔4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I 15,排渣腔6 的底壁上设置有轴线重合的观察孔II 16。 为便于检测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和燃烧室内腔的压力分布状况,分段式粉煤燃烧 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孔17和至测压孔18。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使用本技术,可使煤的燃烧效率达到99. 6%以上,炉渣的 含碳量小于0. 01 %,达到完全燃烧,优质原煤节煤率可达到55%以上,而且对煤种的适应 性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段式粉煤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内腔,所述燃烧器内腔的外部依次层叠安装有浇铸料层(1)和耐火材料层(2),其特征在于:沿煤粉的进入方向,所述燃烧器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引燃腔(3)、燃烧腔(4)、高温过渡腔(5)和排渣腔(6);所述引燃腔(3)未与燃烧腔(4)连通的一端通过封闭层(7)封闭,所述封闭层(7)上设置有煤粉入口,所述煤粉入口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孔(8);所述分段式粉煤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引燃腔外部的集风室(9),所述集风室(9)通过进风管道I(10)与引燃腔内部相通,所述进风管道I(10)以封闭层(7)的轴线为中心轴环形分布于封闭层(7)上,所述进风管道I(10)的轴线与封闭层(7)的轴线延伸相交且形成开口朝外的倾斜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琛赵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牛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