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体勇专利>正文

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311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包括中空结构的机体外套,该机体外套外壁面固定有电动机,机体外套内腔嵌装并固定有盛油桶,提升轴顶端配装有能接收产品的提升架,并且该提升架与隔离桶中间内腔嵌装配合;盛油桶外壁面与机体外套内壁面之间配装有出料通道,提升架周圈配装有螺旋结构的提升板;隔离桶周壁上均匀制有网孔,并且产品离心转动产生的油液经网孔直接甩入于盛油桶上部内腔;采用高端配置的提升板,实现了产品上升的自动分离;提升架设置螺旋结构的提升板,可以将产品轻松的向上提升,整体效果较好;采用提升架和隔离桶双速同时运行,在甩动产品清除污油的同时,还可将所甩出的污油向外排放,进而解决了沉重的劳动力强度,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心机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离心设备结构趋向于多化样,其使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其包括油渍内含重金属的分离使用、一般产品附着油污物的甩干使用等等;对于用作产品附着 油污物的甩干作用使用时,其现有技术,如专利号为ZL200620018197. 2的中国技术专 利文献《自动离心机》(公告号为CN2892280Y)就是此类设计;由机架,外封闭桶、转鼓、转鼓 轴、锥形盖、提盖器、鼓轴防摆器和填料斗组成。该设计可以实现所接收的产品附属油物的 甩动分离,但是油物分离时,在结构上与产品甩动桶同一腔体内,在甩动过程中易造成已甩出油物的回流,且产品向外输出时也必须借助于锥形盖和提盖器,此属于一种静态产品提 升的过程,所以在停止转动时,由于甩出油物的回流而对已甩干产品的反复污染,其甩油效 果下降;该设计上部置盖体,加料时须借助于填料斗,一是增加了整个设计结构,制造变得 更加有难度,二是不宜于大批量零件的一次性输入;该设计的外封闭桶为直通式结构,加工 时只能做一批产品,当连续输入产品时,原有的产品会被后进入的产品所污染,进而限制了 产品的处理量,不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的流水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结 构合理、两种速度同时运行、机械化程度高、运行效果明显及易实现自动流水作业的双速自 动脱油脂离心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包括中空结构的机体外套,该机体外套外壁面固定有电动机,机体外套内腔嵌装并固定有盛油桶,该盛油桶中间部位依中心向下密封配装有外轴承套,该外轴承套的中间转动配装有离心轴,并且离心轴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输出轴动力传递的离心轴皮带轮;离心轴顶端配装有隔离桶,并与盛油桶上部内腔嵌装配合;离心轴中间转动配装有提升轴,该提升轴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输出轴动力传递的提升轴皮带轮;提升轴顶端配装有能接收产品的提升架,并且该提升架与隔离桶中间内腔嵌装配合;盛油桶外壁面与机体外套内壁面之间配装有出料通道,提升架周圈配装有螺旋结构的提升板,并且提升架内接收的产品经该提升板,其位置由提升架底部逐渐上升至顶部,并掉入出料通道内;隔离桶周壁上均匀制有网孔,并且提升架内接收的产品离心转动产生的油液经网孔直接甩入于盛油桶上部内腔。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提升架上端的提升板位于隔离桶上圈沿的上方,并且该提升架上端的提升板与上述的隔离桶的上圈沿之间形成有缺口 ;上述的机体外套上端中心制有投料口,产品由该投料口直接进入提升架内,再由提升板向上提升,并由上述的缺口输出至外。 上述的盛油桶上圈沿制有朝内并上翘的斜圈边,上述的隔离桶上圈沿位于斜圈边的上方,且上述的隔离桶外壁与该斜圈边内圆间隙配合;并且缺口输出的产品直接滑掉在 该斜圈边上。 上述的机体外套一侧外壁面还制有出料口 ,并且该出料口与上述的出料通道连 通;上述的出料通道为整条结构,且位于出料口的对称相反侧为制高点,并逐渐向出料口处 平滑倾斜。 上述的盛油桶底面配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经盛油桶下部壁体伸出于上述的机体 外套外壁面,且该出油管与上述的机体外套外壁面固定连接;上述的出油管的伸出端还制 有向下弯制的出油口。 上述的电动机输出轴上配装有双道带槽的马达皮带轮盘,并且该马达皮带轮盘经 皮带均与离心轴皮带轮、提升轴皮带轮对应连接。 上述的外轴承套与离心轴之间嵌装有分设于两端头的离心转动体;相应地,上述 的离心轴与提升轴之间嵌装有分设于两端头的提升转动体。 上述的离心轴皮带轮下端配装有离心并紧螺母;相应地,上述的提升轴皮带轮下 端配装有提升并紧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中空结构的机体外套,该机体外套外壁面固定 有电动机,机体外套内腔嵌装并固定有盛油桶,该盛油桶中间部位依中心向下密封配装有 外轴承套,该外轴承套的中间转动配装有离心轴,并且离心轴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输出 轴动力传递的离心轴皮带轮;离心轴顶端配装有隔离桶,并与盛油桶上部内腔嵌装配合; 离心轴中间转动配装有提升轴,该提升轴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输出轴动力传递的提升轴 皮带轮;提升轴顶端配装有能接收产品的提升架,并且该提升架与隔离桶中间内腔嵌装配 合;盛油桶外壁面与机体外套内壁面之间配装有出料通道,提升架周圈配装有螺旋结构的 提升板,并且提升架内接收的产品经该提升板,其位置由提升架底部逐渐上升至顶部,并掉 入出料通道内;隔离桶周壁上均匀制有网孔,并且提升架内接收的产品离心转动产生的油 液经网孔直接甩入于盛油桶上部内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高端配置的提升板,实 现产品在最高点限位的同时,也达到了产品上升的自动分离,其结构合理;提升架设置螺旋 结构的提升板,通过旋转运动,可以将产品轻松的向上提升,其运行自然,整体效果较好;采 用提升架和隔离桶双速同时运行,在甩动产品清除污油的同时,还可将所甩出的污油向外 排放,进而解决了沉重的劳动力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配置上部大口径 的投料口,用于对外部输入产品的便捷接收,可以实现与外部流水线接口操作,其自动化程 度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斜圈边内圆与隔离桶外壁间隙配合主要用于运动时不触碰,不产 生摩擦;而斜圈边主要用于接住从缺口出来的产品,其具有斜边的过渡作用,利于产品的顺 利滑掉;出料通道具有自然的自高而低的流通渠道,即出料口端为最低,而在出料口的对称 相反侧为最高,自上而下即可实现产品的自动流向;同一电动机即可达到双重速度的转动 效果,即达到盛油桶、隔离桶转动速度的两种速度,在保证产品持续提升输出的同时,也实 现了产品附着油液离心甩动的分离效果,真是一举两得,功能两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竖向放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4 图3是图1中提升架提升板的正面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至图4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机体外套l,投料口 la,出料口 lb,电动机2, 盛油桶3,斜圈边3a,外轴承套4,离心轴5,离心轴皮带轮6,提升轴7,隔离桶8,网孔8a,提 升轴皮带轮9,提升架10,出料通道ll,提升板12,缺口 13,出油管14,出油口 14a,皮带15, 离心转动体16,提升转动体17,离心并紧螺母18,提升并紧螺母19,马达皮带轮盘20。 本技术实施例,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包括中空结构的机体外套l,该机体 外套1外壁面固定有电动机2,机体外套1内腔嵌装并固定有盛油桶3,该盛油桶3中间部 位依中心向下密封配装有外轴承套4,该外轴承套4的中间转动配装有离心轴5,并且离心 轴5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2输出轴动力传递的离心轴皮带轮6 ;离心轴5顶端配装有隔离 桶8,并与盛油桶3上部内腔嵌装配合;离心轴5中间转动配装有提升轴7,该提升轴7的下 端配装有与电动机2输出轴动力传递的提升轴皮带轮9 ;提升轴7顶端配装有能接收产品 的提升架10,并且该提升架10与隔离桶8中间内腔嵌装配合;盛油桶3外壁面与机体外套 1内壁面之间配装有出料通道ll,提升架10周圈配装有螺旋结构的提升板12,并且提升架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速自动脱油脂离心机,包括中空结构的机体外套(1),该机体外套(1)外壁面固定有电动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机体外套(1)内腔嵌装并固定有盛油桶(3),该盛油桶(3)中间部位依中心向下密封配装有外轴承套(4),该外轴承套(4)的中间转动配装有离心轴(5),并且所述的离心轴(5)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2)输出轴动力传递的离心轴皮带轮(6);所述的离心轴(5)顶端配装有隔离桶(8),并与所述的盛油桶(3)上部内腔嵌装配合;所述的离心轴(5)中间转动配装有提升轴(7),该提升轴(7)的下端配装有与电动机(2)输出轴动力传递的提升轴皮带轮(9);所述的提升轴(7)顶端配装有能接收产品的提升架(10),并且该提升架(10)与所述的隔离桶(8)中间内腔嵌装配合;所述的盛油桶(3)外壁面与机体外套(1)内壁面之间配装有出料通道(11),所述的提升架(10)周圈配装有螺旋结构的提升板(12),并且所述的提升架(10)内接收的产品经该提升板(12),其位置由提升架(10)底部逐渐上升至顶部,并掉入所述的出料通道(11)内;所述的隔离桶(8)周壁上均匀制有网孔(8a),并且所述的提升架(10)内接收的产品离心转动产生的油液经网孔(8a)直接甩入于所述的盛油桶(3)上部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体勇陆昱森
申请(专利权)人:蔡体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