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725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包括高速齿轮、低速齿轮、第一驱动弹簧、第二驱动弹簧、按钮组合、转柄和齿轮轴,还包括:一离合臂保持座,离合臂保持座为一圆筒体套设在所述齿轮轴的轴孔中,一端攻设有内螺纹,另一端开设有一圆形孔,第一驱动弹簧通过内螺纹的一端放入离合臂保持座中,内螺纹与圆形孔之间开设有一贯通圆心的长形通孔,第二驱动弹簧通过圆形孔的一端放入离合臂保持座中;一离合臂为一凹字型长条体,离合臂穿设在齿轮轴的长形通孔及离合臂保持座的长形通孔中,离合臂朝向内螺纹的一侧与第一驱动弹簧压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条驱动弹簧分别作用在不同的零件上互不影响,使得渔线轮的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渔线轮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海钓渔线轮稳定双速变换的装置。
技术介绍
海钓是世界上钓鱼爱好者的主要垂钓方式,尤以海岸线长的一些国家最为盛行。海钓方法很多,通常在垂钓的时候会将使用的鱼饵料等送到距离数百米远的地方放置,鱼的体形会非常的庞大,因此渔线轮使用能卷上I千米以上50磅左右的大型渔线轮, 为了应付力量大的鱼类,可以变换速度的渔线轮能比较顺利的将大鱼拉起,美国专利号 US4, 867,392公开了一种渔线轮变速装置,其中在齿轮轴内有两条弹簧,这两条弹簧的作用力是互相影响的,导致因长期处于压缩状态的影响下,弹簧因品质不良影响而永久变形的情况,使得弹力分配失衡,而影响小齿轮的正常位移量,在变速切换时小齿轮与离合臂是必须一起连动位移,才使得大小齿盘原本有6支插销卡位得以分离,达到变速的目的,最后因为弹簧变形无法完全卡位,产生在传动受阻力时就发生连续跳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两条变速弹簧的作用力互相影响,长期处于压缩状态,造成使用寿命短、产品质量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以 解决现有技术的两条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包括高速齿轮、低速齿轮、第一驱动弹簧、第二驱动弹簧、按钮组合、转柄和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开设有一贯通圆心的长形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离合臂保持座,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为一圆筒体,所述离合臂保持座套设在所述齿轮轴的轴孔中,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一端攻设有内螺纹,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内径大于所述内螺纹的内径的圆形孔,所述第一驱动弹簧通过所述内螺纹的一端放入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圆形孔之间开设有一贯通圆心的长形通孔,所述按钮组合与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内螺纹螺接,所述第二驱动弹簧通过所述内径大的圆形孔的一端放入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中;一离合臂,所述离合臂为一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线轮双速变换装置,包括高速齿轮、低速齿轮、第一驱动弹簧、第二驱动弹簧、 按钮组合、转柄和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开设有一贯通圆心的长形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离合臂保持座,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为一圆筒体,所述离合臂保持座套设在所述齿轮轴的轴孔中,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一端攻设有内螺纹,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内径大于所述内螺纹的内径的圆形孔,所述第一驱动弹簧通过所述内螺纹的一端放入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圆形孔之间开设有一贯通圆心的长形通孔,所述按钮组合与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内螺纹螺接,所述第二驱动弹簧通过所述内径大的圆形孔的一端放入所述离合臂保持座中;一离合臂,所述离合臂为一凹字型长条体,所述离合臂两侧的外沿相对位置各有一方型块体;所述离合臂穿设在所述齿轮轴的长形通孔及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长形通孔中,所述离合臂朝向所述离合臂保持座的内螺纹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源欧佳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