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697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且保持预热完成后的温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2);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器电路(7);包含用于设定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4b)的操作部(4);检测从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出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3);根据输入到操作部的设定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逆变器电路的输出的控制部(8);以及报知部(13)。当选择了预热加热模式作为工作模式时,控制部以用第1加热输出加热烹调容器的预热模式开始动作,当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且转移到用比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烹调容器等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一般家庭及业务用的厨房等中,广泛使用通过加热线圈来对煮锅及炒 锅等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顶板(top plate)的下 面设有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通过热敏元件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控制加热线圈以使 检测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例如,在进行油炸烹调之前对烹调容器进行预热时,控制热 敏元件的检测温度达到预热时的目标温度。关于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上升,在像油炸烹调那样向锅里放入大量的油和食材时 (负荷大时),温度上升缓慢,但是,当仅向锅中投入少量的油时(负荷小时),温度上升急 剧。另一方面,热敏元件是通过检测从烹调容器传导到顶板的热来检测载置在顶板上的烹 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因此,针对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跟踪性不好。因此,在烹调容器的 底面温度急剧上升时,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与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之间的误差会变 大。由此,有时即使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已达到目标温度,也无法检测到该状况从而 继续进行加热,使得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远远超过目标温度而达到油起火温度等的危险温 度。因此,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梯 度,从而当温度梯度比规定的温度梯度陡时,停止加热,由此来控制加热线圈,使得烹调容 器的底面温度不会达到危险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4-33881号公报但是,对于根据基于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算出的温度梯度来控制加热停止的以往 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当负荷小时,例如在像使用底面板厚薄的烹调容器并放少量油开始烹 调那样的炒菜烹调时,有时会像下面那样发生加热停止的延迟。由于热敏元件是通过检测顶板的下表面温度来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因 此,如果热敏元件检测温度的位置处的烹调容器的底面与顶板之间的间隙大,则会对检测 温度与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之间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锅底有翘曲的情 况下,在锅底与顶板之间会出现很大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锅底的温度很难传到顶板,因 此,与实际的锅底的温度梯度相比,根据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计算出的温度梯度较缓。因 此,有时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另外,在烹调容器的底面厚度薄的情况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上升急剧。另一方 面,热从烹调容器的底面传到顶板的下表面需要时间。因此,即使成功检测到与实际的烹调 容器底面的温度梯度相同的斜度,但有时在检测到该情况之前将发生时间上的延迟,导致 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如上所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根据基于感应元件的检测温度计算出的温度 梯度来控制加热的停止的,因此,存在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的情况。当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 时,存在这样的问题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将远远超过目标温度,之后,稳定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当负荷小时,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为了使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 不超过目标温度,不得不用低火力来开始加热。但是,此时,将产生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达 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的问题。因此,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存在如下问题,即在被加热物的底面板厚很薄时, 无法使被加热物的温度短时间达到目标温度,且无法防止向该目标温度过渡中的温度的异 常升高。因此,在用锅进行炒菜等的烹调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且无法防止锅的温 度过度上升而发生变形或变色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 即使被加热物的底面的板厚很薄,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也能使被加热物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达 到目标温度,且能防止向该目标温度过渡中的温度的异常升高。具体地讲,其目的在于提供 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用锅进行炒菜等的烹调时,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在短时间内 完成预热,且能防止锅的温度过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及变色的状况。并且,提供了一种在预热 完成后,继续加热而使被加热物保持在适度的温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其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 形成;加热线圈,其通过接受高频电流的供给,来对载置在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 热;逆变器电路,其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操作部,其包含用于设定逆变器电路的工作 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红外线传感器,其检测从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的透过顶板的红外 线;控制部,其根据输入到操作部的设定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逆变器电路的输出; 以及报知部,工作模式包含在进行加热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加热模式,控制部进行如下控 制当工作模式被设定为预热加热模式时,以预热模式开始工作,在该预热模式下,用与预 热加热模式对应的第1加热输出来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当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 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了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 转移到用比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也可以取代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而是 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相对于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时, 转移到待机模式。在该情况下,规定的初始输出值可以是在将以下温度的烹调容器载置在 顶板上时得到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所述温度是这样的温度在该温度下,红外线传感 器的输出增加相对于烹调容器的温度变化的梯度为规定值以下。可以是在待机模式下,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为第2规定增加量以 上时,用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第3加热输出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 的增加量小于第2规定增加量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时,用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第1规定增加量可以是可变的。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 流的大小;以及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此 时,控制部可以在预热模式开始时,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大小和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 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出的烹调容器的材质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以及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浮力减小板的温度。此时,所述控制部可以根据温度检测部检测出 的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浮力减小板的温度,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 第1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浮力减小板的温度;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其检测顶板的温度。此 时,控制部可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与第2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之差,判定 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根据有无翘曲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控制部可以具备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的输入电力累计部。在该情况下,在从用第1 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未超过第1规定增加量的情况下,当 由输入电力累计部累计的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超过规定的电 力累计值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待机模式。规定的电力累计值可以是可变的。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 流的大小;以及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此 时,控制部可以在预热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其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加热线圈,其通过接受高频电流的供给,来对载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逆变器电路,其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操作部,其包含用于设定所述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红外线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的透过所述顶板的红外线;控制部,其根据输入到所述操作部的设定和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控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以及报知部,所述工作模式包含在进行加热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加热模式,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当工作模式被设定为所述预热加热模式时,以预热模式开始工作,该预热模式用与所述预热加热模式对应的第1加热输出来对所述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当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了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所述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用比所述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新太郎榊原邦晃石尾嘉朗富永博渡边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