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697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涉及渔业基础设施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海珍品的养殖质量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的技术问题。该鱼礁是一相邻面相互垂直的中空六面形实体,其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沿该六面形实体的棱边斜向向内凹陷的凹槽,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部设有分别连接其前后侧面和连接其左右侧面的多根直线形管件,而且连接前后侧面的直线形管件与连接左右侧面的直线形管件由上至下相互交错,所述各直线形管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面的通孔中,所述凹槽的底面是粗糙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鱼礁,可有效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及其他岩礁性鱼类、蟹类的生息、繁衍和幼鱼资源起到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业基础设施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近海增养殖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的技术。
技术介绍
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喜生活在水流湍急、水体洁净、光线较弱、海藻繁茂、溶氧较高 的浅海岩礁底部缝隙或乱石洞穴中。由于海底栖息环境非常复杂,因此在海洋中自然生长 的海参、鲍鱼产区比较分散,产量也很低,而且随着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采捕强度越来越大,造成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资源量和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对海参、鲍鱼 等海珍品的人工养殖已经成为了各地海水养殖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现有的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和海面围网养殖。 其中池塘养殖对池塘布局设计要求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过多,难以全面实现 与实际海况相同的温、盐度、岩礁底质等海珍品喜好的栖息环境,而且在池塘里养殖的海 参、鲍鱼营养价值及鲜度远远不如海内自然生长的野生海参、鲍鱼;海面围网养殖虽然水体 环境比池塘养殖优越、回捕率高,但仍存在着基底太软、环境动荡等问题,而且海面围网养 殖仍然是以近岸为主,由于近岸海区容易受污染,岸边环境也容易因人类活动而恶化,因此 会影响养殖质量和产量,增加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 为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提供良好栖息环境,有效提高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养殖质量和产 量、降低养殖成本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其 特征在于该鱼礁是一相邻面相互垂直的中空六面形实体,其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沿该六面 形实体的棱边斜向向内凹陷的凹槽,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部设有分别连接其前 后侧面和连接其左右侧面的多根直线形管件,而且连接前后侧面的直线形管件与连接左右 侧面的直线形管件由上至下相互交错,所述各直线形管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面的通 孔中,所述凹槽的底面是粗糙面。 进一步的,所述六面形实体四个侧面上开设的通孔是圆形通孔,所述直线形管件 是圆管。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在150°至16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55° 。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底面嵌有天然石块和贝壳。 进一步的,所述六面形实体的顶部棱边及侧面棱边均为圆角形棱边。 进一步的,所述六面形实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六面形实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或长方体。 本技术提供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l)由于六面形 实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凹槽,而且凹槽的底面是粗糙面,有利于海藻孢子的附着生长,海 藻的增殖可以为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提供更加良好的栖息环境;2)由于六面形实体内部中 空,而且四个侧面均开设有通孔,并设有直线形管件连接至侧面的通孔,使其内部形成复杂 结构,具有大量的孔洞和阴影面积,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可以在礁体附近产生更丰富的 流态,为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提供栖息、避难的场所;同时其内部的空间也为其他幼鱼、蟹类 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避难场所,能够达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目的。上述 有益效果能有效提高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养殖质量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部分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在四个侧面上开设通孔的 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的直线形管件插入其对应 侧面的通孔中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的直线形管件插入其对应 侧面的通孔中的部分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 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其 特征在于该鱼礁是一相邻面相互垂直的中空六面形实体,其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沿该六面 形实体的棱边斜向向内凹陷的凹槽1,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2,内部设有分别连接其 前后侧面和连接其左右侧面的多根直线形管件3 (参见图2),而且连接前后侧面的直线形 管件3与连接左右侧面的直线形管件3由上至下相互交错,所述各直线形管件3的两端分 别插入其对应侧面的通孔2中,所述凹槽1的底面是粗糙面。 所述六面形实体四个侧面上开设的通孔2是圆形通孔,所述直线形管件3是PVC圆管。 所述凹槽1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在150°至160°之间,所述凹槽1的底面 嵌有天然石块4和贝壳5。 所述六面形实体的顶部棱边及侧面棱边均为圆角形棱边。 所述六面形实体由水泥、中砂、石子和水按比例配制的混凝土均匀搅拌后按模整 体浇筑而成,也可以是钢结构或由竹片等其它材料制成。 所述六面形实体的形状是正方体,也可以是长方体。 本技术实施例中,六面形实体采用边长为2000mm的正方体,其顶部棱边及侧 面棱边的圆角半径均为50mm,四个侧面的厚度为160mm,每个侧面上开设有20个圆形通孔,每个侧面上的20个圆形通孔排成5行,每行4个;在前后侧面第一、第三、第五行的圆形通孔中插入连接前后侧面的PVC圆管,在左右侧面的第二、第四行的圆形通孔中插入连接左右侧面的PVC圆管;正方体顶面和底面的凹槽另行浇筑后再拼接至正方体上,凹槽的凹陷深度为120mm,凹槽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55° ,凹槽底面的厚度为40mm ;在浇筑凹槽时,在其底面嵌入天然石块和贝壳,将其制作成粗糙表面以增加接触面积; 人工鱼礁浇筑后按混凝土的正常保养方法,36-48小时去模,去模后的人工鱼礁要放在露天场地,30天后搬运,用专用吊具摆平在海底。 本技术实施例可有效提高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并对喜岩 礁型鱼类、蟹类的生息、繁衍和幼鱼资源起到保护作用。权利要求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该鱼礁是一相邻面相互垂直的中空六面形实体,其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沿该六面形实体的棱边斜向向内凹陷的凹槽,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部设有分别连接其前后侧面和连接其左右侧面的多根直线形管件,而且连接前后侧面的直线形管件与连接左右侧面的直线形管件由上至下相互交错,所述各直线形管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面的通孔中,所述凹槽的底面是粗糙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形实体四个侧面上开设的 通孔是圆形通孔,所述直线形管件是圆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在150°至160°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凹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5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嵌有天然石块和贝壳。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形实体的顶部棱边及侧面 棱边均为圆角形棱边。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形实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形实体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珍品增养殖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该鱼礁是一相邻面相互垂直的中空六面形实体,其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沿该六面形实体的棱边斜向向内凹陷的凹槽,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部设有分别连接其前后侧面和连接其左右侧面的多根直线形管件,而且连接前后侧面的直线形管件与连接左右侧面的直线形管件由上至下相互交错,所述各直线形管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面的通孔中,所述凹槽的底面是粗糙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张硕孙习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