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微波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大豆秧苗制备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8202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利用大豆秧苗制作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豆发芽长出第一对真叶后至开花前的生长期内,采收大豆秧苗的子叶、嫩茎、嫩叶,直接用于保健食品的制作,或是将这些材料的提取物用于保健品的制作。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作的大豆豆苗系列保健食品,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大豆秧苗制备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利用大豆秧苗制作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人们食用大豆的传统方式是直接食用大豆或是以大豆为加工原料制作的食品,除此以外便是将大豆发芽培育出豆芽菜供人食用。豆芽的成分构成与大豆成分构成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显著。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大豆秧苗的嫩茎、嫩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供人食用。大豆秧苗嫩茎叶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含量,如核酸、磷脂、膳食纤维、氨基酸、多聚糖、钙、镁、钾、铁、锰等成分的含量,高于大豆本身或豆芽菜。这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功能。以大豆秧苗的嫩茎叶为原料制作成系列保健食品,价格低廉、易于保存且食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地是提供一种利用大豆秧苗制作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将大豆按常规的土壤栽种方式或无土栽培方式培育出秧苗。当大豆秧苗长出的第一对真叶充分展开、第一片复叶即将长出时,将幼苗整株采收去除根部,或是在开花前的生长期内,由秧苗上摘取嫩茎、嫩叶、子叶,将这些材料通过汽蒸、烘烤、粉碎制成块、粉、片、颗粒、丸、膏状、液态状或是混形物用于食用的制品,或是由这些材料的提取物制成的块、粉、片、颗粒、丸、膏状、液态状或是混形物用于食用的制品,或是将大豆秧苗的子叶、嫩茎、嫩叶或这些材料的提取物与其它材料的组合用物于食用的制品。由于这类加工方法属通用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一步叙述。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制作的大豆秧苗系列保健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功能。价格低廉、易于保存且食用方便。大豆秧苗食品的加工方式可根据生产者的条件灵活掌握,便于生产与普及,如制成豆苗茶、速食粉、饮料、浓缩口服液等。实施例1:将大豆按常规的土壤栽种方式或无土栽培方式培育出秧苗。当大豆秧苗长出的第一对真叶充分展开、第一片复叶即将长出时,将幼苗整株采收去除根部。或是在大豆秧苗开花前的生长期内采摘刚刚展开的幼嫩叶片。将采收的幼苗或嫩叶洗净,用沸水蒸汽熏蒸5-10分钟后,在90-100℃的条件下烘干,再经切碎处理、包装,即为本专利技术产品。此产品可用开水冲泡饮用、可加入汤中或粥中食用。实施例2:将大豆按常规的土壤栽种方式或无土栽培方式培育出秧苗。当大豆秧苗长出的第一对真叶充分展开、第一片复叶即将长出时,将幼苗整株采收去除根部。或是在大豆秧苗开花前的生长期内采摘刚刚展开的幼嫩叶片。将采收的幼苗或嫩叶洗净,与同等重量的清水放入胶体磨(200-300目)中研磨,将制备出的浆液的pH值用柠檬酸调整到4-5之间,再加热煮沸5分种。待放置2小时后将制备物的上清液用400目过渡网过滤,装入包装容器中,再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即为本专利技术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大豆(俗称黄豆)秧苗制备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豆发芽长出第一对真叶后至开花前的生长期内,采收大豆秧苗的子叶、嫩茎、嫩叶,直接用于保健食品的制作,或是将这些采摘材料的提取物用于保健食品的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大豆(俗称黄豆)秧苗制备系列保健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豆发芽长出第一对真叶后至开花前的生长期内,采收大豆秧苗的子叶、嫩茎、嫩叶,直接用于保健食品的制作,或是将这些采摘材料的提取物用于保健食品的制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大豆秧苗包括土壤栽培或无土栽培培育出的秧苗。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微波
申请(专利权)人:姜微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