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用组合下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190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用组合下砧模具,主要包括承力部分模座、承力部分垫板、冷却水入口接头、承力部分整个接触表面的模具,固定模具连接机床底座和承力部分模座固定连接,承力部分模座与承力部分垫板通过垫板固定销连接,承力部分垫板上开有内腔,承力部分表面模具与承力部分垫板通过销钉连接,还包括承力部分,承力部分包括承力外环、承力部分内环和承力部分中心镶块。由于镶块为活动状态,便于更换和加工,设计了冷却水接口,能对镶块进行持续冷却,提高了镶块的强度;承力部分外环和承力部分内环之间为过盈配合,提高了预应力和承受部分外环的抗摩擦力。不仅性能优良,而且节约材料费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显著提高了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锻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热锻的组合下砧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热锻模具构造是由一种模具材料整体直接制造的,通常是整体铸钢 件,无法对模具表面进行持续冷却,由于在锻造过程中受高温、高压、高磨擦 等交变应力的 影响,其模具的中心工作环境更为不好,因此模具寿命短,使用成本高;再者,制造工艺过程 大致是对模具钢料坯粗加工,热处理,磨加工以及氮化等表面处理,热锻由于是在高温高 压力下进行的加工,对模具及其模具材料等的要求十分苛刻,为了提高模具的质量和使用 寿命,模具材料需要有镍、钨、等贵重金属构成,其价格十分昂贵。模具材料增加贵重金属 后,虽然达到耐热耐磨的性能要求,冲击韧性却没有普通模具材料好。可是热锻模具除了要 求具有耐热耐磨性能外,由于成形冲击力大,同时要求模具具有一定的韧性,而整体模具很 难耐热耐磨和冲击韧性两者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模具寿命和加工设计难度,提供了一 种加工难度小且使用寿命长的热锻模具。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用组合下砧模具,主要包括承力部分模座、承力部分垫板、冷却水入口接 头、承力部分整个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用组合下砧模具,主要包括承力部分模座(2)、承力部分垫板(4)、冷却水入口接头(10)、承力部分整个接触表面的模具(5),固定模具连接机床底座(1)和承力部分模座(2)固定连接,承力部分模座(2)与承力部分垫板(4)通过垫板固定销(3)连接,承力部分垫板(4)上开有水槽和冷却坑,承力部分表面模具(9)与承力部分垫板(4)通过销钉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力部分,所述的承力部分包括承力外环(6)、承力部分内环(7)和承力部分中心镶块(8),承力部分中心镶块(8)高出内腔的部分紧贴承力部分内环(7),承力部分内环(7)的左侧为承力外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高伟张挺周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