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201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主要用于锻造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所述锻造模具由外模(1)、内模(2)、圆环(3)、冲头II(4)和冲头I(5)组成,所述外模(1)呈圆筒状,所述内模(2)嵌置于外模(1)内下部,所述圆环(3)置于外模(1)内上部,所述内模(2)中间设置有凸台(2.1),凸台(2.1)中心设置有台阶通孔(2.2),冲头II(4)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内,冲头I(5)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设计模具时做出凸台,锻造时将轮辐一面凹槽锻打出,再将圆环放在上面,用锤头的上砧块击打圆环,做出轮辐的另一面凹槽。这样既减轻了中小型齿轮锻件的下料重量,节约了成本,还能使轮辐中间部分尽可能在机加工时保留纤维的不断裂,增加了锻件的强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 锻造模具。主要用于锻造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属锻造设备附件技术领 域。(二)
技术介绍
中小型齿轮两面压轮辐适用于两面都有凹模的齿轮类,其结构如图1 所示。在本技术作出以前,目前中小型齿轮中间较薄部分一般在锻造 时都以余料充填,在成型后以机加工方法制作。这种锻造方式增加了中小 型齿轮锻件的下料重量,增大了成本,还会使轮辐中间部分在机加工时纤 维产生断裂,降低了锻件的强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锻件下料重量、 增加锻件强度的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 具,由外模、内模、圆环、冲头II和冲头I组成。所述外模呈圆筒状,所 述内模嵌置于外模内下部,所述圆环置于外模内上部,所述内模中间设置有凸台,凸台中心设置有台阶通孔,冲头n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内,冲头I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上方。本技术在设计模具时做出凸台,锻造时将轮辐一面凹槽锻打出, 再将圆环放在上面,用锤头的上砧块击打圆环,做出轮辐的另一面凹槽。 这样既减轻了中小型齿轮锻件的下料重量,节约了成本,还能使轮辐中间 部分尽可能在机加工时保留纤维的不断裂,增加了锻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中小型齿轮锻件图。图2为本技术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模l、内模2、圆环3、冲头114、冲头15、凸台2.1、台阶 通孔2.2。凸台2.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本技术涉及的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主要 由外模l、内模2、圆环3、冲头II4和冲头I5组成。所述外模l呈圆筒 状,所述内模2嵌置于外模1内下部,所述圆环3置于外模1内上部,所 述内模2中间设置有凸台2.1,凸台2.1中心设置有台阶通孔2.2,冲头114 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内,冲头I 5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模具由外模(1)、内模(2)、圆环(3)、冲头Ⅱ(4)和冲头Ⅰ(5)组成,所述外模(1)呈圆筒状,所述内模(2)嵌置于外模(1)内下部,所述圆环(3)置于外模(1)内上部,所述内模(2)中间设置有凸台(2.1),凸台(2.1)中心设置有台阶通孔(2.2),冲头Ⅱ(4)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内,冲头Ⅰ(5)设置于所述台阶通孔(2.2)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齿轮双面压轮辐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模具由外模(1)、内模(2)、圆环(3)、冲头II(4)和冲头I(5)组成,所述外模(1)呈圆筒状,所述内模(2)嵌置于外模(1)内下部,所述圆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忠叶福平高欣高森林韩兴华徐岳强邱海东林澄清郭振龙徐庆丰张肈弋徐伟强张耀良徐建良韩工不韩丁财雷振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