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冲击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333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冲击压路机,包括牵引车,牵引车的后部依次连接有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和后机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分别与前轮轴和后轮轴转动连接,所述前冲击轮与后冲击轮的外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带有通孔的转动支座,在同一侧的前、后冲击轮上的两转动支座之间连接有相位协调装置;在前、后机架上还设置有摆动牵引装置和转向及转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转向、转场灵活方便,改善了驾驶人员的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路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机场、港口以及提坝等大型基础工程施工的平衡冲击压路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击式压路机在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提坝等大型基 础工程建设中,具有其它传统压实机械难以达到的压实功能,但在施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动力原因,有些冲击压路机的牵 引车不能在预定速度情况下工作,加之冲击压路机在运行中对牵引车产生 水平方向的冲击,因此,对牵引车的技术和性能的要求都要比其它拖式振 动压路机高得多,而且驾驶员在牵引车上操作也极不舒服;(2)—些冲击 压路机的牵引车虽然达到了预定运行速度,降低了冲击压路机对牵引车所 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但由于路基材料经过冲击压路机第 一遍压实后出 现坑洼不平的表面,使得牵引车产生垂直方向的冲击,驾驶员在牵引车上 颠簸不堪,致使其工作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个小时,影响了驾驶人员的身 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3)设计冲击压路机的指导思想是要将 其所产生的能量全部作用在被压实的地面上,而目前的冲击式压路机却将 一部分能量作用在了牵引车上,不仅浪费了能量,而且还造成对整机的工 作环境和构件的破坏,使其经济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平稳、工作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转向及转场 灵活方便的平衡冲击压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衡冲击压 路机,包括牵引车,牵引车的后部依次连接有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两 侧各设置有一前冲击轮,后机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后冲击轮,前冲击轮与 前轮轴转动连接,后冲击轮与后轮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冲击 轮与后冲击轮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带通孔的转动支座,在同一侧的前冲击 轮和后冲击轮上的转动支座之间设置有相位协调装置。还包括由走行轮、前冲击轮升降装置和后冲击轮升降装置组成的转向 及转场机构,前机架和后机架上均安装有走行轮,前冲击轮升降装置安装在前机架上,后冲击轮升降装置安装在后机架上;所述前冲击轮升降装置 包括竖直设置的液压油缸一和与液压油缸一固定连接的绳轮一,以及套在 绳轮一上的升降绳索一,所述升降绳索一的一端连接前机架,升降绳索一 的另一端通过绳轮一与前轮轴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一活塞杆的端部与前机 架连接;所述后冲击轮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液压油缸二和与液压油缸 二固定连接的绳轮二,以及套在绳轮二上的升降绳索二,所述升降绳索二 的一端连接后机架,升降绳索二的另一端通过绳轮二与后轮轴连接,所述 液压油缸二活塞杆的端部与后机架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上的摆动牵引装置,所述摆动牵引装置 包括前摆架和后摆架,所述前摆架和后摆架的前端分别与前摇杆和后摇杆 的一端铰接,前摆架和后摆架的后端通过轴套分别与前轮轴和后轮轴连 接,前摇杆和后摇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前机架和后机架的前端铰接。还包括设置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上的摆动牵引装置,所述摆动牵引装置 包括前摆架和后摆架,所述前摆架的前端通过前摇杆与前机架铰接,所述 后摆架的前端与前摆架的后端铰接,前摆架的后端通过轴套与前轮轴连 接,后摆架的后端通过轴套与后轮轴连接。所述相位协调装置为柔性索相位协调机构,所述柔性索相位协调机构 包括一钢索,钢索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长度调节器,长度调节器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支座上的通孔与张紧器连接。所述相位协调装置为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所述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 包括一端带有开口的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刚性连杆,壳体内设置有弹簧和 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的滑板,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两端各连接有一刚性杆件,位于壳体开口端的刚性杆件一端 穿过壳体并与壳体内的滑板固定连接,位于壳体封闭端的刚性杆件一端与 壳体固定连接,两根刚性杆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上的转 动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壳体,两壳体分别固定在前冲击轮 和后冲击轮上的转动支座上,刚性杆件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开口端并与壳体 内的滑板固定链接。所述张紧器由多个配重块串接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设计合 理,技术先进,运行平稳,工作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设备转向和转场灵 活方便,并使驾驶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相位协调装置第 图4为图3的I放大图。 图5为本技术相位协调装置第 图6为图5的J放大图。 图7为本技术相位协调装置第 图8为本技术摆动牵引装置第 图9为本技术摆动牵引装置第 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冲击轮升降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平衡冲击压路机,包括牵引车3,牵引车3 的后部依次连接有前机架12和后机架13,前机架12两侧各设置有一前冲 击轮l,后机架1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后冲击轮2,前冲击轮1与前轮轴25 转动连接,后冲击轮2与后轮轴26转动连接,所述前冲击轮1与后冲击 轮2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带通孔的转动支座8,在同一侧的前冲击轮1和 后冲击轮2上的转动支座8之间设置有相位协调装置4。本技术相位协调装置4具有以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柔性索 相位协调机构方式和两种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相位协调装置4为柔性索相位协调机构,所 述柔性索相位协调机构包括一钢索5,钢索5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长度调 节器6,长度调节器6与拉杆7的一端铰接,拉杆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 动支座8上的通孔与张紧器9连接。所述张紧器9由多个配重块串接组成。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相位协调装置4为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所 述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包括一端带有开口的壳体11和与壳体11连接的刚 性连杆10,壳体11内设置有弹簧22和与弹簧22 —端固定连接的滑板13, 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两端各连接有一刚性杆件 10,位于壳体11开口端的刚性杆件10 —端穿过壳体11并与壳体11内的 滑板13固定连接,位于壳体11封闭端的刚性杆件10 —端与壳体11固定 连接,两根刚性杆件11的另 一端分别与前冲击轮1和后冲击轮2上的转动 支座8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相位协调装置4为弹性杆相位协调机构,所述弹性 杆相位协调机构包括一端带有开口的壳体11和与壳体11连接的刚性连杆 10,壳体ll内设置有弹簧22和与弹簧22—端固定连接的滑板13,弹簧 22的另 一端固定在壳体11内。所述刚性杆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壳体 11,两壳体11分别固定在前冲击轮l和后冲击轮2上的转动支座8上,刚 性杆件10两端分别穿过壳体11开口端并与壳体11内的滑板13固定链接。本技术摆动牵引装置具有以下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前机架12和后机架13上的摆动牵引装置, 所述摆动牵引装置包括前摆架19和后摆架20,所述前摆架19和后摆架 20的前端分别与前摇杆17和后摇杆18的一端铰接,前摆架19和后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冲击压路机,包括牵引车(3),牵引车(3)的后部依次连接有前机架(12)和后机架(13),前机架(12)两侧各设置有一前冲击轮(1),后机架(1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后冲击轮(2),前冲击轮(1)与前轮轴(25)转动连接,后冲击轮(2)与后轮轴(26)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冲击轮(1)与后冲击轮(2)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带通孔的转动支座(8),在同一侧的前冲击轮(1)和后冲击轮(2)上的转动支座(8)之间设置有相位协调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必强车胜创白新民刘育贤张伟社李光明雒菊萍左转玲朱正如刘军梁潇张涛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