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900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在该盘式制动器装置中,防止制动垫(86,86)上的非均匀磨损。各制动垫在装配设定销(I&thetav:1)的一端处均具有设定销孔(103a)并且在另一端具有用于接收制动转矩的转矩接收部件(104)。用于挤压制动垫的活塞由第一和第二活塞(81,82)组成。靠近设定销的第一活塞的中心(113)定位成从制动垫的滑动范围的中部更靠内侧,并且距设定销的距离延长,第二活塞的中心朝向转矩接收部件定位、比第一活塞距设定销更远、并且位于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盘式制动器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如日本专利No. 2750862中所公开的那样,传统上已知经由垫通过两个活塞挤压 圆盘的盘式制动器装置。 日本专利No. 2750862中公开的卡钳体配备有可动的大径和小径活塞,该两个活 塞用于经由制动垫挤压圆盘。所述制动垫具有垫设定销,所述垫设定销沿圆盘的轴向可动 地保持,并且沿周向定位所述圆盘。来自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由一对制动转矩接收部件 接收。 所述垫设定销布置在所述制动垫的纵向中心。 所述制动垫由用于抵靠所述圆盘滑动的垫和用于支撑所述垫的背板构成。 当产生制动液压力并且所述圆盘经由所述制动垫被大径和小径活塞挤压以制动该圆盘时,所述制动垫沿所述圆盘的轴向运动,同时通过大径活塞侧的垫设定销和制动转矩接收部件滑动。 由于此时实际上在垫设定销上未作用制动转矩,因此,所述制动垫的垫设定销与 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接收部件侧相比,更趋于沿圆盘的轴向运动,由此所述制动垫的垫 设定销侧比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接收部件侧趋于经受更大的磨损;也就是说,趋于形成 非均匀磨损。 在日本专利No. 2750862中,大径活塞布置在圆盘从卡钳体露出所在一侧的制动 转矩接收部件附近,小径活塞布置在圆盘进入卡钳体所在的一侧,从而由大径活塞挤压制 动垫所用的挤压力大于小径活塞挤压制动垫所用的挤压力,以抑制所述制动垫上的非均匀 磨损。然而,垫设定销和制动转矩接收部件由于卡钳结构有时彼此离得较远,因此还需要防 止这类结构中的制动垫上的非均匀磨损。 在其中例如两个活塞的大径活塞由手柄右侧的制动杆致动而小径活塞由手柄左 侧的制动杆或者由制动踏板与后轮制动装置的活塞一起致动的两轮车辆的前轮盘式制动 器装置中,仅大径活塞或者小径活塞中的一个有时被致动,这趋于在制动垫11上形成非均 匀磨损,因此需要某种作用来防止该非均匀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车辆盘式制动器装置中的制动垫上的非均匀磨损。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盘式制动器装置,该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活塞,其用于经由制动垫通过制动卡钳挤压盘式转子;设定销,其穿过每个所述制动垫中的设定销孔,用于沿所述盘式转子的轴向可动地支撑所述制动垫;以及转矩接收部件,其用于在制动期间接收来自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其中,所述设定销布置成在所述盘式转子进入所述制动卡钳所位于的进入侧上相对于所述制动垫的纵向中心偏移,所述活塞具有第一活塞,其中心在靠近所述设定销一侧并且远离所述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朝所述盘 式转子的中心偏移;以及第二活塞,其中心朝向所述转矩接收部件定位、比所述第一活塞距 所述设定销更远并且位于所述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中。 当在制动盘式转子时每个所述制动垫朝所述盘式转子运动时,在所述设定销与所 述设定销孔之间以及在所述转矩接收部件与所述制动垫之间产生摩擦力。此时,实际上在 所述设定销上不作用制动转矩,因此所述设定销与所述设定销孔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所述转 矩接收部件与所述制动垫之间的摩擦力。 因此所述制动垫的设定销侧比所述制动垫的所述转矩接收部件侧更趋于朝所述 盘式转子运动。 当活塞施加到所述制动垫的所述挤压力较低时,所述制动垫的所述设定销侧与所 述盘式转子接触,而所述制动垫的所述转矩接收部件侧不与所述盘式转子接触;也就是说, 所述制动垫相对于所述盘式转子倾斜。结果,在所述制动垫上形成非均匀磨损。 当活塞施加到所述制动垫的挤压力较大时,整个制动垫与所述盘式转子接触,而 所述制动垫不倾斜,但是由于摩擦力的差异,因此,所述盘式转子被所述制动垫的设定销侧 挤压所用的挤压力大于所述盘式转子被所述制动垫的转矩接收部件侧挤压所用的挤压力 大,使得所述制动垫的设定销侧上的磨损比所述制动垫的转矩接收部件侧上的磨损大。也 就是说,在所述制动垫上形成非均匀磨损。 因此,靠近所述设定销一侧的第一活塞布置成使得所述中心远离所述盘式转子的 滑动范围的中心朝所述盘式转子中心定位。当采用该布置时,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设定销 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垫朝所述设定销滑动时所述制动垫的设定销侧的挤压力随着移动 所述制动垫所需要的力增加而减小。换言之,减小所述制动垫的转矩接收部件侧的挤压力 的差异,以确保所述设定销与所述第一活塞中心之间的角比在所述设定销与所述第一活塞 中心之间的距离较短时低。结果,所述制动垫不大可能倾斜,因此制动垫不大可能受到非均 匀磨损。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盘式制动器装置,该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活塞,其用于经由制动垫通过制动卡钳挤压盘式转子;设定销,其穿过每个所述制动垫中的 设定销孔,用于沿所述盘式转子的轴向可动地支撑所述制动垫;以及转矩接收部件,其用于 在制动期间接收来自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其中,所述设定销布置成在所述盘式转子进 入所述制动卡钳所位于的进入侧上相对于所述制动垫的纵向中心偏移,所述活塞具有第 一活塞,其布置在靠近所述设定销的一侧;以及第二活塞,其布置成朝向所述转矩接收部 件、比所述第一活塞距所述设定销更远,所述第一活塞形成为可独立于所述第二活塞操作, 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二活塞小的直径,并且远离所述制动垫的靠近所述设定销的一侧的侧端 以及内周端和外周端布置。 在其中第一和第二活塞可独立致动的类型的前轮盘式制动器装置中例如第一活 塞单独挤压制动垫的情况下,例如在其中第一活塞通过前轮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致动并 且第二活塞通过后轮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致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制动垫 内周端、外周端和侧端布置,从而所述第一活塞布置成距所述设定销较远。结果,在制动垫 的设定销侧与制动垫的转矩接收部件侧上的挤压力的差异较小,以确保制动垫上的更加均 匀的磨损,并且制动垫上的非均匀磨损的可能性较小。 制动垫的前述侧端优选沿所述盘式转子的表面延伸到所述范围中。结果,制动垫 的第一活塞的面积将更大,以在盘式转子经由制动垫被第一活塞挤压时减小表面压力,并 确保所述制动垫的第一活塞侧的磨损较小。这将使得制动垫的第二活塞侧的磨损与制动垫 的第一活塞侧的磨损之间的差较小。也就是说,在制动垫上不大可能形成非均匀磨损。 距离LI与距离L3之间的关系优选为LI > L3。其中,LI为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 制动垫的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侧端之间的距离,L3为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制动垫的靠近所 述第二活塞的侧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活塞距所述制动垫的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侧端最远,从而距所述设定销 较远,所述第二活塞最接近所述制动垫的靠近所述第二活塞的侧端,也就是说,最接近转矩 接收部件,以使所述盘式转子被所述制动垫的第一活塞侧挤压所用的挤压力与所述盘式转 子被所述制动垫的第二活塞侧挤压所用的挤压力之间的差异最小,从而所述制动垫上产生 非均匀磨损的可能性较小。 距离Ll、距离L2与距离L3之间的关系为Ll > L2 > L3,其中,L2为所述第一活 塞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之间的距离确保防止因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彼此太过靠近 而引起的所述制动垫上的非均匀磨损,并且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制动垫的靠近所述第一活 塞的侧端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距离大,以确保整个制动垫的挤压 力均匀,而使非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盘式制动器装置,该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活塞,其用于经由制动垫通过制动卡钳挤压盘式转子;设定销,其穿过每个所述制动垫中的设定销孔,用于沿所述盘式转子的轴向可动地支撑所述制动垫;以及转矩接收部件,其用于在制动期间接收来自所述制动垫的制动转矩,其中,所述设定销布置成在所述盘式转子进入所述制动卡钳所位于的进入侧上相对于所述制动垫的纵向中心偏移,所述活塞具有:第一活塞,其中心在靠近所述设定销一侧并且远离所述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朝所述盘式转子的中心偏移;以及第二活塞,其中心朝向所述转矩接收部件定位、比所述第一活塞距所述设定销更远并且位于所述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聪田中敬深饗庭学中山昌宜西本幸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