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090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形成更大的着色层等插入层。在层配置用导向件(4)的出口侧的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9、10)之间配置有插入层形成用出口(14),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9、10)及插入层形成用出口(14)具有狭缝状的形状,与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9、10)的狭缝状的宽度方向尺寸(K)相比,插入层形成用出口(14)的狭缝状的宽度方向尺寸(L)变小,并且在该插入层形成用出口(14)的狭缝状的形状中,随着朝向端部,狭缝的厚度变小,在该层配置用导向件(4)的后段连接有挤出用模具(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膜的制造装置,在车辆或建筑物等中用于形成安 全玻璃,更详细地说,涉及层叠有多个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安全玻璃用 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机动车、航空器及建筑物的窗户多使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被称为夹 层玻璃。在安全玻璃中,在两张玻璃板之间夹着含有合成树脂的中间膜。 为了不妨碍视野,作为上述中间膜, 一般使用透明的合成树脂膜。对机动车的前风挡玻璃而言,希望太阳光不进入驾驶员的视野。为此, 有时在前风挡玻璃的上部形成用于遮挡太阳光的着色带。通过在前风挡玻 璃的内面或外面贴合着色膜、或者在上述中间膜中设置着色带,从而能够 形成这种着色带。当在中间膜中设置有着色带时,不需要在前风挡玻璃上另外贴附着色 膜。因此,不会产生着色膜的剥离等问题。作为设有着色带的中间膜,提出有各种中间膜。例如,已知有如下的 三层结构的中间膜,即具有被印刷于着色带形成区域的着色带的透明合成 树脂膜被一对透明合成树脂膜夹着而形成中间膜。另外,也已知有局部具 有三层结构的带有着色带的中间膜,其通过挤出成形,在由透明的合成树 脂制成的 一对最表层之间形成着色带层而得到该中间膜。当使用上述具有印刷而成的着色带的透明合成树脂膜时,需要将具有 该着色带的透明合成树脂膜夹在两片透明树脂膜之间,并利用辊式压制机 等将这些膜彼此融粘(融着)在一起。但是,在利用辊式压制机得到的中间膜 中,在膜彼此层叠的界面容易残留气泡。另外,热融粘后的膜之间的界面 的粘结强度不够。并且,在透明合成树脂膜与着色带发生热融粘的界面上, 容易在制造中间膜时朝向中间膜的输出方向生成不透明的条紋。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挤出成形法形成局部具有三层5说明书第2/13页结构的带有着色带的中间膜的方法的一例。在此,当使用L型模通过挤出 成形制造中间膜时,在透明的主原料树脂组合物的流向变换为L字状的部 分,插入探针。接着,通过从探针的小孔将着色树脂注入到主原料树脂中, 从而,在含有透明主原料树脂的中间膜中,局部形成有着色带。由于自小孔将着色树脂注入到主原料树脂中,因此,其结果是,着色 带的一个端线的分界线变得不分明。因此,在着色带的一个端线,可以形 成着色程度逐渐减轻的层次。因此在安全玻璃中,在着色带的端线上能够 形成上述层次,即便着色带进入驾驶员的视野,也能够良好地确保视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04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有着色带的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由 于自探针的小孔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着色树脂注入到主原料树脂中,故必须 设置用于支撑探针的支撑脚。因此,有时处于熔融状态的主原料树脂碰到 支撑脚而导致通过支撑脚周围的主原料树脂的流量产生变动。其结果是, 在形成的着色带上,与上述层次不同,有时呈现浓淡变化。即,在要求一 定的着色程度的着色带本体部分,容易产生浓淡变化。因此,在使用L型 模制造带有着色带的中间膜时,使用小孔不具有支撑脚的探针。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大视野,机动车的前风挡玻璃等进一步增大。因 此,需要在前风挡玻璃形成更长且沿着前风挡玻璃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宽度 方向尺寸)也更大的着色带。为了形成这种大尺寸的着色带,当使用上述探 针时,必须增长探针的小孔。但是,当小孔变长时,不具有支撑脚的探针 部分变大,探针容易挠曲、弯折。因此,在使用小孔不具有支撑脚的探针 的制造装置中,形成宽度方向尺寸大的着色带是非常困难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及制造 方法,以使得在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中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形成更大着色 层等插入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该安全玻 璃用多层中间膜具有第一和第二最表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第二最表 层之间的插入层,该制造装置包括第一挤出机,其供给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的最表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二挤出机,其供给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层的插入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层配置用导向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挤出机连接且供给所述最 表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 一供给孔、与所述第二挤出机连接且供 给所述插入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二供给孔、为形成所述第 一和 第二最表层而呈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狭缝状的第一 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 、配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之间 且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层的插入层形成用出口 、将所述第一供给孔与所述第 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连接的最表层形成用流路、将所述第二供给孔 与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连接的插入层形成用流^各;挤出用模具,其与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 用出口及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连接,用于中间膜,所述中间膜由被供给 的第 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及所述插入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叠层而成;其中,设于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的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具有在中间 膜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形状,在该狭缝状形状的至少一端,随着接近 端部,狭缝厚度变小。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为,设于所述 层配置用导向件的一个第一供给孔与一个最表层形成用第一挤出机连接, 在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内,所述最表层形成用流路的一端与该第一供给孔 连接,该最表层形成用流路在中途分支为第一和第二分支流路,所述第一 和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连接。因 此,仅使用一个第一挤出机,即可供给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最表层的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实现制造装置整体的简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为,为了形成 所述第一、第二最表层,设置有一对第一挤出机,在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 中形成有与所述一对第 一挤出机分别连接的 一对第 一供给孔, 一对第 一供 给孔中的一个供给孔与所述第一最表层形成用出口连接,另一供给孔与所 述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连接。由于从各第一挤出机经过各第一供给孔供 给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因此,不需要在层配置用导向件形成具有分支流路的复杂流路。另外,在层配置用导向件内,可以简化用于形成第 一 最表层及第二最表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的流路的形状。另外,可以由组成不同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第一最表层和第二最表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在具有狭缝状形状的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的两端,随着接近端部,狭缝厚度变小。此时,在随着接近端部而狭缝厚度变小的部分,可以形成插入层的厚度逐渐减小的层次结构。上述随着接近端部而使狭缝的厚度变小的形状也可设置在插入层形成用出口的两端。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插入层形成用出口的一端,随着接近端部,狭缝厚度变小;在另一端,随着接近端部,狭缝厚度不变小而是形成恒定的狭缝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的端部在中间膜的宽度方向上对齐。此时,在得到的中间膜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在第一和第二最表层之间形成有插入层,并且靠近中间膜的该宽度方向一端侧而形成有插入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为,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的两端相比,所述插入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的制造装置,该安全玻璃用多层中间膜包括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之间的插入层,该制造装置包括: 第一挤出机,其供给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的最表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第二挤出 机,其供给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层的插入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层配置用导向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挤出机连接且供给所述最表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一供给孔、与所述第二挤出机连接且供给所述插入层形成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二供给孔、为形 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而呈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狭缝状的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配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之间且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层的插入层形成用出口、将所述第一供给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连接起来的最表层形成用流路、将所述第二供给孔与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连接起来的插入层形成用流路; 挤出用模具,其与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用出口及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连接,用于挤出中间膜,所述中间膜由被供给的第一和第二最表层形成 用树脂组合物及所述插入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叠层而成;其中, 设于所述层配置用导向件上的所述插入层形成用出口具有沿中间膜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形状,在该狭缝状形状的至少一端,随着接近端部,狭缝厚度逐渐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健太郎吉田刚乾浩彰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