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382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于电路板上下板面布设第一与第二电路,并贯设有前、后排孔。另将电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的上板面侧;电连接器多个第一端子由前插槽底面向后延伸下弯折成前排端子,再对应穿过前排孔至下板面侧,可由下板面侧的前排焊点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此外,电连接器多个第二端子亦由前插槽顶面向后延伸下弯折成后排端子,再对应穿过后排孔至下板面侧,亦可由下板面侧的后排焊点电连接至第二电路。如此,电路板可由下板面侧通过锡炉,即能将前、后排端子分别焊接至第一及第二电路,其利于自动化、及大量生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电连接器且适用于共享 二种通讯协议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l,其为现有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的剖视图。图l显示为一种随身碟(U-Disk或Pendriver)的电连接器9,其包括多个上接脚91、及 多个下接脚92。电路板93其包括一上表面931、及一下表面932,其中,电连接器9 的多个上接脚91分别焊设于电路板93其上表面931的多个焊点933,电连 接器9的多个下接脚92分别焊设于电路板93其下表面932的多个焊点 934。由于电路板93的上表面931、及下表面932分别设置有多个焊点 933,934,其不利于将电连接器9固定于电路板93后一起放入锡炉中过锡 以将电连接器9焊设于电路板93上。其焊接方式是以人工分别将电连接器9的多个上接脚91分别焊设于 电路板93其上表面931的多个焊点933,之后将电路板93反转,再以人工 分别将电连接器9的多个下接脚92分别焊设于电路板93其下表面932的 多个焊点934。由于不利于自动化的大量生产,且耗费人力及时间,增加生产成本。 再者,现今的随身碟其容量不断增加,其存取速率也要不断提升, 若能将串行高等技术配置规格(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同整合至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规格的电连接器,势必更能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电路板、及一 电连接器。电路板于其上板面及下板面上布设有一第一电路、及一第二电路, 电路板还贯设有多个前排孔、及多个后排孔。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前端轴向凹设有一前插槽, 前插槽内部包括有相对面的一顶面、及一底面,绝缘本体内部固设有多 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多个第一端子分别由前插槽的底面向后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外下 弯折成多个前排端子,多个第二端子分别由前插槽的顶面向后延伸并露 出绝缘本体外下弯折成多个后排端子。电连接器是设置在电路板的上板面侧,电连接器的多个前排端子分 别对应穿过电路板的多个前排孔,并通过下板面侧的前排焊点以电性连 接至第一电路。电连接器的多个后排端子分别对应穿过电路板的多个后排孔,并通 过下板面侧的后排焊点以电性连接至第二电路。如此,仅需将电路板通过锡炉,即能将电连接器的前排端子、及后 排端子分别对应焊设于电路板的前排孔、及后排孔上,而利于自动化、 及大量生产制造以降低成本。此外,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可还包括有一转接器,转接器包括有 一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包括有一前凹槽、及一后插头,绝缘壳体内部更 固设有多个衔接端子,多个衔接端子分别由前凹槽向后延伸并露出后插 头外,其中,后插头对应插设于电连接器的前插槽内,多个衔接端子分 别对应电性连接至多个第一端子。而且,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分别选自下列群组 一适用于通用串行 总线通讯协议的电路、及一适用于串行高等技术配置通讯协议的电路。其中,电子装置可指一随身碟。再者,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可 还包括一金属外壳,其包覆于绝缘本体上。金属外壳包括至少一定位件, 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定位孔,至少一定位件固设于至少一定位孔上。金属 外壳包括一间隔件,间隔件设置于绝缘本体的下端。其中,间隔件可以 是一凸粒、或一长凸条,用以间隔开上板面。本技术有利于自动化的大量生产,且节省人力及时间,降低了 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及其转接器一较佳实施例 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后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路板l上板面101下板面102第一电路ll前排孔lll前排焊点112第二电路12后排孔121后排焊点122定位孔13电连接器2绝缘本体20前插槽201顶面202底面203第一端子21前排端子211第二端子22后排端子221金属外壳23定位件231间隔件232转接器3绝缘壳体30前凹槽301后插头302衔接端子31电连接器9上接脚91下接脚92电路板93上表面931下表面932焊点933焊点9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及其转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 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后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电连接器的电子 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其显示为一种二用随身碟,包括一电路板l、 一电连接 器2(connector)、及一转接器3(adapter)。电路板1于其上板面101及下板面102上分别布设有一第一电路11、 及一第二电路12,电路板1还贯设有四个前排孔1U、及七个后排孔121。电连接器2包括有一绝缘本体20,绝缘本体20前端轴向凹设有一前 插槽201,前插槽201内部包括有相对面的一顶面202、及一底面203,绝 缘本体20内部固设有四个第一端子21、及七个第二端子22。于图3所示,电连接器2还包括一金属外壳23,其包覆于绝缘本体l 上,金属外壳23上凸设有二定位件231,电路板1开设有二定位孔13, 二 定位件231固设于二定位孔13上,以更能将电连接器2牢固于电路板1。此外,本实施例的金属外壳23更可包括一间隔件232(spacer),例如 采用一凸粒的间隔件232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下端,用以间隔开上板面 101使得电连接器2固定于电路板1的上板面101时有单一着力点,并配合 二定位件231使电连接器2能平均地固定于电路板1上。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端子21分别由前插槽201的底面203向后延 伸并露出绝缘本体20外下弯折成四个前排端子211,七个第二端子22分 别由前插槽201的顶面202向后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20外下弯折成七个 后排端子221。请看图3、及图4,电连接器2是设置在电路板1的上板面101侧,电 连接器2的四个前排端子211分别对应穿过电路板1的四个前排孔111,并 通过下板面102侧的前排焊点112以电性连接至第一电路11。电连接器2的七个后排端子221分别对应穿过电路板1的七个后排孔 121,并通过下板面102侧的后排焊点122以电性连接至第二电路12。如此,仅需将电路板l通过锡炉,即能将电连接器2的前排端子211、 及后排端子221分别对应焊设于电路板1的前排孔111、及后排孔121上, 而利于自动化、及大量生产制造以降低成本。此外,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路ll是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通讯协议规格的控制电路,而第二电路12则是指一串行高等 技术配置通讯协议规格(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 的控制电路,但不以此为限。由于本技术的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是指一随身碟,且是一种 二用随身碟,其电路板l的第一电路ll、及一第二电路12是为二种不同通讯协议规格,且电路板l上的可以不同的存储器分别储存第一电路ll、 及一第二电路12所传递的数据,或同一存储器共同储存第一电路ll、及 一第二电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路板,于其上板面及下板面上布设有一第一电路、及一第二电路,该电路板还贯设有多个前排孔、及多个后排孔;以及 一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前端轴向凹设有一前插槽,该前插槽 内部包括有相对面的一顶面、及一底面,该绝缘本体内部固设有多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该多个第一端子分别由该前插槽的该底面向后延伸并露出该绝缘本体外下弯折成多个前排端子;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由该前插槽的该顶面向后延伸并露出该绝缘本体外下弯折成多个后排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电连接器是设置在该电路板的该上板面侧; 该电连接器的该多个前排端子分别对应穿过该电路板的该多个前排孔,并通过该下板面侧的前排焊点以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路;及 该电连接器的该多个后排端子分别对应穿 过该电路板的该多个后排孔,并通过该下板面侧的后排焊点以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仕祥白忠巧简圣辉刘裕文
申请(专利权)人:坤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