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934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将凝集了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的凝集粒子群在保护层的周边部配置多个,并以在初始化期间中,具有初始化期间前半部和初始化期间后半部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来进行图像显示,其中在初始化期间前半部,对第2电极施加从第1电压至第2电压平缓上升的电压,其中在初始化期间后半部,施加从第3电压至第4电压平缓下降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计算机或者电视等的图像显示中使用的等离子显 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计算机或者电视等的图像显示中使用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下面,简记为PDP),不仅实现了大屏幕并且厚度薄重量轻,而且为了 实现更高画质提高了对高清晰度的要求。0003以往的PDP, 一般情况下为图26所示的结构。图26中,PDP1100由 前面面板PA1001和背面面板PA2构成。0004前面面板PA1001,由在前面玻璃基板11上以条纹状设置的第2电极 即扫描电极19a、第1电极即维持电极19b、黑条(遮光层)、电介质层 17、保护层1018的层叠构成。电介质层17,由第1电介质层17a和第2 电介质层17b构成。第1电介质层17a,以覆盖扫描电极19a、维持电极 1%以及黑条7的方式形成。保护层1018形成于电介质层17上。扫描电 极19a由扫描透明电极19al和扫描金属电极19a2构成,维持电极19b由 维持透明电极19M和维持金属电极19b2构成。0005背面面板PA2,由第3电极即地址电极14、电介质层13以及隔壁15 构成。第3电极即地址电极14在背面玻璃基板12上以条纹状设置。电介 质层13以覆盖地址电极14的方式形成。隔壁15以围绕地址电极14的方 式在电介质层13上形成为箱状。在隔壁15的内壁涂有荧光体层16。荧光体层通常为了彩色显示依次配置红、绿、蓝的三色荧光体。0006使前面面板PA1001与背面面板PA2相对,并在由隔壁15所划分的 放电部20中充入放电气体。例如,在放电部20中,通常以67kPa左右的 压力充入由氦、氖、氩、氪、氙、等组成的混合气。0007接下来,对PDP的电极配置以及具有用于显示驱动PDP的驱动电路 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27,表示PDP1100的电极配置。另外, 图28表示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框图。该等离子显示装置, 具有面板IOOI、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21、维持电极驱动电路22、地址电 极驱动电路23、定时发生电路1024、 A/D (模拟/数字)转换器25、扫描 线数转换部26、子场转换部27、 APL (Averaged Picture Level (平均亮度 水平))检测部28。0008图28中,图像信号VD输入A/D转换器25。另外,水平同步信号H 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输入定时发生电路1024、 A/D转换器25、扫描线数 变换部26。 A/D转换器25,将图像信号VD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 并将其图像数据输出至扫描线数转换部26以及APL检测部28。 APL检测 部28检测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水平。基于检测出的平均亮度水平,控制 构成1电视场的驱动波形。扫描线数转换部26,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对应面 板1001的像素数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至子场转换部27。对于子场,将在 后面叙述。子场转换部27,将分割为子场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地址电极驱动 电路23。地址电极驱动电路23,在每一场将对应地址电极Dl 地址电极 Dm的电压施加于地址电极。0009定时发生电路1024,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产生 定时信号,并输出至扫描电极驱动电路21以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22。扫 描电极驱动电路1021以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22,基于定时信号对扫描电 极SCN1 扫描电极SCNn以及维持电极SUS1 维持电极SUSn施加驱动电压。0010接下来,对PDP1100中使用的灰度表示的方式进行说明。图29表示 PDP1100中使用的灰度表示的方式。在显示电视影像的情况下,例如, NTSC制式中的影像1秒期间由60场构成。原来,PDP1100中,仅能灰 度显示点亮或者熄灭的2种灰度。因此,使用了如下的方式,通过将l个 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下面,记为SF)的期间来对红、绿、蓝的各颜 色的点亮时间进行时间划分,并通过其组合来表现中间颜色。将对各SF 的放电维持期间施加的维持脉冲数的比,.以例如"1" 、 "2" 、 "4"、 "8" "16"、 "32"、 "64"、 "128"的方式以2进制模式进行附于权 重,通过将SF进行8比特的组合来表示256种灰度。0011该方式中,为了控制放电部20中的气体放电,各SF进一步分割为4 个期间。图30,表示为了驱动一个SF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施加于扫描 电极SCN、维持电极SUN以及地址电极D的电压波形。另外,对于这4 个期间将利用图26、图27以及图30进行说明。0012在初始化期间,在进行选择使其点亮的单元的写入放电的写入期间 1032之前,在写入放电中通过弱放电来积蓄所希望的壁电荷积蓄。在1 电视子场内的最初的SF中,设有全单元初始化期间1031,对进行图像显 示的全部的单元进行使其发生初始化放电的初始化动作。另一方面,在其 他的SF中,设有选择初始化期间1034,进行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仅对 在前一个SF中经历过维持放电的单元进行使其发生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 始化动作。在写入期间1032,通过写入放电进行点亮的单元的选择。在维 持期间1033中,进行仅对完成了在写入期间1032的写入放电的单元进行 维持发光的维持动作。0013在全单元初始化期间1031的前半的初始化动作中,所有的维持电极 SUS1 维持电极SUSn以及地址电极Dl 地址电极Dm保持在0V。然后, 对全部的扫描电极SCN1 扫描电极SCNn,施加向阈值电压Vff以上的电 压Vh平缓上升的斜坡电压,该阈值电压Vff为与扫描电极SCN1 扫描电极SCNn成对的维持电极SUS1 维持电极SUSn以及相对交叉的地址电极 Dl 地址电极Dm之间开始放电的电压。于是,在放电部20发生气体放电。 在此的放电是电离倍增时间性地平缓进展的弱放电。通过该弱放电而产生 的电荷在围绕放电部20的壁面作为壁电荷积蓄,以减弱地址电极14、扫 描电极19a、维持电极19b周边的放电部20的内部以及表面的电场积蓄。 在扫描电极19a附近的保护面18表面负电荷作为壁电荷积蓄,在维持电 极1%附近的保护层18表面以及地址电极14附近的荧光体层16表面, 正电荷作为壁电荷积蓄。0014进而,在全单元初始化期间1031的后半的初始化动作中,所有的维 持电极SUS1 维持电极SUSn保持在正电压Ve。然后,对所有的扫描电 极SCN1 扫描电极SCNn,施加向阈值电压Vpf以下的电压Vbt平缓下降 的斜坡电压,该阈值电压Vpf为与扫描电极SCN1 扫描电极SCNn成对的 维持电极SUS1 维持电极SUSn以及相对交叉的地址电极D卜地址电极 Dm之间开始放电的电压。于是,在放电部20引起气体放电。在此的放电 也是电离倍增时间性地平缓进展的弱放电。通过该放电,扫描电极19a附 近的保护层18表面所积蓄的负电荷以及维持电极19b附近的保护层18表 面所积蓄的正壁电荷被减弱。0015在结束全单元初始化动作、所有的电极接地的状态下,对于扫描电极 与地址电极14以及维持电极1%之间通过写入放电来选择点亮单元所必 需的希望的电位差(称为"壁电位")是通过积蓄的壁电荷而产生。再者, 所谓初始化动作就是通过放电形成用于控制写入放电的所希望的壁电荷 的动作。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 具有等离子显示面板,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构成为, 将第1基板与第2基板相对配置, 所述第1基板,具有至少1组的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以覆盖所述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并且在所述电介质层表面 形成有保护层, 所述第2基板,具有至少1根的第3电极,并以覆盖所述第3电极的方式形成有电介质层;并且 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封入放电气体; 并且所述保护层在基底保护层上附着多个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所凝集 的凝集粒子群而构成, 1个场由多个子场构成, 所述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之中的至少初始化期间和写入期间, 所述初始化期间,具有初始化期间前半部和初始化期间后半部,在所述初始化期间前半部,对所述第2电极施加从 第1电压至第2电压平缓上升的电压, 在所述初始化期间后半部,对所述第2电极施加从第3电压至第4电压平缓下降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充弘沟上要若林俊一桥本伸一郎赤松庆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