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205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现有的变压器线圈压床,体形较大,构造复杂,购买设备和维护费用较高,通用性不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由控制台控制的长行程升降机构,液压装置,可移动支撑台,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两平行设置的立柱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连接压紧装置,所述的压紧装置由所述的液压装置提供压力,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位于压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的压紧装置与可移动支撑台之间为线圈压制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和维护费用较低,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通用性强,设备操作简单,工人只需经过现场培训就可以上岗操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线圈压制的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
技术介绍
目前变压器制造企业通常采用人工或专用设备两种方式压紧线圈。国内先进企 业使用的线圈压床,体形较大,构造复杂,价格大多在50万元以上,购买设备和维护费用较 高,同时对工人操作设备技能要求也高,由于升降行程短,在压制大小不同的线圈时通用性 较差。而依靠人工用扳手压紧线圈,虽能达到压制小型线圈的压力,但是人工压力有限,即 使用加力杆操作也不能达到大型变压器线圈压制所需的压力,工作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 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通用性较好,可 以提高线圈压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且降低生产成本。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立 柱,由控制台控制的长行程升降机构,液压装置,可移动支撑台,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两平 行设置的立柱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连接压紧装置,所述的压紧装置由所述的液压装 置提供压力,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位于压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的压紧装置与可移动支撑 台之间为线圈压制区域。由于设置了升降范围为lm 2. 2m的长行程的升降机构,使压紧 装置的升降高度有较大的调节范围,且压紧装置的压力可通过液压装置调节,使本设备能 够较好的适应各类不同大小变压器的压制,增大了通用性。另一方面,相比之前人工使用扳 手拧紧螺杆实现压紧线圈,用本装置完成同样的工作,工人只需通过控制台进行简单的操 作便可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避免了由于工人施加的压力存在差别,导致压制线圈质量 难以控制,本设备由液压装置控制压紧装置对线圈进行压制,能显示出压力大小,在压制时 按照要求的工艺参数准确执行,保证线圈产品的质量。此外,操作人员在压制工作区以外工 作,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区域占地面积为4m2,进、出线圈时占地面积约为8m2,空 间高度大约为5m,占地空间小。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丝杠,电机,定位 板,所述的定位板平置于两立柱之间,所述的电机位于定位板上方并驱动竖置的丝杠上下 升降,所述的丝杠穿过定位板且上端设有限位板。定位板用于装配丝杠和电机,使电机带动 丝杠上下升降,通过螺母将限位板紧固在丝杠上端,防止下降升降装置时超出预定的距离。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所述的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通过导向 轴相连,导向轴的上端设有限位螺母,所述的上移动板与丝杠相连,所述的下移动板上设有 多个由液压装置控制的液压缸,下部设有与液压缸对称设置的压块。当启动控制台向下移 动按钮时压块随之下移,当压块接触到线圈之后电机继续工作,直到上移动板与液压缸接 触后电机停止工作。这时液压装置启动,液压管路通入液压油,液压缸开始施加压力,紧固3线圈螺杆,如果一次压制达不到要求,可以进行二次压紧。所述的丝杠包括设有丝套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和第三丝杠,所述的第一丝杠位 于定位板上方处自上而下固装皮带轮和双头链轮,所述的皮带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的第二 丝杠位于定位板上方处固装上链轮,所述的第三丝杠位于定位板上方处固装下链轮,所述 双头链轮的上、下轮分别通过链条连接于上链轮和下链轮。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形成错位, 双头链轮转动后通过上下平行的两根链条分别带动上、下链轮同时运动,最终带动三根丝 杠同时上下升降,通过一个电机实现三根丝杠同时平稳的进行升降,结构合理,成本较低。所述的皮带轮、丝套、双头链轮通过键和螺母固接在第一丝杠上;上链轮、丝套通 过键和螺母固接在第二丝杠上;下链轮、丝套通过键和螺母固接在第三丝杠上。所述的丝套穿过定位板的下端与定位板之间设有平底推力球轴承;位于定位板上 方的中端外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被紧固件定位在定位板上,所述的固定座与丝套之间设 有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平底推力球轴承可对定位板和丝套下部进行支承,而设置圆锥滚子 轴承用于承受来自左右、上下四方向的力。所述的压块包括中部压块和两侧压块,所述的中部压块宽度小于两侧压块的宽 度,两侧压块长度延伸在线圈外,线圈压制均勻,防止线圈外端上翘。所述的丝杠通过连接法兰与上移动板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上下侧设有控制升降机构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设置限位开 关可以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为底部设有滚轮的输送小车,所述输送小车的一端设有推 手,所述的输送小车底部还设有复数个使小车定位的落地丝杠。设置多个落地丝杠可以增 加小车的落地面积,在压制线圈时保持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质量以前压制一只线圈大约需要1个小时,同时还有压制前准备时间,现在操作省去 了压制前准备时间,压制一只线圈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相比人工用扳手拧紧螺杆实现压 紧线圈,利用本设备工人只需简单的操作,就可完成线圈压紧,降低劳动强度。本设备由液 压装置控制压紧装置对线圈进行压制,能显示出压力大小,在压制时按照要求的工艺参数 准确执行,保证线圈产品的质量。2、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相比现有的压紧设备,本设备具有长行程的升降机构,压紧装置的升降高度有较 大的调节范围,且压紧装置的压力可通过液压装置调节,使本设备能够较好的适应各类不 同大小变压器的压制,增大了通用性;此工装设备整体采用上下压紧结构,操作时上压板和 下压板压力分布均勻,移动小车底部有多个受力点,保证工作时线圈受压均衡,压制高度一 致。操作人员在压制工作区以外工作,操作安全。3、结构紧凑正常工作时工作区域占地面积为4m2,进、出线圈时占地面积约为8m2,空间高度大 约为5m,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利于车间的6S管理及客户进行参观。4、节约成本本设备制作和维护费用较低,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设备操作简单,工人只要经过现场培训就可以上岗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压器线圈压床整体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压紧装置压紧过程示意图;图中1.限位板2.丝杠 3.下限位开关4.螺母5.上限位开关6.立柱 7.线圈 8.可移动支撑台 9.落地丝杠 10.滚轮 11.电机 12.导向轴 13.压块 14.爬梯 15.液压装置 16.控制台,17.螺母 18.键 19.丝套20.下链轮21.上 链轮 22.圆锥滚子轴承 23.固定座 24.紧固件 25.链条 26.平底推力球轴承 27.皮带轮28.皮带 29.双头链轮30.连接法兰 31.螺栓32.上移动板33.液压 缸34.固定座35.下移动板36为螺母37.定位板38为液压管路39.第一丝杠 40.第二丝杠41.第三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 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包括立柱6,由控制台16控制的长行程 升降机构,液压装置15,可移动支撑台8,控制台16位于立柱6外侧,升降机构的下部连接 压紧装置。可移动支撑台8位于压紧装置的正下方,压紧装置与可移动支撑台8之间为线 圈压制区域。升降机构包括丝杠2、电机11、定位板37,定位板37平置于两立柱6之间,电 机11位于定位板3的上方并驱动竖置的丝杠2上下升降,丝杠的可升降范围为l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线圈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6),由控制台(16)控制的长行程升降机构,液压装置(15),可移动支撑台(8),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两平行设置的立柱(6)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连接压紧装置,所述的压紧装置由所述的液压装置(15)提供压力,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8)位于压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的压紧装置与可移动支撑台(8)之间为线圈压制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占科鲁玮周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