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41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由锅炉底座、清灰门、中炉门、横集箱、上炉门、炉墙保温层、前侧板、上筒体、上前封头、水位表座、压力表座、安全阀座、副汽阀座、主汽阀座、吊耳、上后封头、对流管、人孔装置、烟墙、后侧板、包皮板、出烟口、下后封头、锅筒排污阀座、落灰门、下筒体、下前封头、集箱排污阀座、下降管、手孔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卧式水管结构,在燃烧室上方设有上水管炉排,下方设有下炉排,燃烧室内还设有炉拱。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钢耗、煤耗低,制作工艺简单,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二、
技术介绍
:我国小型蒸汽锅炉多为传统的立式锅壳结构,钢耗、煤耗大,制作工艺复杂,并且锅炉热效率低,消烟除尘效果差。随着我国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高能耗、高污染的锅炉产品正逐步淘汰。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小型立式蒸汽锅炉钢耗、煤耗大,制作工艺复杂,热效率低,消烟除尘效果差,而提出的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参数:额定蒸发量0.2t/h额定蒸汽压力为0.7MPa设计煤种:III类烟煤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由锅炉底座(1)、清灰门(2)、中炉门(4)、横集箱(5)、上炉门(8)、炉墙保温层(9)、前侧板(10)、上筒体(11)、上前封头(12)、水位表座(13)、压力表座(14)、安全阀座(15)、副汽阀座(16)、主汽阀座(17)、吊耳(18)、上后封头(19)、对流管(20)、人孔装置(21)、烟墙(22)、后侧板(23)、包皮板(24)、出烟口(26)、下后封头(27)、锅筒排污阀座(28)、落灰门(29)、下筒体(30)、下前封头(31)、集箱排污阀座(32)、下降管(33)、手孔装置(34)构成,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卧式水管结构,在燃烧室(6)上方设有上水管炉排(7),下方设有下炉排(3),燃烧室(6)内还设有炉拱(25)。如上所述的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其特征还在于:在对流管束区设有二道烟墙(22)。如上所述的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其特征还在于:上水管炉排(7)用钢管弯制并与水平成一定倾角。工作原理:燃料的燃烧过程是:煤从上炉门(8)间断投入后,在辐射受热面上水管炉排(7)上自下而上地加热、干燥放出挥发分并着火燃烧。所需空气由上炉门(8)自然流入。燃烧产物及部分未燃烧的挥发分穿过高温的上煤层向下流动进入燃烧室燃烧。从上水管炉排(7)漏落的炽热焦炭粒子继续在下炉排(3)上燃烧及燃烬,实现二次燃烧。大渣块由中炉门(4)扒出,粗灰粒则落入灰坑由清灰门(2)清除,细灰粒、飞灰则由落灰门(29)清除。高温烟气由燃烧室(6)经炉拱(25)流入对流受热面的对流管束二道烟墙(22)形成烟气三回程,由引风机经锅炉后部的出烟口(26)、省煤器抽至烟囱排向大气。-->水循环过程:横集箱(5)、上水管炉排(7)、上锅筒与下降管(33)组成一简单的自然循环回路;下锅筒、对流管(20)与上锅筒组成一简单自然循环回路;锅筒内污物由锅筒排污阀座(28)排出,横集箱(5)内的污物由集箱排污管座(32)排出。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具有钢耗、煤耗低,制作工艺简单,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底座,2-清灰门,3-下炉排,4-中炉门,5-横集箱,6-燃烧室,7-上水管炉排,8-上炉门,9-炉墙保温层,10-前侧板,11-上筒体,12-上前封头,13-水位表座,14-压力表座,15-安全阀座,16-副汽阀座,17-主汽阀座,18-吊耳,19-上后封头,20-对流管,21-人孔装置,22-烟墙,23-后侧板,24-包皮板,25-炉拱,26-出烟口,27-下后封头,28-锅筒排污阀座,29-落灰门,30-下筒体,31-下前封头,32-集箱排污阀座,33-下降管,34-手孔装置。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第一步:底座制作:底座(1)由钢板按图样手工电弧焊接而成;第二步:前侧板(10)、后侧板(23)按图样气割下料而成;第三步:锅炉本体(受压部件)的制作:将压制、机加工成型的上前封头(12)、上后封头(19)与卷制、埋弧自动焊接成型的上筒体(11)、经组对、埋弧自动焊接、无损检测、钻床钻出各管孔后,手工电弧焊接水位表座(13)、压力表座(14)、安全阀座(15)副汽阀座(16)主汽阀座(17)吊耳(18)人孔装置(21)组成锅炉的上锅筒。将压制、机加工成型的下前封头(31)、下后封头(27)与卷制、埋弧自动焊接成型的下筒体(30),经组对、埋弧自动焊接、无损检测、钻床钻出各管孔后,手工电弧焊接人孔装置(21)、锅筒排污阀座(28)组成锅炉下锅筒。用集箱缩口机将横集箱(5)缩口后,钻床钻出各管孔,手工电弧焊接手孔装置(34)组成横集箱体。将弯制成型的上水管炉排(7)对流管(20)下降管(33)按图样与锅炉上、下锅筒、横集箱体组装,手工电弧焊接完毕后,经水压试验,完成锅炉本体(受压部件)的制作。第四步:将锅炉本体置于底座(1)之上,装上前侧板(10)、后侧板(23),手工电弧焊接牢固,砌筑炉墙保温层(9)、烟墙(22)、炉拱(25)后,用铆钉将压制成型的锅炉包皮板(24)铆接、喷漆,完成锅炉主机的整机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由锅炉底座(1)、清灰门(2)、中炉门(4)、横集箱(5)、上炉门(8)、炉墙保温层(9)、前侧板(10)、上筒体(11)、上前封头(12)、水位表座(13)、压力表座(14)、安全阀座(15)、副汽阀座(16)、主汽阀座(17)、吊耳(18)、上后封头(19)、对流管(20)、人孔装置(21)、烟墙(22)、后侧板(23)、包皮板(24)、出烟口(26)、下后封头(27)、锅筒排污阀座(28)、落灰门(29)、下筒体(30)、下前封头(31)、集箱排污阀座(32)、下降管(33)、手孔装置(34)构成,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卧式水管结构,在燃烧室(6)上方设有上水管炉排(7),下方设有下炉排(3),燃烧室(6)内还设有炉拱(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卧式水管蒸汽锅炉,由锅炉底座(1)、清灰门(2)、中炉门(4)、横集箱(5)、上炉门(8)、炉墙保温层(9)、前侧板(10)、上筒体(11)、上前封头(12)、水位表座(13)、压力表座(14)、安全阀座(15)、副汽阀座(16)、主汽阀座(17)、吊耳(18)、上后封头(19)、对流管(20)、人孔装置(21)、烟墙(22)、后侧板(23)、包皮板(24)、出烟口(26)、下后封头(27)、锅筒排污阀座(28)、落灰门(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升柳尧强毕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火焰山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