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频道传输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383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多频道传输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包括若干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及至少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包括有至少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同一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中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同之传输频段传输,而不同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异之传输频段传输。当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同时接收自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发出之无线信号时,由于以相异之传输频段传输,使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之间避免发生封包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以多频道传输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以达到自动辨识物体的一种先进技术,其主要包括两个部份,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RFID Tag)及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RFID Reader)。 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由一颗含唯一识别码(UID)的芯片和天线单元,经特殊封装技 术组装而成。通常无线射频识别依能量供应方式可区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其差异在 于主动式具有电池,被动式则无,因为被动式的标签本身并无电源,其电能须透过读取装置 供应。而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则由天线、无线电收发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构成。一 般而言,读取装置与标签主要的互动关系包括 (1)由读取装置经由天线将电磁能量传送出去,而标签则利用本身的天线,接收从 读取装置所传送的电磁能量,转换为内部芯片工作所需的电能; (2)读取装置须接收由电子标签将内部的识别码经适当处理后所传送出的数据, 进行辨识处理; (3)若电子标签含有可写入的内存,读取装置可将数据数据传送至电子标签,进行 数据输入作业。 被动式标签,因为不含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价格便宜等优点。由于无线 射频识别储存的是数字数据,因此应用端可以利用加密或解密方式达到保密效果,且很适 合信息流通。在现今最主要的应用为航空旅客与行李管理系统、货架及栈板管理、出货管 理、物流管理等。 在某些情况下,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需要同时读取多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此 时读取之标签讯号可能会有碰撞问题,若是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一个一个传送讯号,读取率自然高,但是当多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同时经过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时,处理标签讯号 碰撞的技术就很重要。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讯号碰撞(Signal Collision) —般可分为标签讯号碰撞以 及读取装置讯号碰撞两大类,前者是指同个读取装置同时收到多个标签所返回的讯号,造 成无法准确判读或误判,后者则是同个标签同时收到多个读取装置所发出的命令以致于造 成冲突。讯号碰撞会造成讯号传递失败、流失,甚至讯号错误的解读形成数据错误等等,形 成识别的阻碍。 目前在产业中解决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传输发生讯号碰撞之方法多半采用分时多 任务传输处理(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技术,控制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 取装置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讯号传输之发送,但是此种处理方式较适用于无线射频识别读取 装置数目较少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 一旦布建之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数目达到一 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之技术问题 然而在习知技术中,以分时多任务传输处理之防止讯号碰撞技术有先天上之限 制,意即在布建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达到一定数目时,易造成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分时 频率过高之问题,造成系统整体之可靠性降低。 缘此,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回送标签讯号时产生频移以避免封包碰撞之方法,确保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在回送标签信息至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装置不易发生讯号碰撞。 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之技术手段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习知技术之问题所采用之技术手段为一种以多频道传输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包括有若干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及至少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包括有至少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同一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中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同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而不同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异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包括有一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一内存单元、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用以收发预定之传输频段之无线信号。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包括有一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一内存单元及一多频道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多频道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亦可以是若干个若干个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用以收发对应于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传输频段之无线信号。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在同时与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收发无线信号时,由于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工作于不同之工作频率,使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之间避免发生封包碰撞。 本专利技术对照先前技术之功效 经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可以使得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无线射频识别标 签之数目增加时,利用简易之硬件设计手段,有效地避免讯号封包碰撞之情形,使其得以维 持系统可靠性及数据传输之完整性,减少因封包碰撞造成之误判或是数据读取的遗漏。同 时,亦可以减少因布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数量所需之大量成本花 费,有效降低硬件布建之成本。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之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之说明。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系统组成方块图; 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之无线信号传送示意图; 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系统组成方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示意图。如图所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100包括若干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1、 G2、 G3,其中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1包括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la、 lb、 lc,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2包括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a、2b、2c,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3包括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3a、3b、3c。其中同一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中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同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而不同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异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由于无线传输时,可能因内部组件老化或外部环境干扰的因素,而造成讯号在传送时的频率漂移故以某一频率之正负区间作为传输频段,以免遗漏讯号之接收。因此,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1、G2、G3可分别经由一以相异传输频段传输之无线信号S1、S2、S3传输至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4,并可将数据传输至与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4连接之一主控设备5。本实施例中虽以三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为例,但熟习此技艺者当知应用之群组数目并不受此限制。 参阅图2,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系统组成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图分别以图1中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l、 G2、 G3其中之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作说明。以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1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la为例,其包括一微处理器lla,分别连接有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12a、一内存单元13a、一电能供应单元14a。其中内存单元13a储存有一标签信息131a,标签信息131a包括有一标签识别码132a及一标签识别数据133a。 相似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2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a包括一微处理器21a,分别连接有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22a、一内存单元23a、一电能供应单元24a。其中内存单元23a储存有一标签信息231a,标签信息23la包括有一标签识别码232a及一标签识别数据233a。 与上述两者相似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G3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3a包括一微 处理器31a,分别连接有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32a、一内存单元33a、一电能供应单元34a。其 中内存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多频道传输避免封包碰撞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该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包括有至少一具有标签信息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同一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中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一相同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而不同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相异之传输频段进行无线传输;至少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包括有一多频道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用以收发该各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群组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之标签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信尧谢元宁李大永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