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识别方法及读写器和射频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137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签识别方法及读写器和射频识别系统,涉及通信领域,用以解决现有防碰撞算法在碰撞的情况下,标签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其中所述标签识别方法包括:获得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识别所述标签ID。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签识别方法,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除了利用已知信息外,还对碰撞位信息分析其可能有的标签ID排列组合情况,从而可以实现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提高标签ID识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识别方法及读写器和射频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 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 获取相关信息,实现对被识别的自动识别。作为一项关键技术,RFID由于其 众多便利的特点和多领域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有着十 分广泛的应用前景,RFID不但可以替换目前使用较多的条形码,还可以应用 于物流仓储中的仓库管理、身份识别、交通运输、食品医疗、动物管理、门禁 防盗以及工业军事等多种应用场景,而且它可以适用于环境条件特别恶劣的应 用场景,所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典型的RFID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标签(Tag)和读写器(Reader)。 标签是RFID系统的数据载体,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即标签ID,标签 附着在物体表面或嵌入物体内部,以标识目标对象。读写器的主要任务是向标 签发射读取命令,接收标签返回的应答,并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 然后将对象标识信息传输到后台主机以供处理。如图1所示的RFID系统中,在一个读写器对多个标签的阅读^^莫式下,RFID 系统需要识别出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标签,由于标签是在读写器控制下被动工作 的,而且所有标签工作在同一频段,因此,如何有效的避免标签识别过程中的 数据碰撞、并尽可能快的识别完所有的标签,成为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在现有的防碰撞算法中,如果读写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碰撞,它将 释放接收到的碰撞信息,并发送命令(如Binary Tree算法流程中的失败命令),4接收到命令且满足回复条件的标签将重新回复数据。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防 碰撞算法在碰撞的情况下,标签识别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识别方法及读写器和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在碰 撞的情况下,提高标签识别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 息,识别所述标签ID。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标签和读写器,所述标签,用于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标签ID信息;所述读写器,用于获得所述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已 知信息,并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 已知信息,识别所述标签ID。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读写器,所述读写器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 位信息和已知信息,识别所述标签ID。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签识别方法及读写器和射频识别系统中,在出现标 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除了利用已知信息外,还对碰撞位信息分析 其可能有的标签ID排列组合情况,充分利用每次获得的标签ID信息,对该信 息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实现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提高标签ID识别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RFID系统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标签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3为本专利技术标签ID数据格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标签ID组合后信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标签ID信息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标签识别方法流程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标签ID的组合情况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标签识别方法的流程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标签ID信息的结构示意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标签ID示意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标签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识别方法,参见图2所示,包括下列主要步骤S20、获得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或已知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的ID信息可以采用Manchester编码,某位的值 是在一个位窗(tbit)内由电平的改变来体现,即上升沿(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跳 变)表示逻辑,O,,下降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跳变)表示逻辑,r。如图3 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标签ID数据格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多个标签同时 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则接收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相互抵消,以致在整个位窗 的持续时间内接收到的是不间断的载波信号,这种状态导致错误,即出现"没 有变化"的状态,从而可以准确地探测出碰撞位。在本实施例中,标签ID总长度可以是64bits(8bytes)、 96bits(12bytes)、 256bits(32bytes)等,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标签ID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其中已知信息包括O和l,碰撞位信息为X,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位窗(tbit), 0代表标签ID在该比特位上都是上升沿,1代表标签ID在该比特位上都是下 降沿,X代表碰撞位信息,即标签ID在该比特位上既有上升沿也有下降沿,… 代表标签ID的其他已知位(0或1 )。S22、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 已知信息,识別所述标签ID。所述标签ID信息从单个比特来看,可能为0、 1或X三种状态,只要出 现碰撞位信息X,在现有技术中都是视为无效的,因而将接收的该碰撞信息释 放,重新要求标签发送标签ID,导致标签ID识别效率低。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 标签识别方法中,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凝:据^i撞时,除了利用已知信 息0、 l外,还对碰撞位信息X分析其可能有的标签ID排列组合情况,充分 利用每次获得的标签ID信息,对该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实现同时识别多 个标签,提高标签ID识别效率。更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定标签ID的方法,设定 标签ID规则,从而减少标签ID组合情况,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 碰撞时,通过分析标签ID规则可以识别多个标签ID,达到防碰撞的目的。更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果分析所述^s並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不7能识别所述标签ID,则记录本轮标签ID的分析结果。更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 识别所述标签ID包括在存在本轮之前的标签ID的分析结果时,分析所述碰 撞位信息、已知信息和所述本轮之前的标签ID的分析结果,识别所述标签ID。以下通过三个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以两位发生石並撞的情况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识别方 法。如图5所示,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标签ID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    在出现标签ID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时,分析所述碰撞位信息和已知信息,识别所述标签I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