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383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的方法,由主控设备通过网络系统发送更新情报信息至网关器,再依据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所储存的位置,由该主控设备通过该网关器或直接由该网关器传送该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予该各个指定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微处理器依据该接收到的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储存至该内存单元中的韧体数据储存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方法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针对接触式系统的缺点而发展出来的,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的应用技术,使用时无需接触或瞄准,且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短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形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在线追踪产品及零件;长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数十公尺,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分等。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比拟的。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RFID Reader)和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利用无线射频讯号以无线方式传送无线射频识别巻标内的信息至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不光是只有设计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其相关的应用软件和服务的商机是十分的庞大的,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的公司相继投入如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设计、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设计及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相关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随着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不断研究与开发,常常需要对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进 行韧体的更新动作。传统的更新方式不外乎将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内部记忆数据通过特 定装置进行改写,这种更新的方式不但需要一台一台地去进行,还需要确认每一台读取装 置是否已经更新过。如果是一般在利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进行定位时,会需要设置多个分 散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侦测站点,以对无线射频识别巻标的位置进行判断,在这种 情况下, 一旦开发了新的系统需要对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进行更新时,工作人员就得亲 自到每个侦测站点进行更新,或是传送数据给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负责人来进行更 新,过程繁复劳累。另外有些用于道路收费、车辆管制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平常没有 人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是需要进行更新,就变得必须派遣人力去现场才能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传统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在需要韧体更新时,使用者必须亲 自对每一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来进行更新动作,一旦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数量过 多、设置位置分散、设置在无人管理场所,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数 量过多,不但要一一去更新,更需要逐一确认是否已经更新过,更新完发现有问题要再度更 新时,就要全部重做一次,十分没有效率;设置位置分散,就需要费力东奔西跑,或是花时间 一个个传递档案过去给管理人员更新,并且难以了解对每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之更新 情况一一确认;设置在无人管理场所时,就得额外派遣人力才能进行作业,不论在研究开发4的过程或是实际使用的途中,皆是多余的花费。 缘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 的方法,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统一由主控设备统一进行更新及确认的动作,不需对 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逐一进行操作。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网络系统远程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 体的方法,不论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设置位置分散或是设置场所偏远,使用者皆能从主 控设备自远程进行更新的动作。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网络系统同时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 体的方法,不论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数量多寡,皆能通过统一的管控与数据传输, 一并 使所有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同时进行更新。 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的方法,由主控设备通过网络系统发送更新情报信息至网关器,再依据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所储存的位置,由主控设备通过网关器或直接由网关器传送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予该各个指定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微处理器依据接收到的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储存至内存单元中的韧体数据储存区。 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网关器还依据传来的更新情报信息与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内存单元中韧体数据储存区的韧体数据进行比较,产生读取装置更新需求序列信息予主控设备,供使用者指定要更新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通过主控设备产生更新读取装置指定信息予网关器。 本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经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在通过网关器及 网络系统与主控设备连接后,使用者只须在主控设备便能一次对所有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 装置发送更新命令,并且更新用的数据只要储存一份在主控设备或网关器中,便能让所有 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都接收的到。还通过网关器的回报,让使用者了解各个无线射频 识别读取装置的下载更新状况。如此一来,不但减少更新所花费的时间,较传统的方式在更 新上更为简单,在更新确认时亦更为快速。 再者,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就算设置的位置分散,或是设置在无人管理的偏远 场所,使用者皆能通过网络系统来加以管控,没有数据传输上的问题,当然更不需花费人力 到场处理,不但加速整个作业的流程,亦节省人力资源的消耗。 此外,更新的动作通过系统化的架构及自动化的流程设计,使得不论无线射频识 别读取装置的数量再多,使用者皆能藉由主控设备的管控,通过网关器一口气传送数据给 所有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使所有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同时进行更新。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连接 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系统功能方块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控设备与网关器间的传输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系统功能方块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控设备与网关器间的传输时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 的系统连接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 系统,包括有三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a、lb、lc,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a、lb、lc 通过网关器(gateway)2及网络系统3与主控设备4连接。虽然在示意图中只有三个无线 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a、lb、lc,但实际应用时可为任意数量,使用一个或多个端看使用时的 需求。 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 的第一实施例的系统功能方块图。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a包括有微处理器lla,其分别 连接有无线射频收发模块12a、内存单元13a及网关器连接接口 14a。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 置la通过网关器连接接口 14a连接至网关器2。而内存单元中13a具有韧体数据储存区 131a,用以储存至少一笔韧体数据。 相似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b包括有微处理器llb,其分别连接有无线射频 收发模块12b、内存单元13b及网关器连接接口 14b。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b通过网关 器连接接口 14b连接至网关器2。而内存单元中13b具有韧体数据储存区131b,用以储存 至少一笔韧体数据。 同样相似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lc包括有微处理器llc,其分别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网络系统更新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韧体的方法,该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通过网关器及该网络系统与主控设备连接,该主控设备配置有至少一笔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包括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内存单元及网关器连接接口,其中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通过该网关器连接接口连接至该网关器,而该内存单元中具有韧体数据储存区,用以储存至少一笔韧体数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该主控设备发送更新情报信息至该网关器;(b)、由该主控设备传送该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予该网关器;(c)、该网关器同时传输该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予该各个指定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d)、该各个无线射频识别读取装置的微处理器依据该接收到的读取装置韧体更新数据储存至该内存单元中的韧体数据储存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信尧郑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