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807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洗手后吹出空气流来干燥手的干手装置,即使是紧凑型也能够防止高压空气泄漏或者水滴飞溅,并且能够缩短干燥时间。所述干手装置在手插入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吹出喷嘴,并且设置有从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上吹出喷嘴的上排气管道和从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下吹出喷嘴的下排气管道,作为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装置外部空气的第一吸气口和吸入手插入部内的空气的第二吸气口,吸气管道具有连通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的吸气通道,在该吸气通道内设置有切换挡板,并且通过切换该切换挡板使所述吸气管道与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洗手后吹出空气流来干燥手的干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卫生地干燥洗净后的手,使用一种向手吹出高压空气流来使其干燥的 干手装置。而且,为了缩短干燥时间,通过安装加热器把高温的高压空气流吹向湿手。然而,在把手大体水平地插入、并通过从上侧吹出的高压空气流来使手干燥的方 式中,虽然使手的上侧干燥但下侧并没有干燥,因此在干燥手的下侧时,需要把手正反面翻 转并再次利用高压空气流吹干的步骤,从而导致干燥时间增加。因此,已经提出了一种在手 插入部的上下两侧设置吹出喷嘴,从而同时干燥手的正反两面的干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并且,还有一种即使只从手插入部上侧吹出高压空气流,也能够通过一边搓手一 边吹出高压空气流来促进干燥,并且使手插入部的容积为能够搓手程度的干手装置也为公 众所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2720722号干燥湿手的干手装置优选的是尽可能紧凑。并且,即使是紧凑型且只有一个用于 干燥手的吹出喷嘴,也能够通过搓手缩短干燥时间。然而,如果有上下两个吹出喷嘴,则能 够更进一步促进干燥。此外,如果把湿手插入手插入部并吹出高压空气,则会产生水滴向外飞溅的问题。 特别是如果是紧凑型并且在手插入部的上下两侧设置吹出喷嘴,则吹出的空气量也增加, 会更进一步使飞溅问题恶化。因此,希望有一种即使是紧凑型也能够防止高压空气泄漏或 者水滴飞溅,并缩短干燥时间的干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紧凑型也能够防止高压空 气泄漏或者水滴飞溅并且能够缩短干燥时间的干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干手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手的手插入部、吸气口、 吸气管道、高压空气产生部、排气管道以及吹出喷嘴,并且向插入所述手插入部的手吹出高 压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手装置在所述手插入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吹出喷嘴,并且 设置有从所述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所述上吹出喷嘴的上排气管道和从所述高压空气产 生部连通到所述下吹出喷嘴的下排气管道,作为所述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装置外部空气的 第一吸气口和设置在所述手插入部的内部、吸入所述手插入部内的空气的第二吸气口,所 述吸气管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吸气通道,在该吸气通道内设置 有切换挡板,并且通过切换该切换挡板使所述吸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 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干手装置,S卩,由于能够使用上下两个吹出喷嘴 来快速地进行干燥,并且吸入手插入部内的空气来生成高压空气,所以能够使吹向手插入 部内的高压空气或从手上吹散的水滴不会向装置外部漏出。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所述第二吸气口是细长线形吸气口,设置在所述 手插入部内侧的、与插入的手的指尖方向相对的壁面上。按照这种结构,由于第二吸气口与 连接高压空气产生部的吸气管道连通,所以该线形吸气口能够发挥与吸尘器的吸引口类似 的吸引力,从而能够吸引吹向手插入部的高压空气或者从手上飞散的水滴。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在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切换挡板之间设置有 水分离部。按照这种结构,即使从第二吸气口吸入了水滴,也能够利用水分离部使水和空气 分离,只使空气流入吸气管道,从而能够把不含水分的空气作为干燥用的高压空气使用。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当把手插入所述手插入部内开始干燥时,所述切 换挡板位于遮断所述第一吸气口并且从所述第二吸气口吸入空气的位置,在经过预定时 间后,所述切换挡板切换至遮断来自所述第二吸气口的空气流并且从所述第一吸气口吸入 空气的位置。按照这种结构,在手湿了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第二吸气口使手插入部内的空气 循环,进行干燥,使水滴不会被吹出到外部,并且在相对干燥的阶段使用装置外部的空气来 吹出高压空气从而促进干燥。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在所述水分离部附近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当该湿 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预定湿度以下时,切换所述切换挡板从所述第一吸气口吸入空 气。按照这种结构,能够使用湿度传感器检测水滴不再飞散的时间,并快速切换挡板,从而 能够缩短干燥时间。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在所述手插入部的下部设置有下托盘和排水容 器,在该下托盘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排气管道连通的下托盘排气管道和所述下吹出喷嘴,并 且设置有与所述排水容器连通的排水孔。按照这种结构,能够把设置在手插入部下侧的下 托盘兼用做下排气管道和回收水用托盘。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设置有把由所述水分离部分离后的水引导至所 述排水容器的水分离回收口,并且所述排水容器相对于装置主体装拆自如。按照这种结构, 如果排水容器内贮满了水,则能够把排水容器取下从而排掉贮满的水。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通过使下托盘排气管道和下排气管道自如地连 接或脱离,使下托盘相对于装置主体装拆自如。按照这种结构,由于能够把下托盘从装置主 体取下进行清扫,因此构成了容易维护保养的干手装置。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下托盘的承接面具有从其周向边缘部朝向所述 排水孔向下倾斜的形状。按照这种结构,能够把落下至下托盘中的水滴贮存在排水容器中。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所述下托盘由经过抗菌处理的树脂吹塑成型品 制成。按照这种结构,在干燥湿手时,能够不污染手,清洁地进行干燥。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对所述下托盘进行了防水处理。按照这种结构, 由于是不容易附着污物的管道,因此可以保持能够清洁地进行干燥的状态。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干手装置中,所述上侧和下侧的两个吹出喷嘴的吹出方向朝 向所述手插入部的中央部内侧。按照这种结构,由于空气流不会从手插入部的前侧开口部 吹出,因此能够把从吹出喷嘴吹出的高压空气或者从手上飞散的水滴有效地引导至内侧的 第二吸气口。根据本技术,由于所述干手装置在手插入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吹出喷 嘴,并且设置有从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上吹出喷嘴的上排气管道和从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下吹出喷嘴的下排气管道,作为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装置外部空气的第一吸气口和设 置在手插入部的内部、吸入该手插入部内的空气的第二吸气口,吸气管道具有连通第一吸 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的吸气通道,在该吸气通道内设置有切换挡板,并且通过切换该切换挡 板使吸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所以可以得到这样 一种干手装置,即,当手湿时,一边通过第二吸气口吸入飞散的水滴一边进行干燥,当干燥 到一定程度不会担心水滴飞散时,一边从第一吸气口吸入空气一边进行干燥,从而能够防 止高压空气泄漏或者水滴飞溅并且能够缩短干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干手装置内部结构的简要说明图,(a)是表示吸入手插入 部内空气的状态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吸入装置外部空气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干手装置的简要说明图,(a)表示主视图,(b)表示吹出喷嘴的 另一种实施方式,(c)表示第二吸气口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3是本技术干手装置的下托盘的简要说明图,(a)表示说明下托盘的装拆 状态的侧剖视图,(b)表示下托盘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干手装置沿图3的A-A和B-B方向的剖视图,(a)表示沿A_A方 向的剖视图,(b)表示沿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干手装置2高压空气产生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手装置,其包括用于容纳手的手插入部、吸气口、吸气管道、高压空气产生部、排气管道以及吹出喷嘴,并向插入所述手插入部的手吹出高压空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手插入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吹出喷嘴,并且设置有从所述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上吹出喷嘴的上排气管道和从所述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到下吹出喷嘴的下排气管道,  作为所述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装置外部空气的第一吸气口和吸入所述手插入部内的空气的第二吸气口,  所述吸气管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吸气通道,在该吸气通道内设置有切换挡板,并且通过切换该切换挡板使所述吸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彦弥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