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燃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60455 阅读:5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气孔、控制阀、气仓、活动板、旋转轴、支撑柱、气囊、活动密封板、滑槽、储物仓、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滑轮和双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连接紧凑,造价合理,使用安全性高,提升力强,使用简单,使用时,将双开门打开,向储物仓中放入所需提升的重物,然后关闭双开门,通过控制器使控制阀打开,空气压缩机进行工作,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仓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拉力,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排入气囊,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推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滑轮沿着滑槽移动,储物仓向上移动,当储物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控制阀,适合推广使用。

Air power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powered lifting device, including air hole, control valve, gas chamber, a movable plate, a rotating shaft, a support column, air bag, the movable sealing plate, chute, storage, air powered lifting device body, pulley and double do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and compact, reasonable cost, high use safety, enhance the ability, easy to use, when in use, the double doors open to the storage bin in the required weight, and then close the door, through th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valve open, air compressor to work, the air compressor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gas chamber of the air, the storage bin to pull,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compressor to compress the air into the air bag, the storage of the upward thrust, the two force, moving along a chute, storage bin to move to the desired position, when the mobile storage, close the control valve, is suitable f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装置,具体为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属于空气动力实际应用

技术介绍
物体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它由两个分布力系组成:一是沿物体表面面元法线方向的法向分布力系,另一是在表面面元切平面上的切向分布力系。空气动力通常就是指这两个力系的合力。现在几乎所有的提升装置都是采用的用电动卷扬机或电动绞车拉动钢丝绳来提升的,但由于受钢丝绳强度限制,这类提升装置都存在这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提升高度受限,现在最大功率的一般提升装置也只能达到数百米,若有需要更高提升高度的,就只有分段提升了,这势必增加工程造价和难度;所提升的荷载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如矿井中用于提升矿石的绞车,每次提升的矿石也难以超过百吨;对于要求提升重荷载、大高度的一般提升装置,所需动力较大,动则需要数百千瓦,耗能较高;几乎所有这类提升装置发生的事故,都是因电动卷扬机失控和钢丝绳断裂而造成的,但是传统的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存在动力不足,在很多时候不能提升较重的物体,使用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进行大型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气孔、控制阀、气仓、活动板、旋转轴、支撑柱、气囊、活动密封板、滑槽、储物仓、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滑轮和双开门,所述气孔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上;所述气孔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气仓;所述气仓的下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旋转轴设置在储物仓的下端;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的下端;所述储物仓的下方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密封板;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储物仓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的中端;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安装着滑轮;所述储物仓上安装有双开门,使用时,将双开门打开,向储物仓中放入所需提升的重物,然后关闭双开门,通过控制器使控制阀打开,空气压缩机进行工作,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仓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拉力,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排入气囊,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推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滑轮沿着滑槽移动,储物仓向上移动,当储物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控制阀;在储物仓需下移时,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向气仓内注入空气,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囊内部的空气排出。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对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进行多项控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气孔和控制阀,且两个气孔连接着不同的空气压缩机。进一步的,为了提升气仓的密封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所述活动板的大小与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大小相等且周端安装有密封圈。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滑槽采用T型结构且滑轮刚好能够与滑槽紧密相连。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下落过程中储物仓的震动,所述气囊采用耐磨高强度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支撑柱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连接紧凑,造价合理,使用安全性高,提升力强,使用简单,使用时,将双开门打开,向储物仓中放入所需提升的重物,然后关闭双开门,通过控制器使控制阀打开,空气压缩机进行工作,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仓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拉力,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排入气囊,使储物仓产生向上的推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滑轮沿着滑槽移动,储物仓向上移动,当储物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控制阀;在储物仓需下移时,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向气仓内注入空气,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囊内部的空气排出,达到控制下降速度的效果,另外在一台空气压缩机发生故障时本设备依旧可以进行使用,不会造成安全事故,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本技术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易于清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孔,2、控制阀,3、气仓,4、活动板,5、旋转轴,6、支撑柱、7、气囊,8、活动密封板,9、滑槽、10、储物仓,11、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2、滑轮,13、双开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各种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请参考附图1,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气孔1、控制阀2、气仓3、活动板4、旋转轴5、支撑柱6、气囊7、活动密封板8、滑槽9、储物仓10、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滑轮12和双开门13,所述气孔1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上;所述气孔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2;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上端设置有气仓3;所述气仓3的下端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储物仓10的下端;所述支撑柱6固定安装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下端;所述储物仓10的下方设置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密封板8;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滑槽9;所述储物仓10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中端;所述旋转轴5上固定安装着滑轮12;所述储物仓10上安装有双开门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气孔1和控制阀2,且两个气孔1连接着不同的空气压缩机,达到对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进行多项控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的效果;所述活动板4的大小与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大小相等且周端安装有密封圈,提升气仓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所述滑槽9采用T型结构且滑轮12刚好能够与滑槽9紧密相连,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气囊7采用耐磨高强度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支撑柱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下落过程中储物仓10的震动。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双开门13打开,向储物仓10中放入所需提升的重物,然后关闭双开门13,通过控制器使控制阀2打开,空气压缩机进行工作,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仓3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储物仓10产生向上的拉力,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排入气囊7,使储物仓10产生向上的推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滑轮12沿着滑槽9移动,储物仓10向上移动,当储物仓10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控制阀2;在储物仓10需下移时,上端的空气压缩机向气仓3内注入空气,同时下端的空气压缩机将气囊7内部的空气排出,达到控制下降速度的效果,另外在一台空气压缩机发生故障时本设备依旧可以进行使用,不会造成安全事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气孔(1)、控制阀(2)、气仓(3)、活动板(4)、旋转轴(5)、支撑柱(6)、气囊(7)、活动密封板(8)、滑槽(9)、储物仓(10)、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滑轮(12)和双开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上;所述气孔(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2);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上端设置有气仓(3);所述气仓(3)的下端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储物仓(10)的下端;所述支撑柱(6)固定安装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下端;所述储物仓(10)的下方设置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密封板(8);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滑槽(9);所述储物仓(10)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中端;所述旋转轴(5)上固定安装着滑轮(12);所述储物仓(10)上安装有双开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气孔(1)、控制阀(2)、气仓(3)、活动板(4)、旋转轴(5)、支撑柱(6)、气囊(7)、活动密封板(8)、滑槽(9)、储物仓(10)、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滑轮(12)和双开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设置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上;所述气孔(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2);所述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上端设置有气仓(3);所述气仓(3)的下端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储物仓(10)的下端;所述支撑柱(6)固定安装在空气动力提升装置本体(11)的下端;所述储物仓(10)的下方设置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密封板(8);所述空气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燃
申请(专利权)人:鲁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