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672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在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槽(1)和轴承沟道(3),注油槽(1)上设置有通向轴承滚动体(5)的注油孔(2),注油孔(2)位于轴承沟道(3)内;采用上述结构的外圈,使轴承在使用中,能直接有效的将清洁的润滑油加注到轴承沟道(3)内,润滑轴承滚动的各表面,避免了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的外圈,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
技术介绍
在某些应用领域,轴承的使用环境相对来说非常恶劣,轴承直接与灰尘、泥浆、水等接触,从目前轴承的使用情况来看,外部杂质的浸入等原因使得轴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造成轴承腐蚀、磨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另外,在部分使用角接触球轴承的机械设备中,需定期或长期对轴承加注润滑油,传统的方法由于轴承结构的原因,很难直接有效的加注在轴承滚动表面,轴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从而过早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在不影响轴承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一种带有注油孔及注油槽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结构,使轴承在使用中加注润滑油时能直接,有效的将润滑油加注在轴承沟道内,且清洁度得到有效保证。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在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槽和轴承沟道,注油槽上设置有通向轴承滚动体的注油孔,注油孔位于轴承沟道内。 从轴承的承载能力考虑,注油孔设置应避开轴承中滚动体的接触区。 润滑油通过机械设备上轴承壳体的注油孔进入轴承外圈的注油槽内,然后流经注油孔,再进入轴承沟道内部,实现润滑油直接有效的加注在轴承滚动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的外圈,使轴承在使用中,能直接有效的将清洁的润滑油加注到轴承沟道内,润滑轴承滚动的各表面,避免了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失效。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带有注油槽1、轴承沟道3,注油孔2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结构,注油孔2与注油槽1中心一致,注油孔2同时位于轴承沟道3内,但避开轴承中转动体4的接触区5,所以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并无影响。 使用中润滑油通过机械设备上轴承壳体的注油孔进入轴承外圈的注油槽1内,然后流经注油孔2,再进入轴承沟道3内部,能直接有效的将清洁的润滑油加注到轴承沟道3内,润滑轴承滚动的各表面,实现润滑油直接有效的加注在轴承滚动表面,使轴承得到良好 的润滑,避免了轴承因润滑不良而过早失效、损坏。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 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槽(1)和轴承沟道(3),注油槽(1)上设置有通向轴承滚动体(4)的注油孔(2),注油孔(2)避开轴承中滚动体(4)的接触区(5)位于轴承沟道(3)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在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槽(1)和轴承沟道(3),注油槽(1)上设置有通向轴承滚动体(5)的注油孔(2),注油孔(2)位于轴承沟道(3)内;采用上述结构的外圈,使轴承在使用中,能直接有效的将清洁的润滑油加注到轴承沟道(3)内,润滑轴承滚动的各表面,避免了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失效。文档编号F16C33/58GK101749327SQ20091026486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姚进, 沈忠明, 苏武, 蔡旭东, 邵雪良, 郭静瑜 申请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注油结构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槽(1)和轴承沟道(3),注油槽(1)上设置有通向轴承滚动体(4)的注油孔(2),注油孔(2)避开轴承中滚动体(4)的接触区(5)位于轴承沟道(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明郭静瑜蔡旭东邵雪良姚进苏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