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内沟道磨床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生产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内沟道磨床。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的轴承内沟道磨床上设置有电磁无心夹具Al,轴承内圈工件从料道A2滑到电磁无心夹具Al前,电磁无心夹具Al夹紧轴承内圈工件,通过工件驱动油缸 A3推动电磁无心夹具座A4向右缓慢运动与磨轮A5接触,通过磨轮A5对紧轴承内圈工件磨出内沟道。其不足之处是1、它的电磁无心夹具座A4向右的运动通过油缸液压驱动,一是油缸存在环境污染,二是运动精度较差,造成加工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现在轴承精度的需要。2、它的磨轮A5依靠磨轮电机A6通过链轮和链条带动,链轮和链条带动磨轮A5振动大,造成磨轮A5的加工精度差。3、它的磨轮修复器A7也是依靠修复油缸A8液压驱动,造成磨轮A5修复时精度较差,带来磨轮A5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内沟道磨床改良结构,它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确保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轴承内沟道磨床改良结构,包括电磁无心夹具和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导杆,电 ...
【技术保护点】
轴承内沟道磨床改良结构,包括电磁无心夹具(1)和机架(2),机架(2)上固定有导杆(3),电磁无心夹具(1)固定在电磁无心夹具座(4)上,电磁无心夹具座(4)插套在导杆(3)上,磨轮修复器(5)插套在导杆(3)上,磨轮电机(6)带动磨轮(7)转动,其特征在于:电磁无心夹具座(4)上固定有夹具座螺母(8),工件驱动伺服电机(9)的转轴上固定有工件驱动丝杆(10),工件驱动丝杆(10)螺接在夹具座螺母(8)上;磨轮修复器(5)上固定有修复器螺母(11),修复器驱动伺服电机(12)的转轴上固定有修复器驱动丝杆(13),修复器驱动丝杆(13)螺接在修复器螺母(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锋,陈军,伍造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