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林栋专利>正文

牧草基乳酸菌强化发酵技术及行走式多功能牧草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482 阅读:9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牧草基乳酸菌强化发酵技术及行走式多功能牧草加工机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饲料加工中一种利用高蛋白牧草作为培养基主料,进行乳酸菌强化发酵,就地生产廉价高效的高蛋白饲料发酵剂,用于秸秆、糟渣强化发酵的加工方法及集收获打浆、压榨稀释、接种制粒于一体的行走式多功能牧草收获加工机和高蛋白强化发酵复合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牧草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生产生物蛋白质饲料,一举多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
,特别是饲料加工中一种就地利用高 蛋白牧草作为培养基主料,进行乳酸菌强化发酵,生产廉价高效的高蛋白饲料发酵剂,用于 秸秆、糟渣等饲料发酵的加工方法及一种集收获铡切、揉搓研磨、多级稀释压榨、接种搅拌、 脱水制粒于一体的多功能收获加工机和高蛋白复合发酵饲料。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酒糟、糖渣、醋渣、淀粉渣、酱油渣、 味精渣、豆腐渣、药渣、油渣等各种农业废弃物和食品加工产生的糟渣及木本饲料非常丰 富,处理之后作为饲料利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如采用海星牌秸秆发酵活干菌、"曙光一 号"活菌制剂、"活力99生酵剂"、"粗饲料降解剂"等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后,蛋白质的消化 率、消化能和代谢能、糖分、氨基酸、维生素显著提高。但是,经处理的秸秆、粉渣等饲料总的 粗蛋白没有多大变化,饲用过程中还需补充大量蛋白质饲料。且单位菌种处理原料数量小, 发酵时间长,加工成本高。 一包"粗饲料降解剂"只能处理500公斤糟渣或150-400公斤秸 秆,投入产出低。 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被家畜利用的可食部分不足20% ,开发潜力很大,若将可 食部分的利用率提高到50%,尚有2亿t以上的作物秸秆可被利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 阔。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木薯渣为原料,利用工业糖化酶和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utilis)固态发酵,制取单细胞蛋白饲料,配料经高压灭菌预处理(糖化60-62t:, 30min)、冷却(30°C )、酵母种子液固态发酵(30°C , 3d),添加尿素3% 、硫酸铵6% ,在糖化酶 用量为4%、含水量为70%、发酵时间7211、酵母接种量10%的条件下,粗蛋白质含量由底物 的11.59%提高到产物的28.28%,提高了 16.69个百分点。该方法利用工业糖化酶,发酵 过程易于控制,不需要选育淀粉分解菌,使培养成本降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但燃 料及辅料用量大,处理费用还是比较高。 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养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及木本植物的枝叶、 树皮等各类栽培或野生植物。 一般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占鲜重2. 5-3 % 、豆科牧草在 3. 2-4. 4 %之间,木本植物的枝叶、树皮等可达2. 5-5 % 。同时,牧草中氨基酸的组成较好, 含赖氨酸较多,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高,B族维生 素、维生素C、E、K的含量较高,含钙丰富,并且钙磷比例较平衡,适口性好。有些木本饲料具 有生命活性的内含物。利用优质牧草提取的叶蛋白,营养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如苜蓿叶蛋 白中粗蛋白含量40% 65%左右,叶蛋白的消化率达62% 72%,能量代谢率为69% 90%,粗蛋白质的生物价为73 79%,每千克叶蛋白浓縮物中代谢能为2800 3200千卡, 有效磷为0. 31 % ,胡萝卜为500 1200毫克,叶黄素为1000 1800毫克,碳水化合物为 5 % 10 % ,矿物质为3 % 7 % ,纤维素小于5 % ,同时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E和K等;沙棘 枝叶及果渣中含有丰富多样的生化物质,无论是果实还是枝叶,其维生素C、 E、 K及胡萝卜 素几乎多于一切果蔬,其枝叶中含有的主要畜牧营养要素粗蛋白也高于牧草之冠的苜蓿干 草和常规饲料玉米、小麦麸等,特别是其畜禽生长营养素评价指标的第一、二、三限制性氨 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粮食饲料,而且其微量元素和主要维生素为其它常规饲料所不及,沙棘饲料特别有利于畜禽体质发育,尤其对畜禽产仔、产蛋 等生殖生命活力具有奇特的作用,本身含丰富的抗氧化、防腐物质,从而非常有利于标准品 的贮存。我国牧草类青绿饲料资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牧草的粗纤 维和秸秆、糟渣等饲料中的粗纤维理化性质基本相同,如果利用高蛋白牧草作为培养基主 料,进行乳酸菌强化发酵,生产廉价高效的高蛋白饲料发酵剂,用于秸秆、糟渣等饲料发酵,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的发展和圈舍养畜技术的推广普及,开展荒山造林种草、封山禁牧、发展生态畜牧,开发绿色植物饲料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高蛋白青绿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大量应用,牧草叶蛋白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解决饲料蛋白质紧缺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牧草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储藏过程极易腐烂变质,能量密度很低,原料的收集、储存、运输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原料运输成本高,加工规模的扩大,原料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幅度会大于规模扩大后成本下降的幅度,通用的经济规模的概念不适合草食畜饲料加工企业。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草原等由农户承包经营,农作物种植分散。分散的草食畜饲料生产和集约化、自动化、连续性的饲料工业转化加工的协调十分困难,大部分研究处于实验室阶段。所以,牧草的就地加工技术和小型加工设备及植物蛋白质饲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绿色植物饲料开发的重点。 有关研究表明,牧草饲料加工技术大面积应用推广不可能像猪鸡精饲料那样采用生产性企业提供饲料产品的产品带动型推广模式,宜考虑通过政府引导,建立中介组织开发饲料资源,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探索和建立"适度规模、就近转化、统筹规划、模块建设、分散生产、集中营销"的产业发展模式。应该根据养草食畜自身特点,采用技术、服务带动型推广模式,在重点养殖区或饲草料资源丰富的优势产区,由技术开发单位和技术服务型企业联合提供技术、资金、设备,联系培养农村有知识、懂经营的农村经纪人建立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发展饲料加工点和专业户,为农户提供加工技术、饲料配方和饲料加工、配制服务,采取来料加工、品种兑换、收购、贮存等多种形式,就地取材,开展饲料就地加工、贮存、销售。这样,一方面以当地养殖需要的饲料开发和销售为主,为草食畜提供大量廉价优质饲料,满足当地养殖户的需要,提高养殖效益和种草效益,调动植树种草发展养殖的积极性,一方面以外地市场需要的饲料开发和销售为主,为单胃畜禽提供高蛋白饲料,调剂余缺,减少饲草贮藏运输成本,扩大加工规模,扩展饲草销路,扩大外销,提高企业的加工水平和盈利能力。 目前牧草的加工调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主要集中在保证青干草品质和质量方 面。 —是收获时间的研究。适宜的收获时间是影响青干草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禾本 科牧草最适宜的收获期是抽穗期,豆科草是孕蕾期至初花期。在生产中,常因收获太晚,草 质老化,营养物质损失严重。如苜蓿初花期收割虽产草较少,但草质好,大部分可被羊采食; 而结荚期收割,草虽较多,但大部分变粗硬,总养分下降。再如夏季的各种野草,只要无毒, 割晒喂羊效果很好,而秋后的枯草,只是干柴一把,营养贫乏,有的甚至不如秸秆。 二是青干草调制技术研究。青干草的质量还取决于调制技术,人工脱水时营养损 失很少,而晒干时干物质、粗蛋白质的损失达20%左右。为尽量减少损失,生产中常将刚割 获的草铺开、曝晒、勤翻动,加快水分蒸发,使水分尽快降至40%以下,以减少细胞饥饿代谢造成的养分损失,再将草堆成松散的小堆或移至通风良好的荫棚下晾干,可减少由于日光 曝晒而破坏胡萝卜素。 为了提高牧草质量,减少营养损失,苜蓿颗粒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但鲜草 从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牧草基乳酸菌强化发酵技术是利用高蛋白牧草作为培养基,驯化选育适宜牧草培养基繁殖生长的优秀菌种,进行乳酸菌高蛋白强化发酵,培育乳酸菌强化发酵剂,用于秸秆、糟渣及木本饲料发酵,生产高蛋白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其特征是:驯化选育适宜牧草培养基繁殖生长的优秀菌株,进行乳酸菌高蛋白强化发酵,生产乳酸菌强化发酵剂,再利用乳酸菌强化发酵剂进行秸秆、糟渣及木本饲料等发酵,加工高蛋白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栋
申请(专利权)人:马林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