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龙专利>正文

尼龙数控双向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303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包括机架、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马达、具有上模传动轮的上模机构、具有滑杆传动轮滑杆机构,其中还包括具有滑套传动轮的滑套机构,滑套机构一端通过滑套传动轮固定于与滑杆机构同端的主轴上,另一端与机架移动连接且具有收容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滑杆机构上端套设于收容通道内且沿收容通道作上下直线移动,机架上具有收容上模机构、滑套机构及滑杆机构的密封空间,上模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滑杆传动轮、滑套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使具有这样技术特征的数控双向传动系统一方面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且成本低;另一方面传动更平稳、噪声更小,能适应高效率、高精度作业需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传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数控双向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为模具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由于模具工业飞速发展,从而使得模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在模具工业中,^t具生产零件的方法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 的生产方法,它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采用 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降 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艮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 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模具工业在现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如机械、电子、轻工、交通和国防工 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其中,数控模具就是模具工业中诸多设备中的 一种。数控模具是一种用数字化控制的先进生产设备,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 精度高、且在批量生产中具有成本低等优点,它为企业缩短试制周期、提高研 发能力以及争先占领市场提供良好条件。相应地,要求安装在数控^t具的传动 系统必须要保证数控模具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模具工作更可靠、 更安全。但是,市面上数控模具的传动系统普遍存在以下的缺点。目前,现有数控模具的传动系统主要由机架、主轴、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 且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轴后端上,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的曲柄滑块 机构、驱动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传动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马达、设置于所机架上且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上,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的凸轮 机构组成,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控制上模刀运动,所述凸轮机构的滑杆控 制下模刀运动,当马达开启带动主轴旋转,带动曲柄滑块的滑块上下作直线运 动,使得受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控制的上模刀沿着所述机架上下作直线切削运 动,同时,也带动安装在同一主轴上的凸轮旋转,从而带动凸轮机构的滑杆沿 凸轮轮廓在套设于机架上的滑杆套内上下作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受所述滑杆控 制的下模具刀也沿着上述滑杆套内上下作直线切削运动。分别通过所述滑块、 滑杆来控制上模刀与下模刀之间相互匹配的 一开一合切削运动,从而实现对产 品加工。但是,由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与机架接触面大, 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容易磨损,加快滑块提早报废,从而降低它寿命;另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产 生高噪声,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工作心情与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数控模具的传 动系统暴露在外面,使得传动系统中各关键运动部件很容易沾上灰尘及具有腐 蚀性的杂质,这样一方面破坏了传动系统里的重要运动部件进而缩短它们的寿 命、间接降低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进而影响成品加工质量;另一方面给操作 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安全隐患。另,现有数控^f莫具的传动系统的结构比较庞大、 成本高,不适应于新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在凸轮机构的滑杆控 制下模刀向上运动过程中是滑杆、滑杆套同时往向运动过程中会容易损伤拉链 带。因此,急需要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具有传动更平 稳、噪声小并能适应高效率、高精度作业需求的尼龙数控双向传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且 具有传动更平稳、噪声小并能适应高效率、高精度作业需求的尼龙数控双向传 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尼龙数控双向传动 系统,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枢接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马达、具有上模传动轮的上模机构、具有滑杆传动轮的滑杆机构,所述上模机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 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后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所述滑杆机构 一端通过所述滑杆传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 连接,其中,还包括具有滑套传动轮的滑套机构,所述滑套机构一端通过所述 滑套传动轮固定于与所述滑杆机构同端的主轴上,另 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 动连接且具有收容所述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所述滑杆机构上端套设于所 述收容通道内且沿所述收容通道作上下直线移动,所述机架上具有收容所述上 模机构、滑套机构及滑杆机构的密封空间,所述上模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 所述滑杆传动轮、滑套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较佳地,所述上模传动轮为偏心轮,所述滑套传动轮为滑套凸轮,所述滑 杆传动轮为滑杆凸轮,所述偏心轮安装在所述主轴后端,所述滑套凸轮、滑杆 凸轮同时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所述偏心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所述滑杆凸轮、 滑套凸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在所述偏心轮处于最小径向点时而滑杆 凸轮、滑套凸轮处于最大径向点,使得受上模机构的上模板控制的上模刀和受 滑杆机构的滑杆、滑套机构的滑套同时控制的下模刀作相互配合一开一合切削 运动,实现对拉链布带的加工。通过由偏心轮与滑杆凸轮、滑套凸轮组成的尼 龙数控传动系统,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质量轻。对于滑杆、滑套同时控制的下模刀作向上运动时,详细地先是滑套上升,顶住分带模,接着滑杆上升,顶下模刀。这样使得下模刀在拉链布带充分分开的情况下上顶,不容 易损伤拉链带,且加工更平稳。较佳地,所述滑套机构包括所述滑套凸轮、传送件及固定于所机架上滑动 座组成,所述滑套凸轮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所述传送件一端与所述滑套凸轮 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可移动连接且所述传送件上具有收容所述滑杆 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具体地,所述传送件由滑套、固定于滑套的固定块、枢 接于固定块的轴承及导向板组成,所述固定块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滑套凸轮移 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滑套与所述滑动座可移动连接且具 有收容所述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所述滑套枢接,另一6端与所述滑动座可移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具有供所述滑套滑动的滑动槽,供所 述导向板导向的导向槽。通过所述滑动槽、导向槽, 一方面为滑套、枢接滑套 上的导向板在滑套凸轮驱动下沿该凸轮轮廓线上作上下直线运动提供导向作 用,使得受所述滑套控制的下模刀沿着所述滑动座内上下作直线运动更平稳、具有更小噪声;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滑套机构传动更平稳、更可靠、传动准确度 高,从而提高整个滑套机构传动精度;通过枢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轴承与滑套 凸轮接触,减少由于固定块与滑套凸轮直接接触而加速固定块与滑套凸轮磨损, 从而保证滑套凸轮与滑套传动协调性和精确性;通过包括所述凸轮组成的滑套 机构,使得所述滑套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较佳地,所述上模机构包括所述偏心轮、连杆、滑块组成,所述偏心轮安 装在所述主轴后端,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偏心轮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枢接, 所述滑块沿所述机架可上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滑块包括上模板、导柱、导 套、弹性元件、导柱固定座组成,所述上模板中部与所述连接枢接,所述导套 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板两侧,另一端与所述导柱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导柱一端 通过所述导柱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所述弹 性元件套:&于所述导柱上,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导套^J4,另一端与所述 导柱固定座抵触。通过所述导柱、导套、上模板、弹性元件、导柱固定座组成 的滑块,使得所述上模板上下作直线传动更平稳、更可靠,且具有缓解上模板 对机架冲击从而降低了噪声;同时,与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枢接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马达、具有上模传动轮的上模机构、具有滑杆传动轮的滑杆机构,所述上模机构一端通过所述上模传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后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所述滑杆机构一端通过所述滑杆传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滑套传动轮的滑套机构,所述滑套机构一端通过所述滑套传动轮固定于与所述滑杆机构同端的主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且具有收容所述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所述滑杆机构上端套设于所述收容通道内且沿所述收容通道作上下直线移动,所述机架上具有收容所述上模机构、滑套机构及滑杆机构的密封空间,所述上模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所述滑杆传动轮、滑套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枢接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马达、具有上模传动轮的上模机构、具有滑杆传动轮的滑杆机构,所述上模机构一端通过所述上模传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后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所述滑杆机构一端通过所述滑杆传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滑套传动轮的滑套机构,所述滑套机构一端通过所述滑套传动轮固定于与所述滑杆机构同端的主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可上下移动连接且具有收容所述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所述滑杆机构上端套设于所述收容通道内且沿所述收容通道作上下直线移动,所述机架上具有收容所述上模机构、滑套机构及滑杆机构的密封空间,所述上模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所述滑杆传动轮、滑套传动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传动轮为偏 心轮,所述滑套传动轮为滑套凸轮,所述滑杆传动轮为滑杆凸轮,所述偏心轮 安装在所述主轴后端,所述滑套凸轮、滑杆凸轮同时安装在所述主轴前端,所 述偏心轮最大径向点分别与所述滑杆凸轮、滑套凸轮最大径向点呈反向相对布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机构包括所 述滑套凸轮、传送件及固定于所机架上滑动座组成,所述滑套凸轮安装在所述 主轴前端,所述传送件一端与所述滑套凸轮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可 移动连接且所述传送件上具有收容所述滑杆机构上端的收容通道。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双向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由滑套、 固定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