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2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犊牛养殖过程中采用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入犊牛半腱肌部位的导入方式,导入3~9mg质粒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4%以上,提高饲料报酬10%以上。2)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适宜剂量为5~7mg/头。3)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射稀释液为浓度为0.25%布比卡因的生理盐水溶液。4)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不影响犊牛及其产品安全与质量,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各脏器与肌肉中未见异常形态、结构变化,质粒残留处于未检出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家畜产肉性能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是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的RNA反转录成cDNA,克隆到质粒载体,再转入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纯化等工序而制成的基因表达质粒。有关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对动物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注射到仔猪、羊或家兔等家畜体内后,可显著提高他们的日增重、胴体瘦肉率等产肉性能。研究表明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进入动物体内后,将经细胞膜穴样内陷被摄入动物细胞内,编码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在强启动子的作用下高水平的表达,并经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诱导肝细胞产生IGF-I,而IGF-I能直接作用于动物体内的肌肉等组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增殖。犊牛肉是以公犊牛或淘汰的母犊为原料牛,经过全乳、脂肪乳和人工代乳料或配合饲料养育及屠宰后所得的可食部分的肉类。其与一般牛、猪、羊、禽肉相比更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色浅淡、肉味鲜美、肉质细嫩等现代美食特点。虽然经过三十余年发展,欧美犊牛肉生产已经步入高度组织化、规范化、安全化、档次化、优质化发展阶段,但受可用犊牛资源有限、养殖人工成本偏高制约,犊牛肉仍是受欧美国家市场欢迎的、售价在一般牛、猪、羊、禽肉售价2倍以上的高档奢侈肉制品,如何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降低其饲养成本仍然备受欧美等犊牛肉生产国家高度关注,且在选用肉用杂交犊牛替代奶公犊、增大进场犊牛体重、以植物蛋白替代代乳料中乳类蛋白、利用生产激素等促进因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导入能否提高犊牛产肉性能,其导入最佳剂量如何,还有待研究,未见研究报道。我国犊牛资源充沛,饲养成本低下、养殖福利性,犊牛饲养总成本(1600元/头左右)仅相当于世界第一犊牛肉出口大国荷兰犊牛养殖成本的1/4。在国际市场独牛肉市场紧俏、我国犊牛肉生产发展具有明显产业优势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犊牛肉生产对于提高我国肉类产品国际上竞争力、调整养牛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已具有奇迹重要现实意义。为充分发挥我国犊牛肉生产发展优势,近二十年来国内科研院校围绕纯奶饲养犊牛、进口代乳料饲养犊牛、植物性代乳料饲养犊牛等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受已有研究工作成果饲养犊牛日增重低、饲养成本高等犊牛产肉性能利用水平低下制约,目前我国犊牛肉生产还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化发展阶段,不仅我国犊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无一席之地,而且高档宾馆饭店犊牛肉需求还主要依赖高价进口,如何提高我国犊牛肉产肉性能仍是犊牛肉生产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有鉴于此,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能够显著提高猪、兔、羊日增重、胴体瘦肉率等产肉性能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不同剂量对犊牛产肉性能的影响,经过研究形成了此项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犊牛养殖过程初始阶段,采用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入犊牛半腱肌部位的导入方式,导入3~9mg质粒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4%以上,提高饲料报酬10%以上。2)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适宜剂量为5~7mg/头,可提高犊牛日增重30%以上,提高饲料报酬20%以上。。3)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射稀释液为浓度为0.25%布比卡因的生理盐水溶液。4)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不影响犊牛及其产品安全与质量,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各脏器与肌肉中未见异常形态、结构变化,质粒残留处于未检出水平。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实例1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效果1、将12头体重100kg左右6月龄西门塔尔杂交犊牛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犊牛,各组随机注射5ml含0mg、3mg质粒,浓度为0.25%的布比卡因生理盐水溶液5ml,注射部位为在犊牛半腱肌处。2、犊牛养殖期为60d。每日饲喂两次由玉米、大麦、豆粕、磷酸氢钙、食盐与预混料组成的、含蛋白21%,综合净能8.2MJ/kg,钙0.92%、磷0.65%的犊牛日粮两次,时间分别为7:00,19:00,自由饮水。每月称犊牛体重与饲喂的饲料量一次,计算目增重与饲料报酬。3、导入3mg/头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28%,料重比降低10.69%,胴体产肉切块、眼肌面积、高档部位切块和中档部位切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82%、13.60%、9.43%、13.69%。检测未发现犊牛内脏器官未见形态、结构异常。该质粒导入不影响犊牛的胴体组成与其肉质,心、肝、肾中未发现质粒残留。实施实例2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效果1、将12头体重100kg左右6月龄西门塔尔杂交犊牛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犊牛,各组随机注射5ml含0mg、6mg质粒,浓度为0.25%的布比卡因生理盐水溶液5ml,注射部位为在犊牛半腱肌处。2、同实例1。3、导入6mg/头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日增重比不导入组提高33.33%,料重比降低24.93%,胴体产肉切块、眼肌面积、高档部位切块和中档部位切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4.09%、30.81%、23.07%、27.33%。检测未发现犊牛内脏器官未见形态、结构异常。该质粒导入不影响犊牛的胴体组成与其肉质,心、肝、肾中未发现质粒残留。实施实例3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效果1、将12头体重100kg左右6月龄西门塔尔杂交犊牛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犊牛,各组随机注射5ml含0mg、9mg质粒,浓度为0.25%的布比卡因生理盐水溶液5ml,注射部位为在犊牛半腱肌处。2、同实例1。3、导入9mg/头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6.19%,料重比降低21.37%,胴体产肉切块、眼肌面积、高档部位切块和中档部位切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1.42%、29.67%、21.54%、25.52%。检测未发现犊牛内脏器官未见形态、结构异常。该质粒导入不影响犊牛的胴体组成与其肉质,心、肝、肾中未发现质粒残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犊牛养殖过程初始阶段,采用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入犊牛半腱肌部位的导入方式,导入3~9mg质粒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4%以上,提高饲料报酬10%以上。2)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适宜剂量为5~7mg/头,可提高犊牛日增重30%以上,提高饲料报酬20%以上。3)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射稀释液为浓度为0.25%布比卡因的生理盐水溶液。4)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不影响犊牛及其产品安全与质量,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各脏器与肌肉中未见异常形态、结构变化,质粒残留处于未检出水平。犊牛养殖期为60d。每日饲喂两次,时间分别为7:00、19:00,自由饮水。犊牛日粮由玉米、大麦、豆粕、磷酸氢钙、食盐与预混料组成,含蛋白21%、钙0.92%、磷0.65%,综合净能8.2MJ/k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犊牛养殖过程初始阶段,采用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入犊牛半腱肌部位的导入方式,导入3~9mg质粒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4%以上,提高饲料报酬10%以上。2)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适宜剂量为5~7mg/头,可提高犊牛日增重30%以上,提高饲料报酬20%以上。3)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注射稀释液为浓度为0.25%布比卡因的生理盐水溶液。4)采用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提高犊牛产肉性能不影响犊牛及其产品安全与质量,导入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表达质粒犊牛各脏器与肌肉中未见异常形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忠李和王敏张利宇贾恩棠李海鹏种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