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特别涉及采用亲水性涂料对聚氨酯进行表面改性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逐年严格,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存在COD去除效率不高,硝化 效率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氨氮含量较高的废水,其去除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日益严 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目前很多已经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面临提高处理能力和提高处 理指标的难题。在现有构筑物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位体积的处理能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 方法。 通常采用载体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浓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反 应器的容积负荷和处理效率,而且通过使用载体可以提高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污泥 龄长和剩余污泥量少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和运转灵活的特点。载体材料表面 的生物膜既要求有较高的吸附强度,又要能满足微生物的生理活动的需求,另外, 一般水环 境的PH值大于微生物本身的等电点( 一般为3. 5v左右),细菌表面将会由于氨基酸的电离 作用而带负电性;而一般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的相斥作用, 将不利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粘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载体表面大都是疏水性材料,微生物在其表面 固定不牢固、挂膜周期长和比表面积低的缺点,且比表面积较小,固定微生物的量有限。其 中发泡聚氨酯具有较大的比较面积且容易发泡制得,而且已经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但该 载体表面是疏水性,微生物固定时间长、固定的生物量有限,而且载体多孔内的微生物固定 化强度弱,影响其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具有比表面积高、容易固定微生物、微生物固定强 度大、易加工和使用方便的载体具有重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亲水性多孔聚氨酯载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多孔聚氨酯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配置浓度为5-40wt%的带有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改性剂; 2)将发泡的聚氨酯在上述改性剂中室温浸泡0.3h-1h、搅拌; 3)将浸泡改性剂后的多孔聚氨酯液和多孔聚氨酯进行分离; 4)将改性的多孔聚氨酯在室温或在80℃加热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的多孔聚氨酯水处理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亲水性多孔聚氨酯载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多孔聚氨酯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1)配置浓度为5-40wt%的带有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改性剂;2)将发泡的聚氨酯在上述改性剂中室温浸泡0.3h-1h、搅拌;3)将浸泡改性剂后的多孔聚氨酯液和多孔聚氨酯进行分离;4)将改性的多孔聚氨酯在室温或在80℃加热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的多孔聚氨酯水处理载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氨 酯是指通过液态聚氨酯发泡形成不同孔径的多孔聚氨酯,并经过加工形成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新会,冯权,唐黎明,卢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思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