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21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及方法,用以在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传送动力至发动机传动轴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至发动机传动轴,动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高电压的电源;一驱动器,用以将高电压的电源转换成驱动电源并予以传送;以及一直流马达,用以将驱动器所传送的驱动电源转换成辅助动力以传送至发动机传动轴;其中,使直流马达驱动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高于发动机驱动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提供辅助动力至发动机传动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利用发动机所产生的电力以产生辅助动力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有关一种减少燃料消耗的。
技术介绍
省油、节能及环保为二十一世纪全球人类诉求的课题,联合国于2005年2月6日 于日本邀请一百多个国家代表签定京都议定书,希望世界各国在限期内遵守对二氧化碳 排放量的限制,避免地球环境气候持续恶化,而从节能减碳政策做起。 2008年8月高油价时代来临,每桶原油高达150美元,让世界各国汽车、轮船及飞 机的燃料成本高涨,经济发展蒙上阴影,甚至许多国家因油价而造成物价飞涨。同时地球南 北两极的冰层逐渐崩裂而融入大海,气候快速恶化,许多气象及科学家不断呼吁全球遵守 节能减碳,以抢救人类浩劫。 在省油、环保诉求之下有油电混合车问世。例如美国专利第5, 935, 040号公报所 载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汽车上同时具备内燃发动机和伺服马达,并且具有极大容量的电 瓶以于发动机运转时储存电力,在电瓶中储存电力达一定程度后,可关闭发动机而仅通过 伺服马达驱动车辆行驶,并且在必要时可使发动机与伺服马达同时运转,以提供较大的动 力输出。 然而,油电混合车需要大马力的伺服马达,以输出较大的扭力来传送的传动轴,而 且需要大容量的电池以长时间地供应电源,因此增加相当大的设备成本。再者,在车辆有限 空间中装设体积庞大的伺服马达与电池,对于设计与安装而言是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车辆行驶中, 尤其在低速行驶时,动力产生装置可提供辅助动力至车辆的传动轴,以达到省油及减碳的 效果,并且具有安装简便及设备成本低廉的优点。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态样提供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用以在该发动机 通过一变速箱传送动力至一发动机传动轴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该动 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高电压的电源;一驱动器,用以将高电压的电源 转换成驱动电源并传送的;以及一电能转动能装置,用以将该驱动器所传送的驱动电源转 换成辅助动力以传送至该发动机传动轴;其中,使该电能转动能装置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 的转速高于该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态样提供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方法,用以在该发动机 通过一变速箱传送动力至一发动机传动轴时,由一动力产生装置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 传动轴,该动力产生方法包含下列步骤由该动力产生装置的一电源供应器供应高电压的 电源;由该动力产生装置的一驱动器将高电压的电源转换成驱动电源以传送至该动力产生 装置的一电能转动能装置;由该动力产生装置的该电能转动能装置将驱动电源转换成辅助动力以传送至该发动机传动轴;以及使该电能转动能装置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高于该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与第二态样,动力产生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器,用以产生一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器,以控制该驱动器的驱动电源来设定由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驱动的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一第一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传送的辅助动力;一无级变速器,用以传送该第一动力传送机构所传送的辅助动力;以及一第二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无级变速器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与第二态样,动力产生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器,用以产生一 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器,以控制该驱动器的驱动电源来设定由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驱动的该 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及一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传送的辅助动 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例的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例的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例的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的示意图。图1的第 一具体例是以应用油电混合车为例,以下所述的车辆的一般结构是该项
的具有通 常知识者所熟知,在此不多加说明。 在图1中,当车辆的发动机(未图标)燃烧燃料而产生动力时,通过一变速箱传送 所产生的动力至一发动机传动轴10时,同时由车辆的动力产生装置20提供辅助动力至发 动机传动轴IO。动力产生装置20包含有下述的结构。 如图1所示,由一电池200及一转换器207所构成的一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高电 压的电源,其中,转换器207将电池200所供应的低电压(例如12V)的电源转换成高电压 (例如220V)的电源以供应至驱动器208。在另一态样中,车辆的发电机(未图标)可以取 代图1中的电池200来供应低电压电源至转换器207,转换器207将所供应的低电压的电源 转换成高电压的电源而来供应至驱动器208。其中,发电机是由发动机所驱动。 由一直流马达201所构成的一电能转动能装置用以将驱动电源转换成辅助动力 以传送至发动机传动轴10。 一驱动器208将转换器207所供应的高电压转换成驱动电源以 传送至直流马达201。 一控制器209产生一控制信号至驱动器208,以控制驱动器208的驱 动电源而来设定由直流马达201所驱动的发动机传动轴10的转速。 由一第一正时皮带轮202、一正时皮带2021及一第二正时皮带轮204所构成的一 第一动力传送机构传送直流马达201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一无级变速器203。其中,第一 正时皮带轮202装设于直流马达201的一转轴上,第二正时皮带轮204装设于无级变速器 203的一转轴上,正时皮带2021套设于第一正时皮带轮202与第二正时皮带轮204之间。 由一单向驱动皮带轮205、一传动皮带206及一驱动皮带轮11所构成的一第二动 力传送机构传送无级变速器203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发动机传动轴10。其中,单向驱动皮 带轮205装设于无级变速器203的另一转轴上,驱动皮带轮11装设于发动机传动轴10上,传动皮带206套设于单向驱动皮带轮205与驱动皮带轮11之间。其中,单向驱动皮带轮 205可以是市售的单向轴承(bearing)结构的皮带轮。 在图1中,转换器207将电池200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电源,并传送至驱动器 208,控制器209将用以设定直流马达201的转速的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器208,以控制驱动 器208所传送的驱动电源。 驱动器208传送驱动电源以驱动直流马达201旋转而产生转速及辅助动力,直流 马达201所产生的转速及辅助动力通过第一正时皮带轮202、正时皮带2021及第二正时皮 带轮204传送直流马达201的转速及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无级变速器203,无级变速器203 通过单向驱动皮带轮205、传动皮带206及驱动皮带轮11传送转速及辅助动力至发动机传 动轴10。 当由控制器209所控制的驱动器208传送驱动电源至直流马达201时,可使直流 马达201旋转在控制器所设定的转速。当直流马达201的转速(亦即无级变速器203驱动 发动机传动轴10的转速)低于发动机驱动发动机传动轴10的转速时,由于单向驱动皮带 轮205仅作单方向的转动,而使直流马达201形成空转的情况,亦即直流马达201没有产生 辅助动力于发动机传动轴10上,此时发动机传动轴10所有动力皆由发动机燃烧燃料所产 生的动力提供。 当直流马达201的转速(亦即无级变速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用以在该发动机通过一变速箱传送动力至一发动机传动轴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高电压的电源;一驱动器,用以将高电压的电源转换成驱动电源并予以传送;以及一电能转动能装置,用以将该驱动器所传送的驱动电源转换成辅助动力以传送至该发动机传动轴;其中,使该电能转动能装置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高于该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装置,用以在该发动机通过一变速箱传送动力至一发动机传动轴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高电压的电源;一驱动器,用以将高电压的电源转换成驱动电源并予以传送;以及一电能转动能装置,用以将该驱动器所传送的驱动电源转换成辅助动力以传送至该发动机传动轴;其中,使该电能转动能装置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高于该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提供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器,用以产生一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器,以控制该驱动器的驱动电源来设定由该 电能转动能装置所驱动的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一第一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传送的辅助动力; 一无级变速器,用以传送该第一动力传送机构所传送的辅助动力;以及 一第二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无级变速器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力传送机构是由一第一正时皮带轮、一正时皮带及一第二正时皮带轮所构成,该第一正时皮带轮装设于该电能 转动能装置上,该第二正时皮带轮装设于该无级变速器上,该正时皮带套设于该第一正时 皮带轮与该第二正时皮带轮之间;该第二动力传送机构是由一单向驱动皮带轮、一传动皮 带及一驱动皮带轮所构成,该单向驱动皮带轮装设于该无级变速器上,该驱动皮带轮装设 于该发动机传动轴上,该传动皮带套设于该单向驱动皮带轮与该驱动皮带轮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器,用以产生一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器,以控制该驱动器的驱动电源来设定由该 电能转动能装置所驱动的该发动机传动轴的转速;以及一动力传送机构,用以传送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所传送的辅助动力至该发动机传动轴。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传送机构是由一第一正 时皮带轮、一正时皮带、一第二正时皮带轮、一转轴、一单向驱动皮带轮、一传动皮带及一驱 动皮带轮所构成,该第一正时皮带轮装设于该电能转动能装置上,该第二正时皮带轮装设 于该转轴上,该正时皮带套设于该第一正时皮带轮与该第二正时皮带轮之间,该单向驱动 皮带轮装设于该转轴上,该驱动皮带轮装设于该发动机传动轴上,该传动皮带套设于该单 向驱动皮带轮与该驱动皮带轮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电池;以及一转换器,用以将该电池的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的电源以供应该驱动器。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发电机,由该发动机驱动;以及一转换器,用以将该发电机的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的电源以供应该驱动器。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能转动能装置是一直流马达。9. 一种可辅助发动机的动力产生方法,用以在该发动机通过一变速箱传送动力至一发 动机传动轴时,由一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基庄天许申隆萧坤和
申请(专利权)人:神扬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